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出土的青铜剑。图/记者杨旭 5月8日上午11时,益阳市赫山区枇杷树山墓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人员蔡正君正蹲在一座墓坑里,用刷子清理头厢内随葬陶器上的泥土。除了随葬的陶器,这座墓里还发掘出一把青铜剑,这样的青铜剑在整个枇杷树山墓群里仅发现两把。当天,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了考古工地开放日活动,并展示了部分已经修复的文物。 这个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东路原益阳市轴承厂内的墓群,在去年12月...
战国 照面用具 直径14厘米,边高2厘米 镜三弦纽,八出葵花形纽座,座外环饰三龙,张口回首,相互相应,长尾卷曲,以菱形云雷纹为地,镜缘饰十六内向连弧纹。
明 长32.5厘米,宽21.2厘米 钞版系黄铜铸模。版面上首为横额,两边饰云纹,中间楷书钞名“大明通行宝钞”。横额下的长方形花栏为四龙穿花。花栏内,上部印钞额“一贯”及钱贯图案,两边九叠篆文“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下部刊行钞令:“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扔给犯人财产。洪武 年 月 日”。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傲的事情。但是你知道这五千年的文明是从何而来的吗?是什么让世界认同我们这段五千年的历史呢? 是那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吗?还是那夏、商、周的建立呢?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些都不是。唯一能证明的正是我们的三星堆和良渚文化,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到了五千年。也是三星堆,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
战国 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大墓出土 高9.5厘米,口径3.1厘米,长10.5厘米 车马器,青铜铸成。辕饰为一兽首上负一夔龙形象。龙张口,上吻长于下吻并上卷,头上有角,背生双翼,身拱起,四足着地,长尾翘起,作行进状。龙身饰卷云纹、绞丝纹。辕饰后部是圆筒状,以插入辕端,应是套在车辕前端,间有装饰之用。
8世纪 高16.5厘米 此尊造像面相方圆, 脸部泥金, 眼嵌银, 唇镶红铜。左手执衣角,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矩形台座上。台座由力士托举、左右双狮护法。释迦牟尼佛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紧贴身体,无衣纹,这是笈多风格的特点。 7世纪以后克什米尔地区创制了独特的矩形狮子台座形式,两只憨厚的狮子中间有一个力士双手支撑台座,座上放置坐垫。
春秋 乐器 传1870年山西荣河后土祠出土 通高65厘米,鼓间34.5厘米,铣间44厘米 青铜铸成。鏄身呈圆筒状,中空,上小下大,平口,口部与舞部横切面作椭圆形。钲上有圆形微凸钉状枚3行,每行6枚,前后共36枚,篆间。鼓上饰雷纹。舞上饰扁钮,主体圆像为镂空对称龙兽搏斗。龙头有弯曲角,圆眼,张口吞兽,龙颈向下弯曲,身向上扬起,有翼,尾翘外卷。纹饰奇异。器身有铭文173个字,为...
春秋 乐器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最大一件通高28.2厘米,鼓间15.9厘米,铣间21.1厘米;最小一件通高12.6厘米,鼓间7.5厘米,铣间9厘米 铜鏄一套9件,属编鏄,乐器。青铜铸成。体上小下大,呈中空圆筒状。两侧起棱,平口,口部与舞部横切面作椭圆形。钲上有乳状枚3行,每行6枚,前后共36枚,枚上纹饰为一条头向上扬,蛇身紧盘的龙纹。舞上饰镂空龙形扁钮,龙头有角,兽...
商 盛酒器 1950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 通高28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9.3厘米 青铜铸成,小口、细长颈,鼓腹圆底,矮直圈足。腹部两侧有对称小环钮,其上安有龙头提梁,梁面正中起脊,饰棱格纹,与两端龙头相连,代表龙身。龙张口,上吻长须,“目”字目,眼珠凸起,头有两弯角,卣附盖,盖面上有一活动环扣,两端为圆环,中为蝉形构成,与盖钮及提梁上的小环相连,可自由开启,盖、颈、足...
商 盛食器 高27.2厘米,口径31.7厘米,足径21.7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青铜铸成,圆口,沿外折,鼓腹下敛,弧形底,底下正中有一半环钮,为系铃之用。圈足甚高,足身有十字镂孔三个。器全身饰纹,口沿下由张口吐舌、卷尾夔龙组成纹带一周,二龙相对。其下为变形蝉纹。再下凸弦纹二周。此器造型特殊,高足周壁下层尚有突起的大兽面纹,空白处填以雷纹,在商代青铜器中,是一件较...
商 盛酒器 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通高34.2厘米,口径21.8厘米 青铜铸成,敛口窄沿,带盖,短颈,圆肩,鼓腹下内收,近平底,有高直圈足。口沿下饰夔龙纹,腹部饰饕餮纹三组,饕餮两侧各有一侧夔龙,圈足饰夔龙纹三组,内底有铭文“妇好”二字。
商 车衡饰件 1953年河南省安阳大司空村出土 长15.1厘米,宽7.2厘米 商、西周时期车衡上常见装饰物,有不同形状。此衡饰为圆角长等腰三角形,正面为两条相对的龙纹,龙头有角,圆目,张口卷唇,卷尾,身下有似鳍状足。这种体似鳄鱼的龙纹,习惯上被称作夔龙纹,是商代青铜器上常见的龙纹。
元 径4.67厘米,重25.4克 吉祥钱。面纹对读“大元国宝”,玉筋篆体;背面饰龙赶珠图案。吉祥钱不是流通货币,常为人们求吉祥、避邪所用,多见民间铸造,而该钱是元代官铸,堪称吉祥钱中珍品。
商 1953年河南郑州二里岗出土 高32.7厘米、口径30.5厘米、底3.5厘米 熔铜坩埚又称熔铜炉,是熔炼金属铜及其合金的工具。商代有多种规格的熔铜炉,本件是其中之一。多种规格能适应不同的烧铸需要。
明 高12.3厘米,口径18.2厘米,底径14.5厘米 炉通体鎏金,饰立体五爪双龙。龙发后披,独角上竖,龙口衔炉沿,双须在沿口左右分开,身有背鳍及火焰状髦,前肢撑炉壁支起身体。炉外底錾楷书“大明景泰年制”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