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 高12.6、口径29.18厘米 1959年杨德樊先生 捐赠 敞口,外折沿,鼓腹,平底。腹部有三道弦纹及一对兽面铺首衔环(环已失)。器内底中间阳文隶书“大吉羊宜用”五字,其左侧为一鹤形图案,右侧为一鱼形图案。洗是古代盛水器,“大吉羊”即为“大吉祥”,是汉代常用的吉语。 (杨桂梅)
汉 高8.6、口径36.1厘米 1949年霍明志先生 捐赠 敞口,折沿,直腹,平底。外腹无装饰,内底中间阳文篆书“君宜子孙”四字,其左右各一鱼形图案。洗,是古代日常盥洗用具,如同现在的洗脸盆,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汉代最为流行。“君宜子孙”是汉代生活用具上常见的吉祥语,双鱼纹则是汉代洗中常见的装饰图案。 (杨桂梅)
汉 通高25.5、长39.1、口径9.5 1965年程仲鸣、吴羹梅、何惧、资耀华四先生 捐赠 直口、细颈、卧式圆柱形腹,二方形平足,有盖,肩部有一对衔环。仅盖面有纹饰,中心作龙形钮,周围是蟠螭纹及三道弦纹。壶,为古代盛酒器,因酒的品种多,故壶的器形各有不同,该器造型别致,殊为少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杨桂梅)
战国 一长20厘米、一长17厘米 1980年刘林民先生 捐赠 带钩是我国先秦及两汉时期人们在腰带上使用的一种挂钩,有如后世之带扣。多以金属或玉石为原料制成。其制一端曲首,背有圆钮。错金银是金质镶嵌工艺的一种,方法为先在器表勾画出图案,然后刻成浅槽,将细薄的金银片或丝,按图案嵌入,图案便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和色彩效果。这两件带钩,器身细长,一件通体鎏金,钩面花纹由镶嵌绿松石及红色玛瑙组...
春秋 高6.8、长9厘米 1949年范文澜先生 捐赠 牺首形鋬,四扁足,每足饰一变形蟠螭,腹饰折线纹带。制作小巧精致。此匜发现于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由豫北向南进军中,解放军战士在挖掩体时发现此铜匜,交给刘伯承同志,此匜也在险恶的转战中受到刘伯承同志的精心保护,后以范文澜为史学专家,故赠之。1949年夏范文澜刚到北平不久,与夫人戴冠芳一起亲送北京历史博物馆...
5月14日,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王昊昊摄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14日举行开馆仪式,15日将正式向社会开放。“黑石号”沉船上的162件(套)珍贵长沙窑瓷器当日首次展出。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彩陶源村,是以“诗意的彩瓷”为主题展现1200多年前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发展史的专题博物馆。 该馆布展面积6272平方米,共展出1000余件器类多样、釉色丰富的文物。...
近日,楚雄元谋江边遗址发现呈长条状的土坑墓,宽度50——60厘米,长度4米,有的长达6.1米。据考古人员称,这种大长宽比的墓葬在云南还是第一次发现。 江边遗址位于元谋县江边乡龙街村委会江边村金沙江二级阶地上,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 1974年文物部门曾在遗址南部试掘,出土有斧、锛、凿、镞等石器和罐、碗、钵等陶器,另外还发现有大量陶片、红烧土、草拌泥及螺...
朱昌言、徐文楚伉俪捐赠青铜器纪念仪式11日在上海博物馆举行,朱氏家族成员正式将朱昌言旧藏的两件珍贵青铜器——商代晚期兽面纹方觚和西汉信成侯鎏金方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朱昌言是香港著名收藏家、上海博物馆的重要捐赠人,收藏有数量可观的青铜器、陶瓷器等。2017年,遵照朱昌言及其夫人徐文楚的遗愿,朱氏家族与上海博物馆达成了商代晚期兽面纹方觚和西汉信成侯鎏金方壶的捐赠意向;同年10月,上海博物馆...
14日,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162件(套)从海外征集归国的“黑石号”沉船打捞出水文物,首次向公众开放。 长沙铜官窑始于东汉,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我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新建成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分为7个展厅,展出器类多样的文物1000余件,展现1200多年前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发展史。 馆内展出的文物,最受瞩目的当属“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据...
商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通高24.1厘米 口径15.3厘米 器立耳,敞口,口缘下呈直壁收束,颈部较高,三袋足较深,下承三空锥足。器颈部饰带状饕餮纹,线条清晰流畅。三袋足各饰一饕餮纹,“臣”字状目,角如牛,鼻梁上扉棱较高。(撰稿人:于成龙)
商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通高11.4厘米 口径16.1厘米 足径13.1厘米 器侈口,兽首耳下垂勾珥,鼓腹,圈足。口缘下以浮雕式兽首为中心,饰目纹、云纹,器腹部以连珠纹为界饰乳丁纹,图案由一个纹样单位向上下左右四方重复连续扩展构成。 器内底铸有铭文一字,释读为“竞”字。竞,《说文解字》云:“强语也,一曰逐也,从誩从二人。”今以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相验,竞字...
战国 楚 长2厘米、宽1.3厘米,重4克
战国 齐 (前475-前221年) 传世品 长18.8厘米、宽10.1 厘米
五代十国 十国 楚乾化元年(911年) 径4.3厘米,重36.6克 天策府宝是十国时期楚武穆王马殷所铸。马殷曾受后梁太祖册封为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为纪念此事铸天策府宝。天策府宝有铜、铁两种质地,边廓坚挺,厚重,文字端庄秀丽,铸量少,其中铜钱鎏金者极罕见。旧谱传有铅质大钱。(王媛雪)
宋 西夏 大德年间(1135 - 1139年) 径2.95厘米,重8.4克 西夏钱币是仿宋钱铸造的,它采用方孔圆钱的形制,以小平为主,兼或铸造有折二钱,但数量不多,铜铁钱同时并用,文字有汉文钱和西夏文钱两种。大德通宝是西夏崇宗大德年间铸造的汉文钱,有大小两品,字体与“元德”钱类似,具西夏风格。(王媛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