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3年承德县文体广电局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文体广电局、县档案局等13家单位为成员的“承德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体广电局,县文保所负责具体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发放《承德县可移动文物普查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和《承德县可移动文物普查国有单位汇总表》,完成了《承德县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汇总表》的上报工作。 本着“...
拍摄文物和标本 桐庐县文管办根据普查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有序推进第二阶段工作任务。截止至7月15日,已完成100余件文物和标本的拍摄任务,完成馆藏总账1000余件器物重新造册登记工作,并参加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培训工作。 下一步,桐庐县普查办将精心组织,制定阶段性计划,加大宣传力度,全面铺开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调查认定、信息采集登录工作,确保工作进度有序推进。
日前,浙江省文物局在杭州举办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平台骨干培训班,各地普查办以及重点文物收藏单位的业务骨干约330人分三期参加培训。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吴志强在讲话中指出,6月10日,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正式上线启用,标志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转入全面开展文物信息采集登录的新阶段,这也是普查中最...
为全面掌握辖区内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基本情况,洞头县于2013年2月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日前完成了最为核心的文物采集及认定环节,共普查该县辖区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驻岛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319家,普查范围覆盖率达100%,认定并上报可移动文物名录1600余件(套)。 为切实落实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任务,该县成立了以副县长吴志安为组长的普查领导...
6月24日至6月26日,天津市文物局在北辰区举办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登录骨干培训班。全市各区县普查办、市文物局属文博单位、行业博物馆及部分文物收藏单位的普查业务骨干100余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的举办,标志着天津市可移动文物普查藏品登录工作正式启动。 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巡视员王莉出席并讲话,她在讲话中介绍了兄弟省市的先进...
日前,根据《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实施方案》,景宁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入拍摄环节。 县普查办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全省可移动文物影像信息采集培训的操作要求,对每一件藏品的拍摄进行灯光调试、背景纸布置、编号核对、尺寸测量,对藏品整体、局部以及细部特征进行多方位拍摄,以确保规范、有序、高质量地完成普查文物信息数据采集工作。
日前,湖州市南浔区全面完成了全区范围内的可移动文物认定工作,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经前期调查摸底和单位自行申报,全区共有10家国有单位反馈收藏有文物或疑似文物。今年以来,南浔区全面启动了文物认定工作,区普查办组织市、区文物鉴定专家分批进行了上门鉴定,并采集有关基础信息。经普查认定最终确认:全区共有8家国有单位收藏有可移动文物,总计44件(套、组),内容涉及家具、...
6月6日,德州市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议。副市长康志民出席。 康志民指出,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国家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未来、家乡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全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抓好。 康志民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加大人力投入...
自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活动开展以来,汶上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工作,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国有单位文物收藏调查任务,开局良好。 近期,汶上县普查办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上级文物部门的任务安排,下载了国务院统一制定的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录入模板,率先启动了对系统内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及登录工作。信息采集和登录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是文物基本信息、...
2014年5月28日,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部分单位工作部署会议在郑州召开,来自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郑州、洛阳市等文物收藏量较大的部分国有单位的有关人员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为了尽快推动河南省文物信息登录工作,鉴于国家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信息登录平台系统基本完善,Excel登录模板已经成熟,河南省文物局普查办组织召开了此次培训会议。在会议上...
记者昨从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地级市,扬州市力争2014年底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任务。扬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董玉海等出席会议。 据了解,全市目前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文物调查和认定,同时启动第二阶段的文物信息采集,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根据分析整理,全市50家国有收藏单位共认定文物326766件(套),其中148667件...
根据国家和浙江省的统一部署,湖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自2013年4月启动以来,认真组织,广泛动员,精心实施,创新方法,抓住三环节,做好三结合,普查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一、组织到位与保障到位相结合,抓好普查的高标准启动环节 2013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我省的“一普”工作正式启动。湖州市以及各区县政府积极落实,印发通知...
记者近日从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获悉,新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摸底排查阶段结束。据区普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普查共筛选出收藏有文物的单位21家,占全部普查总量的1.4%,初步统计文物(未鉴定)总量26490件。 据文物分布单位数据分析,本辖区文物主要收藏在文博图系统内部,其中图书馆收藏最多,主要集中在古书籍类,共计20844件,占普查文物总量的78.7%;其次是博物馆收藏量最多,共计4...
5月20日,记者从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工作会议上获悉,海南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从2012年10月份开始,一年多来,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经初步摸底统计,目前全省有可移动文物9万多件(套)。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工作从2012年10月开始,到2016年年底结束,历时4年时间。普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前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标准和规范。 为保证普查不漏查、不重复、不留死角,...
今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山西省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单位为41316家,其中部分国有单位初步摸排统计的文物近30万件(套),下一步将启动文物认定工作。 可移动文物,是国家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进一步掌握文物藏品数量、丰富文物藏品宝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 与山西省得天独厚、源远流长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