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艺术品投资常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只有最有钱有闲的人才会花费平民百姓数辈子的积蓄来买一件使用价值极低的古董。以往,只有全世界最有钱的权贵才玩得起艺术品收藏。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买家”成为这一市场的参与者。据《2015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虽然全球艺术品拍卖总额有所下滑,“私人博物馆”却开始成为一股新风潮。 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一些艺术品的价格不断被打破,其背后就有私人博物馆的身影。201...
昨天,中外两家知名艺术机构联合发布《2015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纯艺术类市场的交易额为160亿美元,同比 2014年下滑11%。尽管略显“颓势”,但是全球艺术市场也出现了耐人寻味的现象: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拍卖纪录,不再缘于亿万富翁的投资冲动,而是涉及一 套完善的经济战略。业内人士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全球私人博物馆的崛起。大批私人博物馆正在全球搜罗藏品,将艺术投资变成一种“规模...
昨天,中外两家知名艺术机构联合发布《2015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纯艺术类市场的交易额为160亿美元,同比2014年下滑11%。尽管略显“颓势”,但是全球艺术市场也出现了耐人寻味的现象: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拍卖纪录,不再缘于亿万富翁的投资冲动,而是涉及一套完善的经济战略。业内人士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全球私人博物馆的崛起。大批私人博物馆正在全球搜罗藏品,将艺术投资变成一种“规模经济...
70岁的老南京陈仲仁有一个更为熟知的名字:“表爷”,大半辈子的时间,2000多件不同产地、不同年代的钟表,一生最爱的事情就是修表和藏表。如今,老爷子有个朴素的心愿,就是开一家私人博物馆:“想让我的这些宝贝有个稳定的归宿,也想让喜欢手表的人有个地儿看看、聚聚。” 16岁拥有第一件藏品,钟表是他的老友 长在城南孝顺里,陈仲仁是个地道的老南京,但并非出身豪门大家,也没有从祖辈那里继承什么古钟表或钱财...
文物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近年来,从公共收藏概念出发的私人博物馆已在全国成燎原之势。28日,30多位中国泰斗级的文博专家齐聚苏州桃花源,深入剖析私人博物馆趋势,近百位身价过亿的私人博物馆馆主共同探讨,建立了中国首个私人博物馆交互巡展平台。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柏说:“本次会议落实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我国现有4000多个国有博物馆,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980个...
2月27日,《“文明与荣誉”——家族、城市、国家》2016私人博物馆发展(中国)峰会在苏州桃花源胜利召开。峰会成立了“中国首个私人博物馆联合平台”。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后第一次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峰会,也是中国首次非国有博物馆峰会。数位与会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对国内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
回望已渐行渐远的猴年春节,不少市民感觉,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不少专家呼吁,应尽可能地传承一些民俗,恢复应有的年味。在蓬江区棠下镇,有一个 “收买佬”雷伟亮,他就正在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行动着——数十年如一日,他收买民俗物品,并成立了“岭南古民俗传承博物馆”,希望以此为子孙后代打开一扇了 解历史、了解民俗的窗口。 “岭南古民俗文化传承馆”去年获批 在距棠下镇镇墟约5公里的地方,“藏着”三和学校,虽然其...
日媒称,在中国可以“一夜暴富”的偷盗古墓行为可谓屡禁不止。古董收购商、盗墓团伙和中间人已经暗地里通过互联网勾结形成了完整的“产销”网络。其背景是近年来古董价格的攀升和当局保护文化遗产对策的滞后。 据日本《读卖新闻》12月12日报道,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在洛阳市郊区连绵的小山丘里有着众多古代皇族和贵族的墓葬。在记者去探访古墓的路上,周围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看到过很多“盗洞”。 ...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24日,美国加州佩塔卢马,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星球大战私人博物馆。馆主Steve Sansweet是一个星球大战粉丝,这个博物馆里展出了他收集的超过35万件星球大战藏品。博物馆可以预约导览,星球大战粉丝可以在参观时与馆主讨论。
房间内,卧室、过道都满满当当堆放着旧报纸、旧期刊、电影海报等各色老物件。在这一“别有洞天”的家庭式私人博物馆中生活、起居,几乎让冯建忠与他的家人无落脚之处…… 30多年收藏各国2万多种报刊创刊号,冯建忠因此被上海收藏界、新闻界誉为“期刊创刊号收藏大王”。从去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开始,家住浦东南码头社区的浦东收藏家冯建忠就越发忙碌。带着博物馆中珍爱的报刊藏品,冯建忠已经在全国各...
东晋的盘口壶、盛唐的白马画,石斧、锡壶、铜器、象牙化石……琳琅满目的文物珍品将千年文化娓娓道来。9月30日上午,家住开化县华埠镇的江武信家的“明德堂书画艺术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45岁的江武信祖籍常山,1992年下海经商,做过服装、百货、水果等生意,经商所得的钱几乎全用来买了收藏品。 江武信收藏无数,却从没将一件藏品用于买卖。他的妻子说,就算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时,他也不愿意卖任何藏品,“他说...
昨日,崔各庄南皋村,从事印刷业的彭先生在自己的名片博物馆整理展柜中的名片。 彭先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收集各类名片,并以此设立了名片博物馆,其中一个展柜中,专门陈列展示抗战时期的中方及日方将领的名片。彭先生表示,他希望能将这些名片公开展出。
8月26日下午索赔2.89亿元,立案超过两年,开庭超过20个月的刘光嘉、朱周荣诉上海闵行区政府行政赔偿案,终于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宣判。 由于该案涉及赔偿金额巨大,相关房地产公司股东之一曾是时任闵行区政协副主席王胜扬之子,加之庭审时原告又拿出一段疑似政府官员在拆迁现场“抢劫分赃”的视频,案件一度备受关注。 在判决中,长宁区法院称,闵行区政府的强制搬迁有职权依据,无明显程序不当,且将公证视频解...
昨天,发生在2012年的上海“私人奇石盆景博物馆”强迁行政诉讼案一审判决,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驳回原告刘光嘉、朱荣周要求确认被告上海市闵行区政府对宅基地房屋、庭院与相邻鱼塘实施强制搬迁行为违法等诉讼请求;原告因观赏鱼、奇石盆景等物品损失,法院判被告赔偿50万元。法院认为,原告将公证视频中的对话内容解读为当场抢劫分赃,有悖常理,缺乏证据佐证。 区政府强拆引发官司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6年3月30日...
被强拆的“私人奇石盆景博物馆”原貌照片。网络截图 2012年,年逾七旬的刘光嘉和妻子将闵行区政府告上法庭,刘光嘉认为区政府强拆了自己宅基地及私人博物馆,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共提出20项赔偿,合计2.8亿余元并返还相关物品,该案曾被称为“有史以来最贵民告官案”的诉讼官司。 昨天下午,长宁法院对该案进行了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要求确认被告对宅基地房屋、庭院与相邻鱼塘组织实施强制搬迁行为违法等大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