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留白彩陶盆 这只彩陶盆(见图),名叫“留白”,直径约20厘米,宽边,折口,腹上圆而下敛。腹内一半彩绘,一半空白。该器是5年前从甘肃临洮一施工现场发现的,现藏于兰州彩陶艺术博物馆。“留白”腹内是水漩涡纹图案。水漩涡纹在盆腹部的下方,一个水漩涡,慢慢旋转,向左右上方扩散发展,变成两个水漩涡。两个水漩涡,继续扩散,形成了三个水漩涡。但画面上只有...
图片资料 仰韶文化也被称之为“彩陶文化”。 彩陶是指在陶器的内、外壁上用含铁量较高的一种矿物质颜料绘制出各种花纹和图案。彩陶的纹饰主要有两种:动物纹和不明意图的几何纹。 人面鱼纹盆是彩陶的代表作之一,画上的人面和鱼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只见人面戴着一尖顶饰物、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嘴上还衔着两条小鱼。关于它的含意国内外专家看法各异,有近三十...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年共识。但由于上古文献记载的简略与歧义以及史前物证的匮乏,使我们至今仍然难以将这个共识性的结论坐实,这对亿万炎黄子孙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仰韶文化庙底沟期“鸟龙”彩陶盆的面世,则为我们解除了这个遗憾。 这个仰韶文化庙底沟期...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6000年,是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渭河、汾河流域。其中彩陶艺术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地,成为中国原始艺术创作的范例。 人面鱼纹彩陶盆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此盆敞口卷唇,由细泥红陶制成,在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后烧成,彩画永不掉落。虽然被称为“盆”,但人面鱼纹彩陶盆实际上是一件儿童瓮棺的棺盖。将夭折的儿童葬于...
珍贵国宝舞蹈纹彩陶盆 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系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的珍宝。 舞蹈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它以有节奏、有组织而又优美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洪荒时期,远古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为欢庆胜利、丰收而歌舞,为崇拜自然和先祖以歌舞相祭而祈福,同时也会...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可以说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有一件陶盆内壁用黑彩描绘了人面鱼纹图,关于这个人面鱼纹图的神秘意义,有学者认为它反映了先民的祖先崇拜,有人认为是生殖崇拜或鱼图腾崇拜,也有人猜测是洱鱼巫师的形象或仅仅是装饰画。 陶器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创造的第一种日常生活用具,而且是人类进人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彩陶在实用基础上以其丰富多样的图案和文饰具有了极其珍贵的审美价值...
舞蹈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它以有节奏、有组织而又优美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洪荒时期,远古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为欢庆胜利、丰收而歌舞,为崇拜自然和先祖以歌舞相祭而祈福,同时也会以歌舞方式来吸引异性,达到生殖繁衍的目的。 长期以来,我们只能从古代典籍的文字中寻找原始社会舞蹈的蛛丝马迹,直到1973年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