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4日,由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四景山水图》特种邮票首发式在故宫建福宫花园举行。 故宫博物院藏《四景山水图》卷,为南宋刘松年作,绢本设色,纵40厘米,横69厘米。此卷图画分为四段,分别绘春、夏、秋、冬四时景象:第一幅为踏青,春花烂漫,杨柳葱翠;第二幅为纳凉,夏木浓荫,碧荷点点;第三幅为观山,秋高气爽,霜叶尽染;第四幅赏雪,山裹银装,万籁俱寂。画面以人物...
活动现场 嘉宾合影 开幕现场 2018年7月21日下午15:30,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人民出版社主办,东升汇美术馆承办,誉方堂(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的“山水薪传——许钦松、范扬、卢禹舜、陈良宗、张金戈,刘宗石作品展”全国巡展(北京站)在北京东升汇美术馆隆重开幕。 东升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岳详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
张得翔,1939年生于辽宁鞍山,军队原正师职美术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两年后转入中国画系,就读七年中,先后得到诸多大师名家亲传亲授,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特别是在恩师李可染、宗其香教授的鼓励与指导下,继古法之垂绝,守成法之佳妙,习西画色光之长,补中法之阙漏。1965年毕业参军,在部队从事专职美术创作与教学近40年,期间因工...
自临《借山图册》之竹霞洞(纸本设色)齐白石 中国艺术研究院藏 “齐白石70岁时曾说要‘息肩’ ,如今他158岁了,还在忙。 ”让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如此感慨的,是今年的“齐白石年” —— “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他的作品也亮相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 10月至明年1月初,他还将“登陆”东京国立博物馆和京都国立博物馆——如果没有时间去国外或者故宫与游客挤作一团,...
7月28日下午,“上海.2018中国山水画邀请展”在龙现代艺术中心正式开幕。本次活动由蒋叶祥策展,共邀请了38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 参展艺术家包括:薛邃、蔡天雄、萧海春、许韵高、汪凯民、张强辛、江宏、王守中、俞国平、曹恒斌、车鹏飞、汤其耕、孙扬、朱敏、乐震文、诸黎敏、倪旷达、王维新、张弛、王漪、余欣、汪家芳、耿忠平、陈翔、胡林峰、沈一波、邵琦、丁一鸣、李国传、李钢、陈辉、王曦、庞飞、李言、邵仄...
清代前期〔1〕是绘画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单就山水画而言,这一时期画家数量之众、成就之高、画艺之丰构成了古代画史上最后一个高峰。这种成就的取得既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自身发展规律使然,又有着看似偶然的深刻历史背景。艺术发展自身规律与外部政治、经济因素的交织影响、融合发展是构成清代前期绘画艺术丰富多变的重要因素。 清代前期的山水画,可谓传统与创新并举,正统与离变共存,寄情笔墨意趣与抒发思想性灵并驾齐...
2018年7月31日上午,新快报20周年系列——“文德百家2018名人大讲堂”活动在东方文德广场二楼金色大厅举行,本期活动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进行了以“前行的脚步——中国山水画的新变革”为题的公开讲座。 许钦松“前行的脚步——中国山水画的新变革”讲座现场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粤秀书院师生和广大中国画爱好者、收藏...
王兴堂的山水画作品风格多样,有结构严谨的密丽山水,也有“逸笔草草”的写意之作。有色彩的交响,有水墨的华章,也有色墨的融合。有江边古镇,有深山密林,也有山雨云雾……无论哪种作品都是作者“观化”的结果,即作者用心去体悟自然造化,与大自然对话,与物通神,神与物游的结果。王兴堂常说画画不在于用什么方法而在于怎样去表现,在于对事物的认识。情感是最重要的,感情所使,情感所至,物自然生于笔端。不错,笔是心源的彰...
2018年7月24日上午,由南京书画院主办的“临水观澜——青年书画家山水主题小品展”在南京金陵美术馆三号厅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十八位青年书画家以山水为主题的百余幅书法绘画作品。作品风格多样,五体兼备,展示了青年书画家们的近作,体现了他们在继承传统、学习先贤过程中的思考。其中有摹古意境亦有采风写生;从边疆风景至名山大川;含云山雾绕囊奇峰怪石;纳园林雅致绘重峦叠嶂;写山水诗词录古人咏怀。山水在中国传统...
齐白石 四季山水十二条屏 138×62cm 纸本设色 1932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在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创作中,大写意花鸟画占据着主要地位且传颂度高,实际上其山水画比花鸟画,更早成熟、更早形成自家面貌。7月21日,北京画院美术馆联合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十家...
齐白石 四季山水十二条屏之一白高天下 138×62cm 1932年 轴 纸本设色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在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创作中,大写意花鸟画占据着主要地位且传颂度高,实际上其山水画比花鸟画,更早成熟、更早形成自家面貌。7月21日,北京画院美术馆联合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
2018年7月21日起,由北京画院联合多家文博单位共同主办的“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专题展览将正式展出。“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获悉,此次展览共展出齐白石山水画作逾160件(套)。其中,辽博藏齐白石早年山水作品《石门二十四景》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齐白石晚年山水巨制《山水十二条屏》都在展出之列。这些展品让观者在一天内遍览不同省市公立机构所收藏的...
大青绿仙苑楼阁山水源自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经过一千年的演化,在清早期由袁江、袁耀父子(按成书于乾隆时期的《画人》,袁江条目后附有:有子名耀,山水楼阁,尚守家法)带来了一场复兴。 得益于17世纪江南商业的发达,描写宫廷院落和世外仙山的装饰性青绿山水在扬州兴起。这类绘画带有宋代院画的特征,成为富商巨贾营建被重重花园围绕的府邸时,璧上的点睛之物。袁氏父子成为这场复古主义风尚中以超乎他人的绘画能力而...
近日,知名国画大师姚伯齐老先生的巨幅焦墨长卷山水画巡展三峡站启动仪式在三峡人家举办。现场,巨幅三峡焦墨长卷沿舞台徐徐展开,黑白画卷上的长江三峡在姚老苍劲焦枯的笔触下,尽显波澜壮阔、巍峨雄健的磅礴气势,现场观众无不为之震撼,并由衷感受到三峡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的宏伟崇高之美。 姚伯齐,字秦升、一字清悦,号荆南山人。初见姚老,艺术大家的儒雅气质便令人倍感亲近,而在深入交流之后,了解到他对艺...
西泠印社2018年春拍7月7日至9日在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举槌,共推出33个专场,集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古籍碑帖、中外名人手迹、文房瓷杂、现当代油画、西洋艺术、造像等各门类重器佳构,还推出“良公自珍—关良家属旧藏关良及其上款书画专场”、“童年的六种温度—信札与漫画特别专场”、“西泠印社首届古代玉器专场”以飨藏家。 其中,“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于7月7日晚举槌,Lot914号黄宾虹《蜀游峨眉山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