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鼓乐喧天庆盛世,欢歌笑语颂河东。为进一步保护、传承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庆祝元宵佳节,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二),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住建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庆新春 闹元宵”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鼓乐大展演在南风广场隆重举行。 市领导陈振亮、张建合、王殿民、张润喜、常建忠、安雅文、于波、王胜、刘冠生、史海涌、陈竹琴、潘和平、谢爱玲、闫义...
日前,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了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其中黄平县3个项目入选,分别是《踩亲舞》作为传统舞蹈列为新增项目,《苗族多声部情歌》作为传统音乐列为扩展项目,《苗族板凳舞》作为传统舞蹈列为扩展项目。 近年来,黄平县大力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突出地域民族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能够展现黄平少数民族文化的创造力,世代传承、活态存在,具有鲜明特色和重大影响。进一...
据云南省龙陵县委宣传部消息,日前,龙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建成开馆,此举旨在保护和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龙陵对外宣传和展示的重要窗口。 目前,龙陵县现已被列为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10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项。全县共有56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9名,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名。 本次开馆的非物质...
得益于悠久文化的沉淀积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查干花镇,类似粘豆包这一类粘米食品的制作,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传承。冬日里大批香喷喷的粘豆包,不仅代表年味,更是文化传承的体现。 此外,博舞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查干花镇这个民族聚居地进行传承。萨满,蒙语称谓“博”,是民间萨满大师在祭祀,驱邪,祛病等活动中的舞蹈。博舞在祷词、咒语、吟唱和鼓声中...
2月26日,来自于各地的上百位吴氏宗亲、泰伯后裔在无锡新区梅村泰伯庙门口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泰伯庙会”揭牌。 2月26日,来自于各地的上百位吴氏宗亲、泰伯后裔在无锡新区梅村泰伯庙门口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泰伯庙会”揭牌。“泰伯庙会”是江南地区每年开春的第一个庙会,按照民间习俗,每月正月初九,正逢泰伯诞辰之日,吴地民众以及外地宾客于泰伯庙内举行大型的进香、祭拜、祈福活动,活动期间人潮...
寒假前夕,在邹城市中小学生迎新年文艺汇演中,该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舞蹈节目《新编阴阳板》,以古拙朴实、豪放壮观的艺术风格,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反响。表演中,舞者两人一组,右手持长板,左手持短板,在锣鼓伴奏下敲打拍击,以拖步、上步、绕步、踏跳步等富于变幻的舞步,做出各种独具特色的姿态和造型,充分表现出了古代邹城劳动人民朴素虔诚的信仰和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凸显了邹鲁文化独有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据了解,...
蓟县是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传承久远,文化底蕴深厚。作为蓟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独乐寺庙会兴起于明代,到清代达到鼎盛,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集民间艺术、地方习俗、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民俗盛会,2009年列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市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独乐寺庙会规模逐步扩大,影响日益增强,对彰显蓟县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助推蓟县...
时间:2月7日至2月28日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大厅 看点:展览以文字起源与发展为纵向脉络,以文字的种类与谱系为横向脉络,以文字的书写、传播、应用和传承等命题为拓展,从世界的文字、中国的文字、文字的书写与传播、文字与传统文化以及文字的传承五个方面为广大读者清晰地梳理了中国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文字独有的魅力。
近年来,库伦旗立足于现有条件,不断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全社会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为进一步确保文物遗址安全,该旗不定期巡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安全情况,确保各保护单位做到“四有”,即有保护机构、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档案;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挂牌保护,规范文物保护机制,避免重特大文物案件的发生。2014年,该旗出动执法车辆10...
下沙烧卖,是浦东乡间一道流传百年的点心。传到郑玉霞,已是第四代传人。谈及家中几代人对烧卖的经营之道,郑玉霞说,“就是较真,一是一,二是二。” 传下来老法是这样就是这样 在浦东商场的临时摊位,郑玉霞现场免费教授下沙烧卖制作技艺。她包烧卖的速度很快,一张张烧卖皮仿佛在她的手里跳着圆舞曲,一舞跳罢,一道道裙褶毕现,鲜笋肉馅锁于烧卖腹中,酷似圆鼓鼓的钱袋子。 “你们现在学会了,将来到我们这里上班。别...
今年春节期间,蓟县第十二届独乐寺庙会更加注重传承民族文化,除了民间花会、杂技、拉洋片等民俗表演外,第一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列为庙会的重头戏,给广大市民奉上了一场原汁原味、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大餐。 独乐寺庙会兴起于明代,到清代达到鼎盛,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集民间艺术、地方习俗、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民俗盛会,2009年列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市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独乐寺庙会规模...
昨日是大年初二,传承了200多年的我市本土客家文化民俗——大万祭祖活动昨日隆重上演,来自海内外的坪山大万社区曾氏后人共千余人,参加了这场盛大的春节民俗,共同祭拜先祖,祈求新年五谷丰登。 大万世居是坪山新区曾姓家族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留了客家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民俗遗物和文化精粹。建于清代的大万世居是深圳目前最大的客家围屋,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是全国最大的方形客家围屋之一。前年4月,“大万祭...
每逢各大节日来临之际,作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的胡大龙都会琢磨剪一些应景作品,今年也不例外,目前已经创作了10多幅关于新春的作品。一张普通的纸,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剪刻,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喜庆形象便跃然眼前。这其中,一组群羊拜年的作品颇为气势磅礴。从一羊领先、二羊过春到三羊开泰、四羊闹春,一个个活灵活现,色彩各异,令人心生欢喜。胡大龙介绍说,这些羊从形态到动作,再到最后成品的颜色都是他自己设...
在第二届“天山南北贺新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习俗展上,剪纸、刺绣等12个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让市民在互动参与中感受浓浓的年味。 在乌鲁木齐市文化馆一楼非遗展厅,剪纸大师王革一边指导小徒弟屈小菲剪纸,一边招呼市民走近看看。小苹果、福字、羊、葡萄,一张张红艳艳、用工精巧的剪纸一完成,就被排队的市民一选而空,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今天过来我发现特别惊喜,把传统的文化融入到其中,生活就有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