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收集整理,日前碧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县级传承人收集整理全面完成。 此次收集整理工作以《碧江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登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依据,对名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进行核实。 碧江区图书馆馆长、非遗专家田晓东告诉笔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工艺的兴起,逐渐代替了传统手工艺产品,使得很多传统手工技艺失传。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工作,重点...
一是摸家底。组织专技人员深入农家院落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采集、记录,收集线索30余大类1500余条。 二是强保护。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和传习所筹建工作,成功申报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市级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 三是塑品牌。打造钓鱼山传说、双槐善书等区级保护名录38个,成功申报龙舟竞渡、三江号子等12个市级保护名录,启动合川桃片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4月3日,韩国东国大学教授任敦姬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讲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探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何理解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含义等议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诞生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随后一些成员国便开始呼吁成立一个保护民俗和传统文化的体系。到...
4月2日,从全省公共文化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上获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 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鄂州雕花剪纸、牌子锣基地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强对其他传统项目的保护与利用,做大做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项目,工作取得可喜成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目前,雕花剪纸、牌子锣、泽林旱龙舟等3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鄂州玉连环、燕矶嵩山...
龙门农民画作为中国三大民间绘画之一,曾经亮相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国际舞台,享有盛名,如今却遭遇身份尴尬的问题。2010年,龙门县在当年的文化工作会议上,决定为龙门农民画申请注册商标,2013年10月被告知“龙门农民画”作为集体商标,无法申请注册,因为已经被人抢先注册了。至今,注册事宜还停滞不前。 “龙门农民画”商标申请被驳回到底为哪般? 1988年龙门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
近年来,确山县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至目前,确山县已有“确山铁花”等10个项目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1个“确山铁花”、省级1个“确山铁花”、市级8个“确山铁花”、“青萍剑法”、“兰氏石雕工艺”、“九味原浆”制作技艺、“侯氏泥塑”壁画彩绘、刘氏正骨、竹沟革命民歌、“二月二”祭祀颜真卿活动项目。确山县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
4月5日上午,轩辕酒制作技艺、黄帝的传说故事、民间工匠画、剪纸等一大批黄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黄帝陵轩辕庙西大殿展出。展出现场,惟妙惟肖的木雕、栩栩如生的面花,以及油糕、荞面饸饹、猪灌肠等地方小吃,吸引了众多前来拜谒黄帝陵的海内外游客。 近年来,黄陵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宣传、培训、申报及传承人保护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先后向中、省、市申报了一批项目。截至目前,黄帝陵祭典、面花2个项目进入国家...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号)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已由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5年3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5年3月27日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2015年3月2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4月7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淮阳县羲皇文化广场顺利闭幕,河南省13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集中演出。此次淮阳展演活动历时一月,以11个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演类项目为主,主要表演形式有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等,展演分6场,共有2个联合国项目、22个国家级项目、10个...
4月3日,底蓬镇青年志愿者在底蓬莲枪舞传承人彭运萍的带领下,在文武新村宣传莲枪舞文化。 莲枪舞是底蓬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将莲枪舞传承下去,底蓬镇团委组织志愿者学习莲枪舞。经过近一个周的学习,志愿者们初步掌握了莲枪舞的基本动作。4月3日,学习莲枪舞的志愿者换上了表演衣裙,将莲枪舞表演带到了村(社区)。 “莲枪舞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一批的人现在都不出来跳了,现在年轻人来学习,让...
在金山朱泾镇,传统花灯诞生于南北朝,元朝开始东林寺前的花灯会更是引得“人舟云集,万灯齐明”。早报记者从日前开幕的市民文化节·朱泾“文化服务日”了解到,“朱泾花灯会”正在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金山区将规划建设东林寺、中官塘、市河三条花灯景观带,还原近千年前俗称“赛城隍”的花灯会盛况。
刚从成都糖酒会上载誉而归的戎子干红,再度成为焦点。4月5日,在第二十五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上,戎子酒庄董事长张文泉受邀作为晋商贵宾代表向大槐树移民先祖奠酒祭拜,戎子干红葡萄酒成为大典用酒。被誉为中国葡萄酒“女神”的戎子干红,和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实现强强联合。 戎子酒庄生产车间拥有年产5000吨的中高档葡萄酒生产能力及10000吨发酵储酒能力,配套建...
4月6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乐器斯布孜额”传承人布尔津县阔斯特克乡哈德勒别克·好安在制作乐器斯布孜额的同时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斯布孜额吹奏曲是新疆哈萨克族世代流传的传统音乐,分布在我国境内的各哈萨克族聚居区。十一世纪成书的《突厥语大词典》将斯布孜额解释为“一种笛子”。由此可见,在此之前,斯布孜额就已经出现。 哈萨克族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对自然、宇宙有独特的理...
“面具舞‘池哥昼’是我们当地人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曾经濒临消失,所幸被及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内,才得以焕发新生机。”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池哥昼”传承人余林机谈起“池哥昼”的抢救历程不无感慨地说。 正如余林机一样,甘肃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感触颇深:没有及时、强大的抢救保护体系,许多难以复制的珍贵文化将因为保护力度不足、资金短缺而濒临消失。而让他们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