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乾隆年间,扬州玉雕技艺发展到达巅峰,扬州成为全国玉料的集散中心和主要生产基地。两淮盐政在建隆寺设有玉局,承制生产清廷各种玉器,并将其中大量精品进贡朝廷,那时产生了名闻遐迩的“乾隆工”,即众所周知的“扬州工”。清代扬州朝贡的“扬州工”玉器有盏、盏托、匜、杯、花熏、烛台、盒、盖罐、奁、鼻烟壶、梅瓶、双耳瓶、活环盖瓶、扁方瓶、卧马、洗、五供、三足炉等多种造型和装饰。据清宫档案《进单》不完全统计,两淮盐...
中国红木家具形制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奇平 蔚雅古典大叶黄花梨明式多宝阁(摄影 雷瑞丰) BTV《财富晚间道》节目现场,鉴藏专家评说大叶黄花梨 BTV《财富晚间道》节目现场,鉴藏专家评说大叶黄花梨 “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雅香味,沁人心脾。仔细观察,其花纹满布鬼脸,若行云流水,非常美丽,宛如画家陆俨少笔下的云彩。它是黄花梨,但不是海南黄花梨,而是大叶黄花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8月...
挖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与挖掘工人需要频繁交流 “宜宾发现东汉崖墓”追踪 近日,在宜宾高庄桥附近的成贵高铁施工现场发现了四个疑似古墓的洞穴,其中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个人形陶俑。经宜宾市文管所初步判断,洞穴系东汉晚期的崖墓,距今已1800余年(本报曾报道)。昨日,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5名专家到达现场,正式开始对古墓进行清理挖掘工作。 挖掘现场忙碌 洞穴已基本露出原貌 昨日上午8时,5名专家到达现场...
雍正行乐图走红网络 博物馆卖萌是大势所趋 近期,一组《雍正行乐图》在微信朋友圈被频频转发。这组图片以数字技术对国画作品中的雍正进行动画处理,并配上带有网络热门词语的解说词,以幽默有趣的方式重新解说雍正。这组图片的发布者不是别人,正是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公众号“故宫淘宝”发布的。故宫博物院将这组图片取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瞬间萌翻了广大网友。 这种卖萌的行为与故宫博物院以往给人严...
图为北宋赵佶《瑞鹤图》局部,画心纵51厘米,横138.2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宋徽宗,名赵佶,号宣和主人,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他留存至今的画作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御笔画”,一种是“御题画”,前者出自于徽宗的亲笔,后者则由他人代笔作画,徽宗题款。据考证,辽宁省博物馆藏的《瑞鹤图》即为存世绝少的“御制御画并书”之一。《瑞鹤图》是宋徽宗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与《祥龙石图》、《五色鹦鹉图》一起作...
《墨松图》 董寿平笔下的松与古人有所不同,与今人亦相异。其特点是笔势雄劲,松叶随意点笔,极见功力;枝虬干曲,雄健苍拙,破顽石而生,迎风雪而立。欣赏其画作,每每感到其间透出的浩然磊落之劲风骨,百折不挠之大气概。 董寿平(1904-1997年),原名董揆,山西洪洞人,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收藏家、鉴赏家,善画梅竹花卉等。 董寿平1926年毕业于北京东方大学经济系;1927...
张桴园《岁朝集瑞图》 俚语曰:不出正月都是年。本次鉴宝,正月十六,年味儿还浓着哩。持宝者中,有持着名家春联和“岁朝图”等年味儿十足的作品来鉴定。下面点评的,即是其中的一件,名曰《岁朝集瑞图》,作者乃民国(1912-1949)海派画家张桴园。 “岁朝”为画题名。传统习惯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岁朝”。《后汉书·周磬传》:“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注“岁朝,岁旦。”南宋李嵩所作《岁朝图》为...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择端画像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流传故事。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如今,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然而,真本毕竟只有一幅。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认为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 900年前的宋朝汴京城是什么...
记者昨日从北京天琅文晖拍卖有限公司了解到,在其本月底举办的首届拍卖会上,将为藏家奉上300余件作品,以现当代书画精品、小品为主,兼设“红色记忆影像”专场,一件珍贵的清代《百苗图》绘本届时也将现身。 据介绍,《百苗图》是清代绘画记录当时各地苗族的生产、生活、娱乐和习俗等风情的历史图册,形象再现了苗族支系的繁多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据了解,其原本已散佚,后世转抄...
作者:田率 著 出 版 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9-01 文物可以让逝去的历史“复活”。 三代吉金、古陶精瓷、翰墨丹青、碑帖漆艺、雕刻珍玩, 人们从中可以感悟岁月沧桑、世事变迁。 清赏绝妙处,引胜尽雅间。 华夏历史悠久,文物世代传承,鸿殖丰厚,仓促之笔不能尽显中华数千年瑰宝之美。所选文物挂一漏万,每篇文章寥寥千...
图1 广东省博物馆藏“大明弘治年制”款黄釉碗 图2 广东省博物馆藏“大明正德年制”款黄釉碗 恬淡老成共一色皇室釉色两朝珍 传世黄釉始见于宣德,弘治、正德达到巅峰。以娇艳欲滴、恬淡飘逸著称的弘治黄釉,其审美价值、烧造水准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弘治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平整,滋润娇嫩,光泽度好,又称“娇黄”、“鸡油黄”。加上采用浇釉工艺,即将釉料直接浇在白釉釉表或素胎之上,故又名“浇黄”。现...
四妃十六子图,又名庭院婴戏图,它是明清时期瓷器人物画常见的题材之一,也见于年画、瓷塑、竹木雕等艺术门类。清朝初年,战争使国家人口锐减,到了顺治末年到康熙时期,尤其是康熙中期以来,境内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社会趋于稳定,百业待兴,人口增值的需求渐渐受到重视。在农业时代,人口就是财富。明末清初,战乱频仍,人口急剧衰减,作为刚刚入主中原的清王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口问题。清代统治者处心积虑的是要增添人口,...
1990年,笔者首次在《考古》当年第十期发表《马王堆汉墓的“神祇图”帛画》之后,李学勤、李零、陈松长、李家浩、李建毛、连劭名、饶宗颐、胡文辉、杨琳、黄盛璋等专家学者先后撰文研究。 由于当年笔者文中所引用帛画图文是根据修复后裱装的帛画原件绘制,由于裱装时图形残缺与错位,因而给研究者带来许多困惑,笔者曾补绘复原图,但亦有不妥之处。最近发现曾经遗漏的图形中还有“独角兽”残片,今补上,并根据原...
唐赵逸公墓花鸟屏风画 安阳唐代赵逸公墓中绘有一幅花鸟屏风画。这幅花鸟画画幅宽大,宽2.82米,残高1.35米,画面被赭红色的方框分成三部分。中间的画幅最大,画面以一个巨大的、装饰着繁缛花纹的金盆或银盆为中心,盆中盛清水,水中漂浮花朵,盆前有三只大雁,盆后有一丛芭蕉,芭蕉两侧绘有雉鸡、黄莺、蝴蝶、蚱蜢等。左右两边的画幅稍小一些,都是以一湖石为中心,左边的画湖石前面是两只鹁鸽,后面是一丛郁李,...
仰韶文化鹳鱼石斧陶缸,1978年河南临汝阎庄出土,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彩绘鹳鸟石斧图陶缸”发现之前,仰韶文化发现的精美彩陶有很多,这些彩陶上的绘画以装饰纹样为主。《鹳鱼石斧图》不考虑图案如何与器形相结合,而只是以陶缸腹部表面作画而已。 根据国家文物局2002年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镜)展览文物目录》,在64件(组)出国(境)展出的一级文物中,名列第一位的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