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即便是明皇宫里最大的奉天殿,它也只是雄伟,一点不豪华。这要归结于苦孩子出身的朱元璋舍不得浪费钱。相传大殿墙上还有这位“土皇帝”亲笔绘的《大明江山图》呢。 奉天殿盖好后,朱元璋看见大殿内墙壁光滑如镜,心想这么好的殿壁,一片空白也不好看,得来一点实在的。那画些什么呢?美女?不行,美女可使人堕落;神仙鬼怪?这皇宫岂不成了庙宇道观。对,应该画一些激励人们奋进向上的内容,于是他想到了大明江山一统,应...
陈容《云龙图》,绢本,纵205厘米、横131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 朱万章 自古以来,龙便是皇权的象征。宋朝之前,虽然龙的形象已经入画,但真正的画龙“专业户”却是从宋代才开始出现的。北宋的董羽、王显道、吴怀和南宋的陈容、艾淑、僧法常等,都是画龙名家。其中,南宋的陈容是画龙的佼佼者。 陈容(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曾做...
《层岩丛树图》,北宋 巨然 绢本墨笔 纵144.1厘米 横55.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兰若图》 《秋山问道图》 巨然《溪山兰若图》是幅高古的巨嶂式山水大轴,与台北故宫传为巨然《层岩丛树图》轴、《秋山问道图》轴,从历代流传定为巨然,都是无款识作品,后两幅作品被明董其昌认定为巨然。《溪山兰若图》轴上有北宋初年的“尚书省印”大印,《层岩丛树图》轴也有此印,存世的书画钤有“尚...
宋代罗稚川《寒林群鸦图》 江西历代艺术人才辈出,除了董源、黄庭坚、八大山人等如雷贯耳的大家外,其实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艺术高手。宋元时代临川的罗稚川就是其中一位。他生卒年不详,南宋时为镇守四川成都将领。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金兵陷成都,他隐居乡间,宋亡,入元不仕,以诗画自娱。能诗文,精鉴赏,擅长山水,枯木、坡石师北宋李成、郭熙一路,树石学荆浩、关仝,山峦人物学马远,小景宗惠崇,撷取诸家之...
明代文徵明《东园图》(全图)参考 明代文徵明《东园图》局部1 明代文徵明《东园图》局部2 明代文徵明《东园图》局部3 明代文徵明《东园图》局部4 明代中叶大画家文征明(1470-1559年)为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原名璧,字征明,又字征仲,号衡山居士等,世人亦称“文衡山”。其生平事略及艺术成就,在不少画史著述中皆有记载,而且多予较高评价。清代张廷玉等撰《明史》中,...
双峰村民察看古墓 9月17日,双峰县印塘乡观岭村红星组,村民在察看古墓群。该古墓群地处娄衡高速施工现场,施工队发现后,省文物考古专家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抢救性挖掘,并发现大量雕刻了几何图案的墓砖。3座古墓造型相似,并排安葬,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约4米,宽约1.4米,每两座古墓相距5米左右。考古专家初步预测为汉代古墓,距今至少有2000年历史。乃继辉 王 斌 摄影报道
在考古现场被发现的一段墙垣 图1 出土的宋代筒瓦 图2 一块有文字的断砖 图3 遵义市城郊的中桥考古人员透露,他们发现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古代遗址,并发掘出部分宋明时期的建筑构件。该遗址,很有可能是播州土司的家庙。 该处遗址位于遵义市中桥水库淹没区内,原是民宅聚集的小村落,小地名称“新场”。去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附近发掘杨价、杨铿墓时,在拆除房屋后的废墟下发现...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力强盛,国民文物保护意识的加强,一次次追讨海外流失文物的新闻事件,不断吸引着公众的注意力,也让相关机构和专家不断探索着海外流失文物追讨的途径和方式。今年6月,流落海外近百年的国宝皿方罍终于回到了国内,并与始终珍藏在湖南省博物馆的皿方罍盖合为一体。文物专家介绍,此次湖南省博物馆通过“洽购”的方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购回流失海外百年的国宝,不仅对于国内文物保护有着巨大的意义,更是为很...
青羊区房管局及少城街道办透露,只是将暴露在外的浸润部分泥土运走,进行卸载保护 清代古城墙、抗战时期防空洞、解放后油料仓库……实业街67号一直在转换着身份,这个乍看不起眼的土包在近两年已经变成了一个“平价停车场”,纵然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也因为廉价、紧邻市中心而受到车友追捧。 近日,记者接到市民打来电话:这座成都现存历史最久的防空洞,即将面临拆除危机吗? 考古队现场勘探 确认还有无“宝贝” ...
当我撰写《国宝沉浮录》的年代,末代皇帝溥仪从北京故宫用赏赐乃弟溥杰之名,运往天津,再转至长春伪宫的一千多件历代书画,其中尚有二三百件作品没有发现,进入9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拍卖行图录上相继出现北宋《张先十咏图》,元人林子奂《豳风图》诸作,对拙著《国宝沉浮录》内容有所补充,幸何如也。 我在拙著"佚目"章节中,对每件作品注明已否发现,其真赝品及收藏何处,均有简明文字注释。至于尚未发现者,则真接写...
苏绣《清明上河图》 2014年“庆祝联合国69周年暨文化 品牌 金融之旅”展品品鉴会在北京召开,由19位专业刺绣大师,耗费2年半时间完成的15米长苏绣《清明上河图》在此次品鉴会上与观众见面,并将于联合国69周年庆典期间在纽约总部展出。 著名书画家刘艺林指出,此幅苏绣《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工艺精湛、线条灵动、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这幅苏绣《清明上河...
本报讯(记者张黎姣)日前,国家图书馆创办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馆,虚拟碑文、甲骨写字、保卫善本、舆图拼图等数字化体验模式成为亮点。 作为开馆首展,“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展示了国家图书馆藏古籍珍品,由金石拓片、敦煌遗书、善本古籍、舆图、名家手稿、西文善本、样式雷图档、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中国古代典籍简史9个展览组成,展品800余件。 国家图书馆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馆藏敦煌遗书、...
1909年 吉林省图书馆成立(清宣统元年),馆址设在吉林市 1954年1957年 随吉林省政府迁至长春市 1954年1957年 筹建新馆 1958年 建成并试运行 1960年 正式开馆 2008年 省图联合吉林省公共、高校、科研图书馆,建立了吉林省图书馆联盟。 2009年9月 在南部新城长春市政府旁建设省图新馆。 2013年7月 位于新民大街...
《簪花仕女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学术界对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簪花仕女图》的创作年代看法不一,杨仁恺持中唐说、徐邦达持中晚唐说、谢稚柳持南唐说、沈从文则持宋代说。考校文献并将之与考古证据和其他传世品对比,能看出其构图、线条、敷色、人物体态造型以及服饰、器具和点景之物所具有的形制和特征均可被证明存在于唐代,虽也有一些延续到五代,但它们都交汇于晚唐。根据这些证据,可见《簪花仕女图》不是中唐时期...
清康熙西厢记故事图斗笠碗 斗笠碗,是碗的一种式样,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珍藏有一只清康熙青花西厢记故事图斗笠碗(见图)。该碗做工精细,直径为20.7厘米,外表大方美观,胎体轻薄,形制周正。碗内口沿绘锦地海棠形开光,开光内分绘四组花朵纹,碗心绘三名童子嬉戏玩耍,一婴手捧官帽,寓意加官晋爵。外口沿绘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