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6日,在茶陵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改扩建工地上挖出了一座古墓,经株洲市考古专家鉴定,这是一座明代的古墓。比较特别的是,这座古墓上面覆盖着3层用三合土、瓷盏、瓷碟子铺砌的封土堆。 记者赶到现场时,见考古人员正在对封土堆上的瓷器进行清理。据介绍,目前残存的瓷器共有3层,第一层有100多个瓷盏、瓷碟。目前正在挖掘的是第二层的瓷器,共有138个瓷盏。考古人员介绍,这种“瓷封土”在古代较为普遍,但现在已...
日前,在东乡至昌傅高速公路丰城桥东段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晚期聚落遗址。经抢救性考古发掘,联合考古队已发掘房址10处、墓葬6座、灰坑60个,出土了部分陶器和石器。据悉,该遗址是我省少见的史前环壕聚落遗址。 该遗址位于丰城市桥东镇更新村老詹村小组。遗址四周环绕一圈壕沟,包括壕沟在内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110米,比周边高出3至4米,是一处典型的台地型遗址。 今年5月至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丰城...
记者16日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15日夜在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小学工地现场,挖土机意外挖出一座古墓。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闻讯迅速赶到现场,从挖出的土堆中找到20余件漆木器和青铜器。根据现场情况和出土文物初步判断,该墓是西汉时期的贵族墓。 在古墓发掘现场,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张大可介绍,根据现场出土的漆木器、青铜器,还有散落的棺椁以及墓坑中厚厚的白膏泥,可以确定这座古墓是西汉时期等级比...
中国长城学会理事张保田日前随一个摄制组在河北省邢台市拍摄节目期间,发现一块马岭关长城鼎建碑残碑,在摄制组和当地文保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又找到六块同一古碑的残片,经过对照我国最早的记述长城重要关塞的方志书之一《西关志》,恢复了碑的全文。 张保田介绍说,此次发现的马岭关长城鼎建碑名为《邢州西山关隘建修碑记》,建造于1542年,珍贵之处在于,这通石碑与马岭关修建之时同步建立。“中国历代长城体量浩大,然...
经过一个多月的田野发掘挖掘,河北省柏乡县考古工作者在这个县赵村村北一处商代古村落遗址发现并发掘灰坑56座,墓葬6座,动物牲坑7座,灰沟一条和多处与建筑有关的生活遗迹,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石刀、石斧、箭镞等遗物标本。 柏乡县文保所所长耿晓宁说,遗物标本包括当时人们生活使用的陶鬲、陶盆、陶簋、陶瓮等,陶鬲是用于煮饭的锅,由于夹砂陶器制品损坏率较高,所以在遗存堆积中发现这类遗物较多。石器制品中...
考古人员在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调查郾城故城时,意外发现一处国内罕见的新莽时期官营铸钱作坊,对于研究新莽时期铸钱技术及我国古代金融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处正在建设的建筑基坑底部和周壁上,考古人员发现灰坑、水井、灰沟和文化层等遗迹,其中一座挂于坑壁上的残存灰坑中,竟发现丰富的“大泉五十”钱范,让考古人员十分兴奋。 “大泉五十”是新莽时期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经初步整理,已采集到74...
内蒙古自治区岩画研究者近日在大兴安岭发现一处女真大字墨书岩画。经女真文字专家乌拉熙春破译,此处岩画为距今900年前女真人用墨笔书写于岩壁上的一首七言绝句。 据了解,在此处岩画点发现两幅女真大字墨书岩画,目前已破译其中一幅文字的内容,另一幅还未被破译。已破译的女真大字墨书岩画由四行文字组成,但由于处于旷野之中长年栉风沐雨,右边二行已漫漶难辨,左边二行字迹还能清晰可辨。 乌拉熙春根据残存字迹的长度...
陕西考古人员近日在神木石峁遗址东门外发现了一尊“石雕人面像”,经研究,人面像深受来自北方的欧亚草原文化影响,这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石峁古城的性质和文化源头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这尊石雕人面像是考古人员今年7月份考古调查时,在石峁遗址东门外的一处马面旁坍塌的筑石中发现的,石像为砂岩质地,高二十多公分,宽十几多公分,眼睛深陷,鼻子高耸,呈现出典型的北方民族的特征。石峁遗址皇城台以前也曾经出土过20多件石...
秦汉栎阳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一带。据文献记载,栎阳城在秦献公、秦孝公、秦末楚汉相争之际塞王司马欣、汉初刘邦等时期为都城,是西安附近秦咸阳、汉长安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而在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自栎阳徒长安”后,汉太上皇仍居栎阳,死后葬于栎阳,置万年县以奉陵寝。 1964年7月,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对栎阳城开展短期勘探,确定其东西宽1801米,南北长2232米。1980——1981年...
2014年7月,在结束了绛州州署遗址I区(现存大堂建筑前)的考古工作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随即对位于现存二堂以北,绛守居园池以南的区域进行了布方和考古发掘,该区域共布10×10探方15个,实际发掘面积为1500平方米。该区域的考古发掘已于2015年8月结束,现将取得的考古收获作一概述。 遗迹考古发现 为了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遗址的情况,Ⅱ区初试阶段的发掘首先选取了东侧3处探方作为实验方,从上至下逐...
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期在石峁遗址的一处城址,发现了城墙马面和角楼,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土石结构城防设施实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 发现:遗址里有马面和角楼 城墙马面,是古代城防体系的重要设施。如果您登临西安明城墙就会发现,在城墙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或称为敌台、墩台、墙台)。 记者获悉,现存最早的马面是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边城八角城...
城池筑城体系是中国古代筑城的基本形式。我省此前考古发现的樟树筑卫城遗址,上限距今约4500年,在当时鉴定为江西最早的大型筑城遗址,该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文明时期大型土城之一。 9月16日,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联合丰城市博物馆等部门在丰城市发现一处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址。经过考古发掘,该遗址被认定为江西少见的史前环壕聚落,上限距今约5500年,将江西筑城史前推了...
日前,科学家表示在南非约翰内斯堡 (Johannesburg) 西北部 50 公里(约为 30 英里)处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址“人类摇篮” (Cradle of Humankind) 地区一洞穴系统深处发现了之前未知人类族谱分支的 15 具骸骨化石,并盛赞这一发现是进化研究的一大突破。其中总共包括 1,500 块珍贵化石,距今已有 250 万至 280 万年之久。这些化石均隐藏在仅可通过若...
内蒙古党史专家赵殿武15日对记者证实说,见证绥远抗战的两处珍贵历史遗存在内蒙古医科大学校园内14日被发现。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冬傅作义将军在此间的遗存上指挥了绥远抗战关键之役--红格尔图抗战和百灵庙大捷。 这两处历史遗存分别是民国时期归绥小校场阅兵台和中山堂。据赵殿武介绍,该小校场阅兵台位于内蒙古医科大学新门诊大楼后侧,长期作为学校锅炉房库房。阅兵台长约7米,宽约6米,高近4米,顶部、基部和...
中国长城学会理事张保田日前随一个摄制组在河北省邢台市拍摄节目期间,发现一块马岭关长城鼎建碑残碑,在摄制组和当地文保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又找到六块同一古碑的残片,经过对照我国最早的记述长城重要关塞的方志书之一《西关志》,恢复了碑的全文。 张保田介绍说,此次发现的马岭关长城鼎建碑名为《邢州西山关隘建修碑记》,建造于1542年,珍贵之处在于,这通石碑与马岭关修建之时同步建立。“中国历代长城体量浩大,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