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侵华日军当时发行的军用手票 侵华日军当时使用的酱油桶 王洛卫在展示侵华日军当时穿的军大衣 7日既是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市退伍军人王洛卫创办的民间博物馆“洛阳洛卫军品博物馆”开馆9周年的日子。不久前,王洛卫专门在由农家院改造成的博物馆里增加了一个“侵华日军罪证展厅”(下称“罪证厅”),把他多年来搜集到的日军侵华罪证进行了集中、免费展出。 “时光可以流逝,...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始有了我国创作的版画。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历史舞台...
佛教是我国现有五大宗教中历史比较悠久,影响也比较大的一个宗教。在我国有2000余年的历史。佛教虽然来自印度,但其成熟和发展是在中国完成的,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的中国佛教是传统的中国佛教的继承和延续,并随着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道教内容包罗万象,它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产生。道教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与道并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德”是道之功、道...
7月7日,昌都地区的小学生在《千秋红岩》专题展览仪式上参观。当日,由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和西藏昌都地区共同建立的“红岩文化工作室”在昌都地区图书馆正式启用,并进行了名为《千秋红岩》的首场专题展览。“红岩文化工作室”的启用,对在西藏传播红岩文化,弘扬红岩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7月7日,武警战士在《千秋红岩》专题展览仪式上参观
3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正如总书记所指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不仅必要、可行,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准确把握京畿区域的历史发展经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共存于同一生态文化圈 京津冀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同属海河水系,尤其以潮白河、北运河...
以93号院博物馆为代表的大栅栏小微博物馆群逐渐兴起,这种保护老街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方式非常有效,但也面临众多困境,政府正确的引导成为不可或缺因素。
随着南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破旧的湾里火车站与附近新建的高楼大厦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为此,政府决定对湾里火车站进行保护性修缮,改成历史博物馆。 江南都市报记者占珊摄影报道:上世纪70年代,南昌市湾里区火车站建成。7月6日,记者跟随当初修建湾里火车站的84岁老人陈忠,在荒草中看到了即将要改建成历史博物馆的湾里火车站。 据介绍,湾里火车站建成于1971年。站在湾里火车站外,记者看到,这...
人类拥有着4000年的使用镜子的历史,其中,有3800多年人们使用的是铜镜,即青铜镜。铜镜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照面装饰的作用,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的社会发展史中。铜镜中的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独特的味道,它在默默记录着悠悠历史长河中的波澜起伏。同时,铜镜本身是一种工艺美术品,镜子的背面一般都铸有精美的纹饰或文字,这些纹饰的图案造型与铭文,往往浓缩了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它制作精细,既体现了较高...
自宋代金石学产生以来,随着作伪的产生,辨伪也就开始了。并且随着历代作伪的发展,辨伪也在不断的发展,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辨伪是金石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宋人辨伪已有一定水平,例如赵希鹄在《古钟鼎彝器辨》中指出:“三代古铜并无腥气,惟新出土尚带土气,久则否。若伪作者,热摩手心以擦之,铜腥触鼻可畏。”明代高濂着有《论新旧铜器辨正》中谈到:“近有真正民间之器,无功可纪,原无识文...
作伪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宋元明时期。自宋代金石学兴起以后,古代青铜器成为研究资料与艺术欣赏品,公私竞相收藏,遂使青铜器具有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从宋代起商人就开始作伪。宋代的伪品已见于宋代的青铜器着录书中。第二阶段,清初至嘉庆时期。由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统治者的提倡,金石学有了新的发展,作伪也兴盛起来。此时主要是仿照宋代青铜器图录作伪。特点是整器皆伪,即铭伪者器亦伪,作伪技术水平低,...
曾执教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合肥退休教授张兴华自建抗日文物陈列室,展出文物200多件, 冀年轻人铭记历史。 满墙的黑白战事照片、展柜里的日军和国民党军队用的头盔、刺刀、军号、纪念章……20平米的屋子里摆满了张兴华的藏品。 68岁的张兴华是安徽省会合肥市的一名退休教授,曾执教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自2006年退休以来,热衷于收藏抗日战争文物。“抗日文物就是侵略者的罪证,通过这些历...
在沈阳市北郊望花南街,每逢9月18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会听到低沉的防空警报声。83年前,就是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改变历史的事件——“九·一八事变”。 对于这段历史,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表示,我们绝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但是,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国家以更多方式纪念“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
历史上,汉武帝、郑玄、王维、李商隐、傅咸、傅元、黄庭坚、朱熹、苏东坡、沈立、洪刍、叶廷珪、颜博文、陈敬、范成大、周嘉胄等,都曾对传统制香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苏东坡即有“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作为生日礼品的记录。仅文人墨客因对香品的喜爱而自行配制的“梅花香”配方,流传至今的就有近百种;“龙涎香”则有五十余种。文人相聚,能有自制的好香是一种荣耀。而且,许多香还要引经据典,甚至配...
古代君子有四雅——斗香、品茗、插花、挂画,其中以对香品的熟练掌握为才艺之首。中国文人多爱香,而且从古至今都是香文化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对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文化、艺术作品中有一种“博山虽冷香尤存”的让人参之不尽、悟之深刻的内涵,甚至于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特质”。 文人用香大约至唐宋时期是非常普及的,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需以香熏、被需以香暖;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