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天是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邀请大家走出家门,去感受身边的文化魅力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明天,6月14日,就将迎来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埋藏在大地上的遗产、记录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文化遗产,不再只是远离生活、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成为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吃”一口的精神食粮。 你是否知...
观展时,熟悉的文物让黄埔老兵忆起当年。小图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潘学吟的毕业证书。 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纪念日。12日,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黄埔同学会举办的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暨“触摸黄埔—馆藏黄埔军校文物特展”开幕式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行。年逾90高龄的黄埔老兵何季元、梁伯坚等出席了开幕仪式。蒋经国长孙蒋友松、李济深后人李崴等也抵达现场参观交流。 此次展览是首次...
【解说】6月7日至8日,由四川、青海、甘肃、西藏、陕西五省区考古研究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活动的专家组来到了地处横断山脉的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从雅砻江源头到金沙江谷地,考古专家们对石渠县境内的石刻群进行了考察。考古专家表示,从四川石渠进入西藏的“唐蕃古道”南线是一条重要的佛教传播通道,同时考古专家们提出了新的思考:这条通道是一条横断山脉的民族大走廊,也是一条文化传播大走廊。...
图为王华云(左)和张太昌在查阅资料。 “给历史一个停留的时间,给子孙一个回眸的理由,这或许是建一个县级博物馆的简单理由。”早在2012年5月12日,伊宁县人就做了一件“可以留下一段历史”的事情——占地23999平方米的伊宁县文化艺术中心正式破土动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伊宁县博物馆备受关注。历经两年的建设,今年,这座被誉为伊宁县的标志性建筑距离开门揖客的时间越来越近。5月28日,...
为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文,遏制文物古建筑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近日,宁波市文物、市消防、市建委、市人房等多个职能部门,在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召开了全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协调会。 据统计,全市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市级历史文化名村9处,历史文化街...
据悉,英国著名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珍贵展品损毁较为严重,由于“熊孩子”游客、清洁人员和摄制组失误等意外事件,过去18个月来,该博物馆一共收到15起展品损毁案例。 报道称,这些需要维修的展品包括一个巨椎龙(一种生活在2亿年前的食草类动物)、一个圆顶龙以及一个始祖象。巨椎龙的一根肋骨在日常清扫时被毁坏,而始祖象的爪子则被一个摄制组在拍摄时不小心折断。 此外,现代时期的昆虫类展品在巡展运输途...
这幅是绘制在永泰公主墓前室东壁南侧的《宫女图》,高177厘米,宽198厘米,保存最完整,也最为动人,是唐墓壁画中反映女性形象最完美的一幅。图中描绘了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头梳高髻,肩披纱巾,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婀娜多姿。她们手捧方盒、酒杯、拂尘、如意、团扇、蜡烛等,在为首女官的引领下款款徐行,或低语、或回顾、或凝神,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安伽墓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大明宫乡,2000年5月—7月发掘。这是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粟特贵族墓,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北周时期唯一一座墓主人生前担任“萨保”这一特殊职务的墓葬。萨保是北周政府任命的管理粟特来华贸易、定居人员,主持来华粟特人宗教祭祀活动的官员。这座墓葬为我们研究北周史、中西方文化交流特别是北周时期旅居中国的粟特贵族的服饰、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葬俗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消灭了黄河流域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统一了北方。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最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代替。因为他们都在北方,故称北朝;同时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与北朝对峙,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南北朝。当时陕西的陕北和关中地区属于北朝领地,而陕南地区则属于南朝范围,所以从陕西省境内出土的同时期文物中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些陶俑就有着南北两种截然不...
整副带饰共计二十五件套,除带扣外,每个构件上还附有金钉和鞓,可断定为实用品。蹀躞带是一种缀以垂饰的革带,带上钉有若干枚带銙,銙上备有小环,环上套挂若干小带,以便悬挂各种日常用具。这种装备最初来自西域游牧民族,后传入中原。环数的多少表示主人的地位尊卑,镶嵌物的质地和多少显示其身份。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套唐代九环白玉蹀躞带。
戈是商周时期的一种进攻性兵器,古称勾兵,是用来钩杀的兵器。但这件戈中间部分采用透雕,锋部卷起,显然已不是实用器。有学者认为这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有关。
鬲是一种常见的炊煮器,类似于现在煮饭烧水的锅。因为它三足中空,形似口袋,并且连在一起,因而被称为连裆袋足鬲。
《客使图》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的,高185厘米,宽247厘米。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穿着初唐时期的朝服,头戴笼冠,身穿阔袖红袍,白裙曳地,腰系绶带,手持笏板,足登朝天履,呈三角状站立。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面面相对,似乎正在商讨事宜。后面三位,为首一人秃顶,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间束带,足穿黑靴,推断应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中间一人面庞丰圆,须眉...
女着男装是唐代社会流行时尚中的一大特点,一些皇亲贵族女性也常以女扮男装的形象出现于公众场合。这件女俑所穿着的袍服是当时官宦男子穿着的常服,配上这位柳眉细眼、小嘴红唇、微施粉黛的秀美女性,俊朗洒脱中尽显俏丽。
钏戴在臂上称“臂钏”或“跳脱”,戴在腕上称“腕钏”。唐代的钏有金、银、玉、琉璃等多种质地,制作也非常精致。何家村出土的这件素面金钏以纯金制成,佩带时可以根据需要开合,从其尺寸和形制判断这件金钏属于典型的金臂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