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铜梁县土桥镇六赢村二社高速路工地,发现一个明代古墓,发掘清理出17件明代仪仗俑 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这棵距离墓一百米远的珍贵红豆杉大概是墓主人在下葬时种下的 这一时期,重庆已经成为“车涌栈途,船塞两江,万商云集,夜不敛市”的水陆大码头。 这一时期,据说重庆南温泉被发现。也是在这一时期,距重庆几百里之外的铜梁县城:前导的护卫,八抬大轿,骑马的护卫殿后...
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的新源县有着辽阔的高山草原,也流传着无数纵马奔腾的故事和传说。而去年在此进行的抢救性清理挖掘中,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却让考古人员从一座古墓下发现了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去年春夏秋之际,考古人员对位于伊犁河谷的巩乃斯河附近的加嘎村、哈拉奥依、阿尤赛沟口的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挖掘,共清理古墓葬14座,遗址面积约200平方米。 ...
这把西汉时期的青铜环首刀被卖了65万元。扬州市文物局 供图 65万买把西汉青铜刀,被罚200万 (注:环首刀诞生于我国西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环首刀一般长1米左右,厚度1厘米,刃口宽度0.3毫米左右,刃面斜向下或向上30度打磨。) 昨天(31日)上午,2012年江苏省文物工作年会在南京召开。记者从会议上得知,去年全年,江苏省文物局一共督办了28件重大文物违...
吴大澂临秦铜权篆书轴 清嘉庆、道光之后,篆、隶书法进入历史全盛时期,有所谓“三尺竖童,仅能操笔,皆能为篆”之说。文人、学者们更是由好古访碑、搜藏古器逐渐发展成为“唯金石是学”,“金石学”遂成为一门显学。这一风气,不仅激活了封存千年的篆、隶古文字,涌现出许多擅长篆、隶的大书家,而且也成就了一大批集收藏、鉴赏、考据、古文字...
每个铜炉都值得细细品味。 铜炉馆展示的明清铜炉。 馆内不少铜炉造型优雅。 一个铜炉表面精美的纹饰。 馆藏唯一的一个方形铜炉。 铜炉馆展示的明清铜炉。 如果你对宣德炉感兴趣,不妨到柳州市柳东路石尚1966文化艺术园区内的石尚明清铜炉馆去看看,这里展出了近百件明清铜炉精品。作为柳州市第二批民办博物馆,石尚明清铜炉馆已于...
■锈色 一般来说,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 ■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清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
郑州商城出土的铜方鼎 二里头作坊区出土的绿松石饰品,底座为青铜制成 二里头铜爵 青铜没法吃,但是青铜跟吃喝肯定有关系,而且涉及到的是人类更进一步的追求,那就是在物质以外的精神层面的文明追求。 谈论“金道锡行”,我想大体可以从“九鼎”这个词说起。有个成语叫“一言九鼎”,指某人说出的话分量很...
西周早期青铜蛇形器,2.2x23.9cm,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日本冈山县冈山市教育委员会23日宣布,冈山市最近出土一件大约在中国战国时期铸造的青铜箭镞。 这件青铜箭镞铸造于公元前4至5世纪,出土于冈山市的“南方遗址”,即一处公元前2世纪的村落遗址。 据日本媒体报道,出土的铜鏃被称为“双翼式铜鏃”,长3.7厘米,宽1.4厘米,重3.7克,铜鏃整体平坦,左右两翼自前端延伸至后端很远。 这是日本首次出土这种类型...
昨日,记者从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获悉,经过1年多的考古调查,该馆在闽侯新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史前遗址30多处。 2011年5月,经省文物局批准,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启动了“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闽侯县是第一站。截至去年12月,考古调查队在闽侯县新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史前遗址30多处。据介绍,新发现的史前遗址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闽江北岸,以白沙、荆溪两镇...
战国蟠螭纹车轼(资料图) 24日上午,中国海盐博物馆与淮安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青铜独秀”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青铜器精品展在盐城举行。据了解,这还是盐城首次大规模承办青铜器展览。 展出的青铜器均出自1978年发掘于淮阴市郊城南乡高庄村的战国墓,是迄今为止江苏省境内出土青铜器最丰富的先秦大墓。展品共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礼器和容器、车马器、兵器与生产工具等。淮安市博物馆馆长...
汉代,广陵国易名江都,金属工艺传承依旧,我们可以通过2012年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出土的席镇(压席之物)一窥汉代扬州金属工艺之精美。汉代人是席地而坐,席作为坐具,在人们起身和落座时,常会移动,席又容易卷角,因此,席镇的功用,就是在四角将席压住,使其服帖,席镇通常四件一组成套使用。大云山汉墓共出土错金银嵌宝石虎噬熊铜镇一组、错金银说唱俑铜镇一组、错金银虎镇一组(残存3件)、错金银虎铜镇一组(仅存1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