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堂遗址全貌(资料图片)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办。论坛开幕式宣布了2015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成功入选。 其余五项分别是: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 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中国考古新发现”认可度...
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中被编为凤雏三号的建筑基址是迄今发掘的最大西周建筑遗址,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建筑形制发展演变提供了实例。遗址内水网系统的发现与确认,与丰镐遗址的“昆明池”等池渠一起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图为遗址中发现的青铜器。 辽宁“丹东一号” 清代沉船遗址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位于辽宁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中,是近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结合各种...
(1)左上图: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2015年11月24日摄);右上图:海昏侯墓主棺出土的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2015年12月24日摄);左下图:海昏侯墓出土的玉佩(2015年11月18日摄);右下图:海昏侯墓出土的龟形玉印(2015年12月13日摄)(拼版照片)。 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公布了2015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海...
资料图:海昏侯墓遗址主椁室的发掘现场(11月14日摄)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一直备受瞩目。昨日,记者获悉,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揭晓了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在这被称为中国考古成就的“奥斯卡奖”评选中,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榜上有名。此外,在上周末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年会”上,“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万余件珍贵文物”还入选...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富平桑园窑址进行的又一次考古发掘中,新发现了两组东西向分布的窑炉组,共发掘窑炉 48座,同时还发现了窑场两次使用的证据。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小蒙介绍,此次新发现的两组窑炉位于整个窑场的中心部位,呈东西向分布,通过钻探,得知这一区域共分布窑炉48座。新发现的两组窑炉大部分是全部由生土掏挖而成,窑顶也是生土掏成,不用人工砌筑窑顶。通过发掘,考...
记者从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获悉,图文并茂的图书《发现海昏侯》已于本月出版,成为国内解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第一书”。 《发现海昏侯》是江西教育出版社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出版的一本考古纪实类图书。书中独家披露了一系列关于西汉海昏侯墓从未面世的图片等珍贵资料,全面解读了这座沉睡2000多年西汉古墓的“前世今生”。 记者了解到,继去年底在江西省博物馆掀起“参观热”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
基本信息: 作者:王旭东 郭青林 谌文武 张虎元 孙满利 张明泉 王思敬 周双林 张秉坚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版 次:1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 印 次:1 ISBN:9787030456632 内容简介: 土遗址保护,尤其是潮湿环境下土遗址的保护一直是文物保护中困难的课题之一。《潮湿环境下考古现场土遗址保护探索性研究》针对我国潮湿环境土遗址面...
【摘要】唐韩休墓墓室北壁出土有一幅独屏山水图。采用"高远"的视角,构图为两山夹一水,溪水两岸建有圆形、方形草庐,远处为正在升起的太阳。通过考古学观察,可知画面每部分代表的意义不同。该幅山水图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独屏山水图,山水图与墓主人的身份息息相关,山水图既是一幅作品,也与墓主人的信仰与追求有关。 【关键词】韩休墓;山水图;考古学观察 【来源】《文博》2015年06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11日在武汉表示,近年对湖北随州叶家山、枣阳郭家庙等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墓地的考古发现,西周礼乐制度在春秋早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西周礼乐制度成熟的标志。 考古成果显示,在叶家山墓地出土的5件编钟,其中一件鎛(音同“博”)钟为整套编钟最低音徵(so),另外四件甬钟分别为羽(la)宫(do)角(mi)/徵(so)羽(la)/宫(do),整个宫调系统为“四声七音”,低音...
在2013年的3月,考古人员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带发现两座残存的隋末唐初砖室墓,墓葬规模不大,他们以为很快就能结束工作。然而,墓中出土的一套十三环金玉蹀躞带,令考古人员大为震惊。因为史书记载,南北朝至隋代,天子革带附十三环。随后出土的刻有“随(隋)故炀帝墓誌”的墓志和两颗男性牙齿证实,墓葬主人是隋炀帝。 隋炀帝墓是方形砖室墓,墓室旁另有一船形砖室墓,里面沉睡着隋炀帝的妻子萧皇后。两座墓葬都...
据香港《文汇报》30日报道,为展示不屈服于IS暴行,由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及迪拜未来博物馆(Museum of the Future)合资组建的数码考古学研究所(IDA),将动用数码影像技术及全球最大3D打印机复制叙利亚贝尔神庙的拱门,并于明年4月世界遗产周期间,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及纽约时代广场公开展出。 -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今年较早前攻占叙利亚古城巴尔米拉后,大肆破坏文物,...
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太原蒙山开化寺佛阁遗址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称蒙山大佛及佛阁是中国北朝时期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大佛高度是世界第二大佛,雕造年代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蒙山开化寺位于太原西南20公里的蒙山,始建于551年(北齐天保二年),与龙山童子寺同时为北齐文宣帝所创建。开化寺分前(下寺)、后(上寺)两院,后院在开化沟内蒙山之阳的山崖旁,建筑高大宏伟,依山势镌刻...
继“湖北枣阳市郭家庙曾国墓地”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年来,郭家庙曾国墓地又有了新的发现。日前,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公布了此次新发现的5大亮点。长江商报特将此整理后呈献给读者。 郭家庙墓地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地处在汉水支流滚河北岸,属于春秋早期(公元前700年左右)曾国贵族墓葬。墓地所在位置正好处于著名的“随枣走廊”的入口处。“随枣走廊”是上古时期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碰撞之地,也是南...
据香港《文汇报》30日报道,为展示不屈服于IS暴行,由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及迪拜未来博物馆(Museum of the Future)合资组建的数码考古学研究所(IDA),将动用数码影像技术及全球最大3D打印机复制叙利亚贝尔神庙的拱门,并于明年4月世界遗产周期间,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及纽约时代广场公开展出。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今年较早前攻占叙利亚古城巴尔米拉后,大肆破坏文物,其中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