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 月12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 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论坛上公布了2015年“六大考古新发现”: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傅宪国介绍,通...
唐定陵周围为什么会有500多座窑址,唐代的工匠又为什么要在砖上印自己的手印?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我省考古人员在“唐代最大规模砖瓦窑场”陕西富平桑园窑址,又新发现了48座窑炉和大量手印砖,其中部分窑炉可能是唐开元年间为修缮遭受火灾的唐定陵需用的砖瓦而开的窑炉。 “唐代最大规模砖瓦窑场” 桑园窑址是迄今已知的唐代规模最大的砖瓦窑场遗址。此前我省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保存完整的窑...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9日通报“2015年枣阳西周郭家庙墓地考古成果”,考古显示墓地盗挖现象从战国晚期就开始了。 郭家庙墓地隶属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汉水北岸。墓地分为郭家庙墓区和曹门湾墓区,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堆积以东周时期墓葬为主。其东距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1公里,西距九连墩战国楚墓葬群1.5公里。 通报显示,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在曹门湾墓区被盗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
本周四(1 月 14 日),奥地利考古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目前欧洲最古老的木制假足植入假体,其历史可追溯至六世纪。此前,相关工作人员在位于奥地利南部翰马贝格 (Hemmaberg) 的一处墓穴中找到了一具失去左脚和脚踝的男性遗骨,并发现其腿根处装有一个铁环和部分木质与皮革残留遗物。 据悉,考古学家在 2013 年就发现了这具曾拥有显赫地位的法兰克人的遗骸,但到目前才慢慢得出有关其足部假肢的“重...
“大唐西市三期佳郡”项目,未经考古勘探和发掘就开工建设,致使商肆、作坊遗迹密集的西市西南部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随着数次城市扩建,特别是近30年来西安市的急剧扩张,唐长安城遗址正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及一栋栋高楼的拔地而起日渐消失。” 在最新一期的《瞭望》杂志上,刊登了张建林和龚国强的署名文章。二人从事隋唐考古多年,此番发文,除了痛陈隋唐长安城日渐消亡的现状,同时呼吁政府能够尽早建立隋唐长安城遗址...
虽然历经盗扰,考古人员2015年度在“三代考古”的重要遗址区——陕西省周原遗址发掘的4座2700年前贵族墓仍收获颇丰,其中青铜铭文似明确指出了“姬生母”的墓主人当为贵族,对于研究周原都邑性聚落的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 周原遗址是周人的主要发祥地。基于对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三家单位组成的周原考古队,于2015年3月至12月对与水网系统有关的池渠...
岷江河道里发现的银锭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对外公布与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有关的“金册、金银赏功币”等一批国家一级重要文物。该批文物公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此次公布的“金册、金银赏功币”等文物,是在2005年至2011年期间,从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段中打捞出水的。2015年12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日公布了2015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河南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入选。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傅国宪介绍,经过3年多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和桥山3处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
中国社科院12日在北京举行一年一度的“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我省兴化、东台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入选。 据考古领队林留根介绍,蒋庄遗址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地发现了随葬琮、璧等高级玉质礼器,是迄今发现墓葬数量最多、最密集的良渚文化墓地。 到目前为止,蒋庄遗址共清理良渚时期墓葬280座、房址8座、灰坑110余座以及水井、灰沟等其它重要遗迹,出土的玉、石、陶、骨器等不同材质遗...
“丹东一号”考古人员在水下工作(2015年10月5日摄) 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布了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分别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市、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傅宪国介绍,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
2015年,中国考古界频频公布重大发现,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辽宁“丹东一号”、安徽“东至人”头骨化石、湖南道县古人类牙齿化石……作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领军人,所长王巍最常面对的就是考古结论和公众期待的矛盾。 “当我们给出一个结论时,如果是‘很有可能’,那就等于‘是’。我们习惯于降一个等级去看现有证据,尽管这可能会浇公众的冷水。”他说,“如果学术不严谨,考古就‘死’了。” “六大”是对中国历史...
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公元前221 年中国政治的统一,得益于之前数个世纪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基于对考古发掘的大量物品材料的考察,包括对大批量新技术生产的高质量物品的分析,探索先秦时期的物质文化所体现的经济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个空前鼎盛期,其盛况在当时的世界上亦罕有匹敌。从经济考古视角观察,聚焦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到公元前3世纪,这是一个崛起的...
近日,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结果揭晓,玉门市博物馆王璞所创作的《玉门历史考古》一书获得三等奖。 据了解,此次共评出奖项308项,其中90%奖项被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单位作者获得,县一级仅有玉门市、西峰区、天祝县、通渭县、庆城县等8个县(市、区)作者获得。《玉门历史考古》也是甘肃省县、市两级文博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社科成果。
最古老茶叶出土,据英国《独立报》1月10日报道,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推出的期刊《科学报告》上发表的研究指出,考古学家近日发现,汉景帝墓所出土的茶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国古代皇室好饮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150年前。 研究指出,科学家们运用质谱分析法检查了附着于叶子表面的微小晶体后,推断出这些叶子的确是茶叶。汉景帝的墓发掘于上世界90年代,但直到现在墓中所发掘的有机物才被科学鉴定为茶叶。随茶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