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记者从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将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届时耗时多年的普陀宗乘之庙修缮工程将竣工。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将在承德市普宁寺广场举行,其中一项重要活动便是普陀宗乘之庙修缮工程竣工,这也是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 ...
安徽泾县日前启动榔桥镇黄田村古建筑群凤子河护岸修复工程,这是继清代修缮之后170多年来的再次大修,整个工程投资417万元。这也是文化部确定的安徽黄田村古建筑群文物保护维修样板二期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 凤子河整个河床由石块垫底,两岸护岸由石块砌筑,南岸青山连绵,北岸青砖黛瓦,古树新林依偎河旁。2009年,该景观荣获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称号。据悉,这次凤子河护岸修复工程是黄田村古建筑群保护...
作为省级文保单位,巢湖李家大院何时“枯木逢春”的报道见报后,引发公众对合肥文保单位维保现状的关注。实际上,面临这种困境的远不止李家大院。 连日来,记者兵分多路,对合肥全市私有文保单位维修现状进行了调查。维保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宗族捐资,但更多时候“吃不饱”。 家族人自己筹资 李氏宗祠逐渐得以修缮 肥东李氏宗祠,因是清末名臣李鸿章出生地而被众人熟知。这座占...
为迎接“首届艾青诗歌节(中国·金东)”开幕,昨天下午,在万达广场,几位中国诗歌界的大咖,上演了一场快闪诗朗诵。在音乐声中,著名诗人度母洛妃等人,吟唱了艾青的诗。另外,位于金东区村镇畈田蒋村的艾青故居,经过修缮后日前已重新对外开放。修缮后,故居里面收藏了很多珍贵的艾青诗集,还有艾青老友和亲戚们珍藏了多年的老照片。 艾青故居坐北朝南,是五开两厢楼屋,沿中轴线依次有天井,东、西厢房,正房,甬道...
从2014年起,广州市每年安排6000万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文物修缮、考古、勘探等项目,但这笔资金却花不完,其中文物修缮的资金执行率2014年仅为20%左右,而去年更是低至仅15%左右。 昨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率队视察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在座谈时多名代表关注到文物保护资金“花不出去”的问题。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回应,计划修订《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
涵虚牌楼表面的油饰彩画黯淡无光,并出现剥落 “涵虚”匾额下方的龙门枋上出现裂缝 记者昨天从颐和园管理处获悉,备受关注的颐和园“涵虚”牌楼修缮工程将于下半年启动,力争年内修缮完成。修缮工程主要对涵虚牌楼大木构件进行加固修缮,同时对其屋面、斗拱、木装修、望柱、油饰彩画等部位的残损进行相应的一般性修缮。整体修缮工程尽可能“不改变文物原状”。 涵虚牌楼耸立在东宫门外,它是颐和...
作为省级文保单位,巢湖李家大院何时“枯木逢春”的报道见报后,引发公众对合肥文保单位维保现状的关注(本报2016年5月17日A5版报道)。实际上,面临这种困境的远不止李家大院。 连日来,合肥晚报、合肥都市网记者兵分多路,对全市私有文保单位维修现状进行了调查。维保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宗族捐资,但更多时候“吃不饱”。 家族人自己筹资 李氏宗祠逐渐得以修缮 肥东...
昨天,记者从北海公园获悉,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西天梵境”正在修缮。整个修缮将于今年12月底竣工,后续将邀请专家进行研讨,完成展览筹备后向游客开放。 “西天梵境”又名大西天,坐落于北海公园北岸,东邻静心斋,西与大圆镜智宝殿相依,南与琼华岛隔海贯成一线,是北海公园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明代时为经厂,又名西天禅林喇嘛庙。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扩建后改为现名。修缮工程去年9月开工,范围包括前...
16日,在南京老城南市井气息浓郁的堂子街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太平天国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太平天国王府壁画遗址的所在地,这里从发现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64年,这批历经150年的中国传统艺术佳作,终得完整现身人前。 走进艺术馆,修缮后的太平天国王府遗址,宛如一处小巧精致的江南庭院,参观者几乎难以想象数十年来,一批珍贵的国宝级文物藏身于市井之间的几座老旧危房。 据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
11日,国家文物局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和长城保护的有关情况。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承德市举办。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5月18日,内蒙古主会场将围绕主题举办活动。 今年是《长城保护条例》颁布10周年,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介绍说,通过过去10年的工作...
“姜山镇周韩村一栋有32间走马楼的大屋因年久失修,又遭逢连日阴雨,破旧的大门濒临倒塌。这栋房屋已被评为宁波市历史保护建筑,如果不及时维修,说不定哪天就塌了。”昨天上午,读者周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报料道。 门楼破损隐患严重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周韩村。现年74岁的村民董瑞明告诉记者,周韩村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村子里还保留着大片明清时期的建筑。走在村子里,到处可以看到青砖石板的老...
前晚,河源市“国宝级”文物——龟峰塔的亮化工程修缮竣工并于当晚启动亮灯仪式,经过3个月修葺一新的龟峰塔于昨日正式对外开放。 矗立于河源市区东江与新丰江交汇处的龟峰塔,是河源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此塔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是河源市唯一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东省公历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楼阁式砖塔,历来被列为“河源八景”之首,享有“东江第一塔”的美誉。 据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介绍,因龟...
日前,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嵊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仁村建筑群——文园台门和当典台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乐钱氏大新屋(一期)、金庭王羲之墓——墓亭及墓道坊修缮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这四处修缮工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维修中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最低干预原则、可逆原则,最大程度保存了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顺利完成了修缮工程。专家组通过实地踏看、翻阅工程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四处工程进行了...
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皇家祭坛。从1998年12月天坛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算起,已经过去了18年,目前距离我们向国际承诺收回被占坛域、实现完整天坛的最后期限仅剩14年时间。 2015年11月6日,经过两年大修和精心准备,天坛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对游客开放,这是该建筑群30年来首次全面开放。从1995年天坛修缮外坛墙开始,天坛完成祈年殿、圜丘、皇穹宇建筑群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