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随着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划草案的公示以及西堤路骑楼试点修缮项目的启动,市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历史文物保护的问题上。集中部署历史文物修缮工作,既符合全国当前趋势,也符合汕头这座城市当前的实际情况。 在汕头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提出,汕头将开展“六个十”工程,其中包括十处历史文物的修缮工作,在这次由政府主导的修缮工作中,未定级的文物也被纳入修缮范围,引发媒体关注。9月22日,南...
近日,一条“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这样的修葺还不如不修,感觉就是破坏。修缮的长城为何引发网友吐槽?修缮是否符合规定?长城修缮应注意哪些问题?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赶赴事发地辽宁绥中,了解这段长城的“相貌”和维修过程。 网友:修缮“比破坏还可怕” 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有一段长城的城墙顶面经过修缮后,被一层灰色物质覆盖,原有的方砖和条石没有显露。发...
工程技术人员正在绘制明中都宫殿中轴线剖面图 作为安徽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大遗址公园之一,总面积382.30公顷、总投资约12.7亿元的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已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明中都皇故城南城墙西段、西城墙抢救性修缮,以及东华门地基发掘清理工程(一、二期)。 明中都皇故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规模之大、规制之盛、布局之妙、工艺水平之高,实冠天下”,是营建...
一副苦守古刹修壁画的“出世”姿态,令一个容貌姣好的女孩蹿红网络,江湖人称“考古界的颜值担当”。然而,剧情反转快得就像龙卷风,网红不过数日,女孩就遭到质疑——其文物修复方法是否科学,水平是否达标,资质是否具备?一时间,修文物变毁文物,女孩删掉旧照片,不再回应。 从微博的“画风”中不难看出,炒作女孩的嫌疑应该是存在的,但网友来势汹汹的指谪有些刻薄。就算女孩堂而皇之地公开发布了这些不得要领的文...
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的小河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被誉为“最美野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日,网友魏永贤发帖说,“小河口长城被人用砂浆抹平了,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网友“馨馨叶”参观后在微博上留言说:“看到修整后的一段,感觉就是破坏”。(9月22日中国广播网) ...
2015年10月12日,辽宁绥中,“最美野长城”在修缮后被“抹平”。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被民间称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在修缮后被“抹平”,完全看不出长城的样子,变成一堵蜿蜒的“白灰墙”。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对北京青年报记者称,他们是在用白灰“对长城进行修葺”,该修缮项目每一步都经过审批,“合理合法”。长城专家表示,看到小河口长城被修得“面目全非”很心痛,但...
绥中县小河口长城部分城墙顶面被抹平 ■读者 魏永贤 供图 昨日,一条“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700年历史的国宝面目全非”的帖子出现在网上,引发关注。 记者了解到,帖子中提及的长城位于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被驴友们誉为“最美野长城”。当地摄影爱好者刘先生长期拍摄小河口长城,他说,这次被上网的长城是2014年修缮的,他担心以后也沿用这种工艺。 针对网友的质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相关负...
位于辽宁绥中县小河口的长城简直被毁了!有网友爆料,这段“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 公开资料显示,小河口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坐落在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由于雄踞于险峻的山岭,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 现在,古长城被弄成惨不忍睹的小马路,文物价值被大大损害。这哪是修缮,分明是自毁长城。对于这种行为,必须追问清楚,绝...
9月20日是《长城保护条例》颁布10周年的日子,当天,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办了长城公开课,面向青少年普及文化遗产知识。然而就在同一天,一条“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700年历史的国宝面目全非”的帖子出现在网上。 帖子中提及的这段野长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帖子中的照片显示,这段长城已经被抹平,残缺的垛口墙完全看不到了。对于网友的疑问,绥中县文物局相关人士表达了两个意思,...
在汕头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提出,汕头将开展“六个十”工程,其中包括十处历史文物的修缮工作。历史文物的集中修缮在市委全会上被专门提出,这在汕头尚属首次。 汕头的历史文物保护尤其是以小公园开埠区的保护一直广受关注。随着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划草案的公示以及西堤路骑楼试点修缮项目的启动,市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历史文物保护的问题上。 留住历史根脉,就是在传承和塑造文明。在...
近日,网友爆料,在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有700年历史的“最美野长城”遭砂浆抹平的粗暴修缮。当地文保部门回应称,此次长城修缮工程的申报由省和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工程合乎相关规定。长城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尚无长城保护修缮标准,建议尽快完善相关立法。 》爆料 700年野长城遭砂浆抹平 近日,连续15年拍摄“最美野长城”的一位摄影者发现,几段小河口长城遭砂浆抹平,“原本...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宅与祠之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最近进行考古勘探,弄清了故居建筑原状,并发掘出宋代陶水管和明清铭文砖等遗物,为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提供坚实的勘测基础。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鼓西街道文北路的林则徐故居。在故居“七十二峰楼”后,记者看到,已消失的主落门头房及一进、二进(局部)的空地上,考古发掘的探沟已经大部分覆土。但现场还裸露着考古清理出的陶水管、石砌暗沟等遗迹。 林...
9月10日,山西省朔州市,“世界最古老木塔”应县木塔第二、三层正在紧张修缮中,塔内只有第一层对外开放。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961年,应县木塔被列为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县木塔高67.31米,全部架构均由卯榫咬合而成,没有一颗铁钉,承重数千吨而不下沉,堪称奇迹。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受结构变化、战乱及年代久远等因素影响,塔身严重倾斜。
我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茭塘东文武庙修缮工程通过验收 日前,我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茭塘东文武庙修缮工程由区文物办组织专家验收合格。 当天下午,区文物办组织广州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强禄、原南越王墓博物馆副馆长陈伟汉、百越监理公司工程师侯丰等三位专家,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文物管理责任人茭塘东村委有关负责人共20人开展我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茭塘东文武庙修缮工程项目成果验收工作。 茭...
故居发掘出的明清铭文砖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宅与祠之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最近进行考古勘探,弄清了故居建筑原状,并发掘出宋代陶水管和明清铭文砖等遗物,为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提供坚实的勘测基础。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鼓西街道文北路的林则徐故居。在故居“七十二峰楼”后,记者看到,已消失的主落门头房及一进、二进(局部)的空地上,考古发掘的探沟已经大部分覆土。但现场还裸露着考古清理出的陶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