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山西地区元代壁画墓,从墓葬形制、壁画布局和题材、随葬品等方面进行了考古学的观察和探讨。山西地区元代壁画墓常见长方形或方形砖石墓,壁画题材主要有墓主人并坐图、日常生活图、孝行故事图、宗教题材图、宇宙星辰图、题榜类等。山西地区的元墓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从侧面反映出了元代山西社会主流文化——蒙汉文化的交流融合。 【关键词】元代;壁画墓;考古学 【来源】《史志学刊》2015年第3...
日前,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接受郑州全媒体记者采访,回顾“十二五”期间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畅谈“十三五”工作谋划。 遗产保护惠及民生 5年来,市文物局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全力推进世界遗产申报和研究展示。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市世界遗产工作取得零突破。2013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作为该项目重要节点入列。...
作为古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地,坐落于新疆霍城县的阿力玛里故城曾经街道繁华、建筑林立,被誉为“中亚乐园”。然而,故城的建筑遗址却迟迟难觅。借助科技手段,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近期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在近日举行的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保平表示,考古工作者通过卫星多光谱遥感探测技术,对遗址区进行了密度、湿度、温度和磁性探测,逐步探明了遗址的具体位置、...
文献记载商鞅变法在秦都栎阳,但栎阳究竟在哪里?记者昨日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队在秦汉栎阳城遗址内首次发现了清晰的“栎阳”陶文,这是“栎阳”地名第一次在遗址内出现。 主持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说:“2015年在前期考古勘探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栎阳城三号古城、栎阳城二号古城路网、栎阳城北大型沟渠的勘探工作。通过细致的考古工作,不仅可基本确认栎阳三号古城就是‘商鞅变...
安徽阜南县台家寺遗址紧临润河,属商周时期,距今3100年至3500年。1957年在遗址旁的润河河道中曾出土国宝级文物青铜龙虎尊等商代青铜器共8件,2012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和201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发掘,发掘的遗址年代涵盖龙山时期,商代,西周至春秋,遗址遗物主体为商时期,包含高等级建筑群、青铜铸造遗址及灰坑多处。 考古现场图片 考...
考古人员在巫山大宁河畔最新考古发掘的西汉墓葬群一隅 东晋女贵族古墓中发现的刻有“皇建平巫”字样的铭文拓片 巫山西汉家族墓葬群中出土的“九连灶” ●你知道东晋时的巫山属于哪个郡? ●汉代的巫山用什么器皿制盐? ●唐代的酒壶又长啥样? 日前,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巫山县早阳旅游新城(江东组团)一期文物保护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考古人员重点勘探的2000余平方米中,共发掘22座跨越各时代的...
“我们在楼兰地区南部发现的这枚铜制官印是百余年楼兰科考历史中首次发现的印章实物,进一步完善了西域长史职官制度体系,为学术界研究魏晋时期西域职官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在刚刚举行的新疆考古与历史文化宣传研讨会上公布了他们的发现。 据田小红介绍,这是他们2015年在做古楼兰交通与古代人类村落遗址调查时的意外发现,当时这枚官印就静静地摆放在楼兰古城南部的一个台地的地表,周围没...
历史上,中国大陆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深远,近邻韩国和日本至今仍有保留。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光州伏龙洞1世纪前叶的坟墓中出土大量2000年前中国铜钱。韩“东北亚支石墓研究所”称,这50多枚在道路扩建时发现的铜钱系王莽新朝时期铜钱货泉。 这是韩首次在坟墓中发现货泉。韩国过去发现的货泉总共19枚,每次主要在贝壳堆中发现1到2枚。
昨日,辽宁省考古所在2015年度辽宁省考古业务汇报会上,公布了2015年度的考古新发现。 “丹东一号”基本确定为“致远”舰 “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开始于2013年。2015年8月至10月,相关部门发掘发现120多件文物,同时,沉船舰体两侧均有发现“致远舰”采用过的方形舷窗,左舷3个,右舷1个,并在左舷前部发现两个带“致远”篆书的瓷盘。据此,“丹东一号”基本确定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 康平...
上周日(1 月 17 日),专家透露两座著名埃及金字塔中的重要新发现有助于推动查清该古代标志性历史遗迹中是否含有密室。在过去的三个月中,一支来自埃及、法国、加拿大及日本的研究人员团队已经使用热成像摄影机扫描了四座金字塔,以查看其中是否包含未知的结构或空洞。图为 2016 年 1 月 17 日,埃及古物部部长麦穆杜哈·阿尔达玛蒂(Mamduh al-Damati,中)和巴黎文物保护与创新中心 (He...
2016年1月16日,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发展暨长江流域矿冶考古联盟第一次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江苏、广西等多个省市冶金考古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我所高成林、莫林恒、肖亚在郭伟民所长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专家学者们对自己多年的冶金考古工作成果进行了交流与共享。李延祥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铜矿冶遗址调查与研究成果,陈树祥老师与大家分享了铜...
当今医学界广泛使用的麻黄草,早在3800年前,位于新疆的罗布泊地区的居民就已广泛使用。中科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授杨益民日前对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干尸头发进行分析后,发现里面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元素,证明当时的居民就已食用麻黄。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最低处,海拔约780米,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 杨益民说,罗布泊地区早期的居民长期在风沙环境中生存,易患呼吸系统疾病,而麻黄...
山东省文物局计划于2016年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及半岛文化区进行近海水下遗址和文物探明,保护沿海建筑,修复制盐遗址的工作,继续构建“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与南京、泉州、福州、广州等其他城市联合,助推“海上丝绸之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 记者15日在山东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的水下考古工作涉及山东烟台、青岛、威海、长岛、蓬莱、龙口、日照、石岛等多地,廊道规划建设工作已...
一年一度的湖南省考古汇报会近日在长沙召开,会议梳理总结了2015年湖南省考古工作成果和经验。 据介绍,2015年,湖南省土司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考古发掘和文物本体保护工程的永顺老司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获评“第二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5年12月对酉水中游河谷王村——会溪坪段开展了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初步摸清了溪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