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乍看起来,宁静的中国城镇安仁并没有什么可看的。但拐过街角,一切变得不同。在一条长长的马路的末端,坐落着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只有一个词语能够定义安仁——博物馆。 十年前,安仁同中国各地那些古镇没有什么两样,拥有丰富的历史,但却被遗忘。距离成都仅1个小时车程的安仁镇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朝,由于缺少工业,本应是个闭塞的地方。但这里却出了个刘文彩,正是他的遗产使得安仁镇重生为历史旅游景点。 刘...
11月13日下午,香港中国国情研习促进会暨香港青年关爱协会主席洪伟成,向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捐赠香港历史警徽一套,捐赠仪式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举行。 据介绍,此套徽章由洪伟成先生珍藏,为1844年到1997年从警员到警务处长所佩戴,职级完整,共计15枚。洪伟成此前参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时,发现馆内保存香港回归之前的警徽并不完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香港历史,他决定将自己珍藏的香港历史警徽捐赠予中英街历...
爱国侨领陈嘉庚 日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在北京落成,这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展示我国移民(微博)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国”字号博物馆。从倡议兴建到最终落成,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历时逾半世纪,馆藏万余件。漫步其中,一部近千年来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这里,浓缩着华人在海外艰苦打拼、“扎根发芽”的奋斗历程,更凝聚着千万游子对祖国故乡最殷切的桑梓情、最真挚的爱国心...
11月5日,村民代表参观昌平区北店村史博物馆。展品包括老账本、古邮票等,展示北店村四百年的历史。新京报实习生彭子洋摄 近日,有着400年历史的昌平区北店村建起自己的村史博物馆,纪念章、老瓷罐、旧农具等200余老物件搭建起“时光隧道”,展示着北店村的前世今生。在这里,每位村民还可以找到拆迁前自家老房子的照片。 展出旧房契老账本 村史博物馆位于回龙观北店嘉园社区内,推门进入,左...
中国首家国家级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近日在北京建设完工并举行落成典礼。截至目前,该博物馆收集了海内外侨界逾5000位捐赠者的14000多件藏品,收到捐款4000多万元。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由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于1960年捐款50万元人民币倡议兴建,今年正值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择此时开馆亦是为了纪念和告慰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侨界先贤们。
昨天,坐落于东直门北小街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珍贵的藏品、丰富的图片、栩栩如生的蜡像……博物馆为公众了解华侨华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全面展示我国移民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国”字号博物馆。由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于1960年捐款50万元倡议兴建。博物馆主体建筑为地下2层、地上3层,总建筑面积12765平方米。博物馆从2005年开始收集...
美国华裔科学家李焕关于流体体学研究与汉斯·爱因斯坦合作论文的原始资料陶煌蟒摄 “在华侨奋斗的历史中,不仅有血泪,更有自豪、骄傲与奉献,我来的任务就是为各家的珍藏找到一个好归宿。”19日,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作家招思虹在京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即将于21日正式开馆,招思虹及其读者团队、个人日前受邀携41件反映海外华侨华人各历史时期的文献文物抵达北京,为中...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国家文物局离休干部(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胡志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胡志学同志1921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新县。青少年时期受革命进步思想影响,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新四军四支队留守处宣传队员、陂安南县优抗股长、长堰乡区委...
当年来美国的移民查站。(美国《星岛日报》)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由纽约美国历史博物馆主办的“美籍华人:排斥/包容”(ChineseAmerican:Exclusion/Inclusion)大型展览,探索中美之间历时几世纪的相互关系的巡展。 展览以第一艘从美国开往中国的商船“中国皇后号”为开端。1784年,在英国人撤离美国海岸的短短几个月后,“中国皇后号”纽约启程往广州。船上载满...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坐落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柳条湖立交桥北侧,距离事变发生地不足1公里。建馆至今,这里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2000万人次。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于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 博物馆门前,灰褐色的残历碑悄然伫立,1931年9月18日,这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和累累弹痕、森森白骨一起刻进了巨石里,也刻在每个中国...
侵华日军写回国内的明信片。徐杨祎摄 国家一级文物《日独战役写真贴》。徐杨祎摄 17日,经过数位专家的鉴定,位于四川的建川博物馆新增12件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反映1914年日德青岛战役的《日独战役写真贴》、“滇缅公路工务局人事档案卡片”、“美国援华空军C87运输机残骸”等。 此外,本次鉴定还评出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37件。据悉,参加此次鉴定的专家包括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
齐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牺尊”(照片来源:齐国历史博物馆) 临淄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自姜太公封齐建国至秦并六国,临淄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齐国故都长达800多年。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齐威王、齐宣王、孙膑、田忌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明君贤臣,都曾在这里建功立业、各展才华。 9月15日,“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采访团抵达临淄,采访了坐落在齐国故城遗址...
9月11日,“艺苑撷英,翰墨传情”中吉文化交流——中国书画展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吉尔吉斯斯坦年轻人用自拍等独特的方式为中国书画家作品点赞。书画展展出了国内三名书画家王明亮、陈聿东、李少君的40幅作品。
9月5日至8日,台湾历史博物馆学者刘维瑛、黄裕元来辽宁沈阳进行文化交流。台湾学者此次来沈,是为了解在沈台胞在新、旧两个时代在东北、沈阳的生活经历,并搜集相关的老照片和资料。 在市台联协调下,台湾学者同沈阳市部分台胞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沈阳市台联副会长廖艳芳主持。台胞们回顾了祖辈、父辈们为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背井离乡到大陆求生存求发展的经历,还展示了珍贵的家庭照片,台盟沈阳市委副主委吴利薇也...
解放前,老潍县人如何耕地播种,如何建房子……这些场景在奎文区大虞街道刘家庄村村民刘庭瑞的手里得以再现。今年73岁的刘庭瑞,历时一年多,用木头、泡沫等材料制作了人物、农具模型,建了一个“老潍县历史博物馆”,还原了解放前老潍县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令人叹为观止。 从农忙到农闲,场景一一再现 9月1日,记者来到刘庭瑞的家中,参观了他的工作室——他家一间带阳台的卧室。 工作室的东侧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