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0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石家庄市150余位市民及学生组成的观摩团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北赵州桥近距离观摩文保人员对一千年前的赵州桥栏板修复,零距离接触和感受文物资源的宝贵。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建于隋代,是当今现存年代最久、跨径最大、建造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科学水平极高、艺术形象极美,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活动诚邀15...
10日,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内的河南古代壁画馆一层大厅内,“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古代壁画修复成果展”开展,一批近年修复的古代精美壁画和彩绘砖雕亮相,吸引了许多游客。 1、本次展出的壁画和彩绘砖雕有近100平方米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我省壁画资源丰富,尤其是洛阳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壁画,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许多典型的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2011年11月,洛...
今年是长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30年,也是我国实施长城保护工程逾10年。由国家文物局和京津冀三地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共同主办的“长城保护维修理念与实践论坛”,今天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举行。 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长城保护维修山海关共识》,“长城保护以现状保护为主要任务,长城维修以加固文物本体、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以维护真实性、完整性和历史风...
5月23日,商丘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新乡市博物馆进行最后一批已修复完成文物的交接。商丘市博物馆副馆长何艳华、副馆长刘芳一行5人来到该馆,该馆正馆级干部王丽娟、文保中心主任杨新建等领导陪同。 近期,新乡市博物馆文保中心修复完成商丘市博物馆委托修复的最后一批文物。这批文物共4件,1件青铜簠、1件带盖青铜罍和2件春秋时期的带盖鼎。文物修复前扭曲变形严重,破损碎片多,矿化腐蚀程度深,修复起来较为困难...
办人函〔2017〕7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相关专业人员壁画保护修复技术水平,我局委托敦煌研究院举办“壁画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7年7月2日-7月26日,7月2日报到,7月26日疏散。...
5月25日,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南昌汉代海昏侯墓文物保护工作进展顺利,百余件青铜器已修复完成,出土竹简加固完成,正在等待文字释读。 记者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青铜器修复实验室看到,一批已修复完成的青铜器正在等待移送文物库房。青铜器整形修复专家、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仲陶说,文保工作者主要通过整形、焊接、着色等工序,使青铜器文物达到展陈效果。目前,已完全修复的青铜器为80多件,仍有2...
修复文物,重在修其神与形;从事文物修复的人,则首先要修养对文物的敬爱之心。 有媒体报道,安徽凤阳明中都古城修复中存在野蛮施工。“工人的维修方式是用电钻把完好的旧砖一块块起掉,换上新砖。”如此,哪里是修,分明是毁呀! 文物的价值,在于其历史信息;文物修复者面对的,不是一般的“物”,而是有“文”有生命有灵魂的历史遗产。面对需要修复的文物,就如医生面对要医治的人一样。如果哪个医生把患者的完好...
23日,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青铜器、漆器和竹简的相关修复和研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目前已有100多件青铜器修复完成,这些青铜器包括编钟、博山炉、连枝灯、铜鼎、铜壶等,在完成修复工作以后,这些青铜器将补充进省博物馆的“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中,与广大市民见面。 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漆木器当中,竹简是最为核心的文物之一。记者在...
办人函〔2017〕6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相关高等院校,各直属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7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人社厅发〔2017〕36号),我局申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新材料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研究与利用研修班(有机类)”研修项目获准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办人函〔2017〕622号 有关高等职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46号)(见附件1)和《教育部行指委办公室关于〈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教行指委办函〔2017〕5号)要求,文物保护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国家文物局牵头组建和管理)受教育部委托,开展《文物修...
目前,中国的博物馆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在越建越好的国家博物馆与省级博物馆之外,一些著名的大学、有条件的社区,甚至是个人,也开始建设自己的博物馆。博物馆事业正在成为我们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成为人们学习历史、领略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文苑副刊约请几位长期在博物馆领域工作的专家学者介绍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以飨读者。 ——编 者 激发内心的创造力 杭 侃...
日前,展示多件数百年历史的民间旧家具的艺术生活博物馆在广州一家商场落成。令人震撼的是,拯救这些旧家具的是一位美国艺术家哈维及其中国妻子小波,30年间,他们倾尽家产坚持收购旧家具并进行维修,数量多达数千件。夫妻俩还决定在中国开设10家私人博物馆。 夫妻俩沉迷修复古家具 昨日,记者在太阳新天地的一家艺术生活博物馆看到,近500平方米收纳了数百件古家具,包括历尽历史和沧桑的运城大柜、长安大柜...
这是停工前工人在明中都皇故城遗址修缮古城墙。 IC供图 15日下午,曾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等畅销书作家张宏杰在其个人微博发帖称,他近日在安徽凤阳旅游时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故城城墙的一处修缮工地中,有工人用电钻将旧砖起掉,换上新砖,并在微博上发布了相关视频。还有工人告诉张宏杰,有刻字的砖几千元一块。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15日晚表示,涉事工地已暂时停工,国家文物局已注意到有关情...
“匠”是一门生活的手艺,而“匠人”则是拥有这门手艺的人。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昨天,记者走进临淄齐文化博物馆,用相机记录了两位文物修复师的工作状态。 齐炳学和王昭经常在一块交流,新老观点的碰撞为修复好文物提供了保障。 69岁的齐炳学是临淄齐文化博物馆的一名文物修复师。他从1965年跟着师傅学习古城钻探工作,并喜欢上了修复文物的行当。做文物修复工作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有...
5月16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的共同见证下,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与缅甸驻华大使吴帝林翁分别代表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缅甸宗教事务与文化部,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和缅甸联邦共和国宗教事务与文化部关于开展缅甸蒲甘古迹震后修复保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此次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恰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是中缅两国在文物交流合作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