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深入挖掘和展示海西州民间文化资源,促进非遗项目和海西藏族民歌(拉伊)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打造海西民歌(拉伊)品牌,推动我州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海西州“非遗·民族团结杯”藏族民歌(拉伊)大赛暨青海广播电视台第五届藏族民歌(拉伊)大赛海西选拔赛即将开赛。 此次大赛,以“传承民间非遗、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来自格尔木市、都兰县、天峻县的100多名喜爱藏族情歌歌手将参加比赛。比赛现场专门邀请传唱“拉伊...
日前,湖北省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利川竹琴、利川髹漆技艺、木雕(牟利忠木雕)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至此,该市省级非遗增至6个。 近年来,利川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和申报力度,立卷建档的非遗资料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等10大类48项20500余件,先后三次公布肉连响、利川灯歌、利川小曲等利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9项,公布吴修富等代表性传承人34人。 同...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各种文化形式发展的基础,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得以珍视、保护、传承。复州皮影戏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介休的琉璃,自古以来就特别有名,沈阳故宫的好多琉璃都出自介休匠人之手,现在介休后土庙更是山西琉璃艺术的博物馆。”近日,介休唐源古建的创始人刘开宝激动地说。 3月24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摄制组,对介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烧制工艺进行了为期5天的拍摄,刘开宝是晋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到他这一辈已经传承了四代。编导伍杨伟楠说:“刘老师对于琉璃的痴迷让人很敬佩,要让全国...
2016年3月26日,"启航·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交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隆重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世界青少年文化教育协会的相关领导,国家非遗传承人代表,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印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宋涛主任、Brand USA美国旅游推广局中国区总监李彦珺女士等一百多位文化、教育界相关单位嘉宾和数十家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启动仪式。 ...
3月25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获悉,呼和浩特市评审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市级139名。 据悉,截至2015年底呼和浩特市共申报文物保护项目49项,建成国有博物馆9家,民办博物馆23家,行业博物馆6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8家,自治区级文保单位61家,市级文保单位64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67项、自治区级42项、国家级5项。在市区及9个旗县区建起了12个基层非遗传习...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指导、支持的“东方乾门、永新华韵、中广核合作签约仪式”新闻发布会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上启动了“汉可达文化产权交易中心·e飞蚁”上线仪式。 文化产业是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宏观战略之一,激发文化产业潜能,通过跨界异业合作,带动不同领域、行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文化产业领域关注的课题之一。东方乾门、永新华韵、中广核的三方合作,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
近日,《昭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选》出版发行。该书收集了昭平县获得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黄姚豆豉加工技艺》等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木偶戏》等6个,还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0多个。 该书的出版发行将为保护和宣传昭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很好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3月26日,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教授被聘为非遗院院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被聘为非遗院的副院长。 据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以协同创新方式创建的又一个高水平科研协同创新平台。研究院成立后,将联合...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印记,传承着本地的精神,凝练着本地的内涵,构成了一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回忆。晋中的地域文化形式丰富并具有鲜明的特色,如晋剧婉转绵长、晋中秧歌诙谐幽默、左权民歌亲切自然等,她们使誉满华夏的晋商故里更具丰厚的文化底蕴。晋中市艺术学校作为我市唯一一所艺术中专学校,以文化自觉传承民族文化,发挥人才优势,主动担当传承地域文化的重任。几年来,一年一个新项目,一年一个新台阶,在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泰山以其壮美伟岸、稳健厚重的身姿,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展示着古老中华文明包容天下的雍容气度和稳重刚毅的雄健风范。泰山文化历经五千年不断积淀,成为齐鲁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泰山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境内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徂徕山、齐长城、莲花山、东平水浒等文化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从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获悉,为扎实做好“旅游富市”文章,培育旅游演艺新项目,我市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工作。 今年,我市将在旅游旺季推出“日照旅游演出季”活动,为旅游富市工作提供文化支持。扶持花仙子生态休闲园区、莒州文街等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和园区发展壮大,丰富日照特色文化元素。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工作,鼓励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走进景区进行展演、展示,让外地游客在欣赏日照...
白族扎染,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理白族地区的扎染,使用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以苍山上生长的板蓝根、艾蒿、蓼蓝等天然植物制成蓝靛溶液。制作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 制作时,将设计好的花样纹式刷到白布上,再按纹样将白布捏成小鬏,用线缚上或缝上,再浸入染缸里反复浸染。每浸一次颜色深一层,所谓“青出于蓝”,浸染到需要的程度后,取出晾干,拆去缬结,便呈现蓝底白花...
保定易县文化体育局透露,该县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保定市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申报成功数量居各县(区)首位。 据介绍,此次新增的13个项目包括满族菜肴烹饪技艺、青砖瓦烧制技艺、古建筑彩绘技艺、南庄村南乐会等1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哈哈腔、形意拳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内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6个非遗类别。 截至目前,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有21个...
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3月22日至4月15日,“天工开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精品邀请展”将在上海滩大美术馆(上海中山南路1218号)举办。本次展览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上海穆益林帛画艺术馆、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旨在以市场化、专业化、精品化的要求遴选全国非遗工艺类项目精品呈献给社会公众,提升以“手作”为核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