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丝绸传承人、裕红祥丝绸文化馆馆长毕旭东为学生们展示土法缫丝。 6月8日,“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大型展览活动在神道口中学举行,9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校园,通过展示、互动等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日,“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来到威海市神道口中学,本次展览展示内容丰富,有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威海市馆藏精品文物展等3项图文...
今天上午,为期一周的“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暨第四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在新疆吐鲁番博物馆启动。 伴着热闹的吐鲁番麦丽丝麦西来甫,“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暨第四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拉开帷幕。活动中,吐鲁番市民和游客既欣赏到了吐鲁番本地的鼓吹乐演奏、现代那孜库姆,同时也领略了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瑰宝。 ...
6月9日,一场别具特色的端午祭祀典礼在南宁江南水街举行。古乐声中,多位身着汉服的祭祀人员吟诵《离骚》选段,依照古礼进行传统祭祀仪式,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该活动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水街传承展示中心等承办。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增进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体悟,活动现场还有尝沐兰汤、点朱砂、做香包、斗彩蛋等多种传统习俗体验。百人包粽子大赛更是让...
香包:充满童年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湖南省通过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27日上午,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表决,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今后,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有法可依。 实施办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运用科...
6月5日,“首届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西安新世界百货拉开帷幕。本届非遗周通过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据悉,此次活动由西部网等主办,西安新世界百货承办。 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旨在深层挖掘陕西古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立足当代进行区域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从而使陕西新的文化成果更具本地特色,实现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今年的6月11号,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将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当代生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表示,今年文化遗产日,将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强调非遗保护融入当代人生活的导向,促进传统工艺的转化应用。 马盛德表示,传统工艺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文化价值...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寿光的“寿光蔬菜生产习俗”入选。截至目前,寿光市已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3项,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4项。 据了解,“寿光蔬菜生产习俗”是寿光当地民众在蔬菜培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习俗和经验总结,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延续,约定俗成的一种深具特色的地方...
走近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炕头” 热炕头旁的灶台 热炕头上纳鞋底 还能体会到“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所蕴含的温情吗?还能回忆起热炕头那浓浓的、自然的泥土味道吗?还记得母亲在烛光下纳鞋底的情景吗?还记得守候在炕边的“灶王爷”吗?还记得一家人围在灶边吃热腾腾的过年饺子吗? 一幕幕的场景,时过境迁,老辈人生活方式已逐步被现代工艺所代替,古老的 “土炕...
古老的织布机 传统工艺制作老粗布 手工纺线 “娘花种,灰里拌,种到地里锄八遍。棉花叶子像把伞,长的桃子圆又圆,开的棉花似白莲。左手拾来右手填,填的包袱满又圆。拿过担子往家担,到了弓房弹一弹。拿过砖来搓布绩,搓的布绩两头尖。纺的穗子尖又圆,拿过籰子缠一缠。牵机的娘娘两头走,刷机的娘娘站里头。织成了布,换成了钱,量来小米做干饭,小日子过得挺舒坦。” 这段活泼俏皮...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6日上午,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南昌市光明学校,通过展览、体验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赣江流域非遗文化的魅力。 赣发绣、豫章绣、刻瓷、泥塑、胎毛笔、瓦罐汤……吸引了众多同学驻足参观。 在豫章绣展示台前,第八代传承人于正莲正向孩子们介绍刺绣技艺,自幼随母学习刺绣的她,继承了母亲的精湛技艺,并创新发扬了豫章绣的传统技法。于正莲告诉...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财政厅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内蒙古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列入部门预算。自治区财政厅日前下达 2016年度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254万元,支持全区508名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其中国家级37人,自治区级471人。 据了解,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体现内蒙古对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激发全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更好地开展传承工作,参照财政部...
为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网上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请于2016年7月8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联系方式: 1、信函请寄至:四川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政法处邮编:610016 2、传真:028-86604421 3、电子邮箱:scfzbzfc@163.com 附件:《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绒花制作出的成品展示 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南京市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俗称“九十九间半”。这一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私人民宅,如今也是南京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在甘熙宅第深处,有一间绒花坊,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树宪每天在这里从事绒花制作,向人们展示南京制作绒花的传统手艺。 据介绍,绒花制作需经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近十道工序。赵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