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山东淄博黄土崖遗址发掘出一座绘有龙、凤以及人物肖像等彩绘壁画内容的明代古墓,这一发现在山东省内较为罕见。 据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执行领队王子孟介绍,墓内壁画图案以龙、凤、荷莲为主,此外还有一男两女三幅人物像。考古队从墓穴中的钱币等陪葬品和壁画云纹判定,该墓穴主人大概生活在明代中期。 据介绍,明代彩绘壁画墓在全国范围内都较为罕见。而这一座绘有龙凤及人物画像的彩绘壁画墓...
苏宅里存活了900多年的荔枝树 新发现的古井直径约50厘米。 经历了长达2年多的维修,备受关注的三苏祠将于明年初重新开馆。11月30日,记者从三苏祠博物馆获悉,工匠们在当年苏东坡的读书处,意外发现一口古井,“井口挨着苏东坡从小读书的地方,说不定里面能找到苏东坡当年使用过的物品。”三苏祠园林基建部主任林小平说,在井内发现明清瓷片等物品。 此外,三苏祠在修缮过程中还有两大考古新发现:馆内一株...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专家咨询会上了解到,在对越窑荷花芯窑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过程中,首次发现了唐宋时期越窑大作坊遗迹。 荷花芯窑址是上林湖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唐宋时期越窑窑址。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浙江宁波两级考古部门对越窑荷花芯窑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近1200平方米,清理了唐、五代、北宋诸时期丰富的地层堆积,其中最丰富的遗迹,集中在两条古代窑炉间的平坦开阔地...
日前,“自贡恐龙发现1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自贡举行,这是世界恐龙学界的一次大集会。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恐龙学界泰斗、自贡恐龙博物馆科学顾问董枝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中国新一代恐龙研究代表人物、古脊椎动物学家徐星,还有世界著名恐龙足迹专家、Martin G Lockley教授,法国著名恐龙专家Eric Buffetaut教授,泰国恐龙研究...
11月28日,怀化沅陵县文化部门对全县文物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时,在官庄镇新屋场村沉木潭组一古枫树下,发现一块由青石板所制的清朝道光年间的禁赌碑,碑身较为完整,长约1.2米,宽0.8米,通体呈青灰色,这是该县境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清朝禁赌碑。 碑文记载,当时的官庄镇新屋场村赌博盛行,赌风愈演愈烈,贻害无穷,淳朴的民风不再,鸡鸣狗盗之事蜂起,社会秩序破坏殆尽。故民众对此深恶痛绝,禁赌已势在必行,于是该...
外媒称,图坦卡蒙墓中藏有密室——英国古埃及学家尼古拉斯·里夫斯的这个大胆推测,在几个月前还被认为是妄断,如今却即将成为与图坦卡蒙墓本身齐名的世纪发现。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11月28日报道称,经过对图坦卡蒙墓的雷达扫描,考古学家确信在墓的北墙和西墙里会有所发现。然而,目前尚无法确定里面到底是不是埃及王后纳费提提的墓。考古学家利用雷达穿透墙面5厘米,并在扫描仪显示屏上发现了异状。 埃及文物部部...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的清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昨日考古工作人员进行了三维扫描,并对主椁室的淤泥进行了清理。目前主棺前的大量文物已经提取,主棺位置非常明显。此外,考古工作人员还在东室发现了两套染炉。 主椁室再次进行三维扫描 昨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东室进行了三维扫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告诉记者,这样的扫描,从主椁室发掘清理工作开始以来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发掘过程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实...
记者26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先秦遗址,考古发掘出50余座相当于春秋时期的墓葬,1座西汉早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以及一批随葬品。 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地处广州城区东北,与增城、从化接壤,这一带多为低矮山岗,适宜人类生活。早在1950-1960年代,就发现有先秦时期文化遗存。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广州中新知识城工程建设,对九龙镇棠下村...
九龙镇棠下村先秦遗址挖掘现场郑迅摄 11月26日上午,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广州中新知识城的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先秦遗址,考古发掘出50余座相当于春秋时期的墓葬,1座西汉早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以及一批随葬品。该处先秦墓地的发现与发掘,将会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先秦文化序列和文明进程、越人葬俗,尤其是南越文明源头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九龙镇棠下村先秦遗址挖掘现场郑迅摄 遗址清...
位于广州中新知识城的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发现先秦遗址,考古发掘出50余座相当于春秋时期的墓葬,1座西汉早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以及一批随葬品。昨天,记者随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前往现场了解发掘情况。该处先秦墓地的发现与发掘,将会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先秦文化序列和文明进程、越人葬俗,尤其是南越文明源头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个多月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广州中新知识城工程...
50座先秦墓地在广州萝岗被发现。昨天中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向约请媒体现场公布了最新发掘成果。发现先秦墓地遗址点位于广州中新知识城工程建设范围,在萝岗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是一个海拔近30多米的小山岗。50座墓地中,其中西汉早期竖穴土坑墓1座,春秋时期的墓葬49座。本次发掘将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先秦文化序列和文明进程、越人葬俗,尤其是南越文明源头的考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墓穴可窥独特祭拜习俗 据透...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元代安西王府遗址长虫梁城址1号基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四件基本完整的青石质台沿螭首及一些其他文物,再结合1号夯土基址规模和布局,专家初步认定其应为安西王府宫城主殿基址。 开城安西王府遗址位于宁夏固原市南18公里六盘山东麓,元初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地位异常重要。安西王府是元世祖忽必烈三子安西王忙哥剌的避暑府邸,毁于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开城路大地震。 作...
记者26日从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及大通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下陶村发现一座古墓,初步测定建于汉朝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 据大通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陈荣介绍,古墓是在11月23日被一支工程队在施工时发现的。工程负责人查看现场后,停止了施工并报告文物部门。目前,古墓已被文物部门有效保护。 陈荣告诉记者,经勘查,墓主为男性,去世时大约五十岁,有完整的头盖骨留存...
良渚遗址自1936年施昕更先生发现以来,经过了半个多世纪许许多多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而今已经闻名于世界,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的出土更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如今国家博物馆在北京举办良渚文化精品展览,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太湖之滨的先民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文化创造,对于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将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一文化,现将良渚文化的认识过程和研究现状,介绍如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