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上午,龙海市港尾镇深沃村一施工工地惊现一门古炮。 刚开始,工人们都以为是炮弹,龙海边防大队深沃边防所民警赶到现场后,立即组织疏散周边的群众,并进行警戒。 昨日下午,漳州市爆破工程协会的专家赶到了现场。不过,经专家初步判断,这个铁家伙并不是炮弹,而是一枚保存比较完好的古炮,初步判断,是清朝的。龙海市博物馆馆长郑云介绍,经初步鉴定,该古炮最迟是清末的,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至于该古炮的历史渊源,...
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东董村日前发现脱氏家谱,始修于明朝初年,记录人物自元末重臣脱脱而始,其后裔延续23世,延续记录人物近700年。 脱氏家谱大体完整,略呈长方形。现存部分高2.69米,下部宽1.28米,上部宽1.12米。由老粗布拼接而成,下部边缘有蓝色花纹。因年代久远,家谱呈暗黄略发黑色,边缘有残缺,中间有不少虫蛀的孔洞。现存家谱最上为二世祖脱周彬兄弟三人。家谱上的所有人物名字均由楷书繁体字书写,...
南京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园林,但留存至今的已经寥寥无几,主要是瞻园、愚园、煦园等几座。在老城南的门西地区,就曾经有一座著名的石巢园,此园建于明代末年,但已消失多年。最近,南京收藏家徐雷给“老南京”版提供一张手绘图,这张图还原了金陵名园石巢园曾经的模样。 南明奸臣营造石巢园 看过《桃花扇》的人,对阮大铖这个名字并不陌生。阮大铖是安徽怀宁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戏曲作家。阮大铖早年依附魏忠贤阉党,后来...
今年,宁夏考古人员对前期勘探的29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考古验证有汉代墓葬6座、北朝—隋唐墓7座、明清墓16座,并出土了狮身人面石雕像和武士俑等一批珍贵随葬品。 其中,编号为M3的唐代墓葬出土了一组精美绝伦的石刻雕像,共9件。考古人员初步确定石雕系汉白玉石质,均带四方底座,内容有狮身人面像、铠甲武士俑、马俑、狮兽、骆驼俑等,石材光泽圆润温纯,雕刻工艺精巧细腻,线条简洁流畅而不失生动,造型高...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今年9月对武深高速韶关仁化县城口镇一处施工现场附近古墓葬群,启动抢救性发掘。12月9日,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共清理墓葬21座,多为南朝至唐代墓葬,以及零星东晋和宋代墓葬。 古墓葬群遗址位于城口镇锦江河附近一处山坡。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山坡上的植被和表层土壤均已被完全清理,十几座长方形墓葬分散在山坡和坡底平地位置。由于天降小雨,工...
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上海社科院和浙江诸暨市政府日前在此联合举办纪念元末新州大战650周年学术研讨会,国内多位明史研究学者齐聚诸暨并在新州古战场建立纪念碑。 公元1365年爆发的新州大战在历史上颇有影响,朱元璋派大将李文忠率部以少胜多,在此击溃张士诚的主力,为扫平浙北以及三年后明朝开国奠定了基础。岁月流逝,600多年后,新州大战遗址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新州大战遗址地形险要,有一夫当关、万...
记者1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继发现唐宰相韩休夫妇合葬墓之后,考古人员又在西安市长安区同一区域附近发现一座北周时期墓葬,墓志揭示墓主人为吐谷浑晖华公主库罗伏和其丈夫茹茹骠骑大将军乞伏孝达的合葬墓,这为北朝时期西魏、吐谷浑、柔然的民族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主持考古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介绍,墓葬发现的地方位于长安区大兆街道郭庄村西南,也就是去年发现唐代宰相韩休夫妇合葬...
今年,为配合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连通工程原州区南郊水厂及总管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备案,宁夏考古人员对前期勘探的29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考古验证有汉代墓葬6座、北朝—隋唐墓7座、明清墓16座,并出土了狮身人面石雕像和武士俑等一批珍贵随葬品。 其中,编号为M3的唐代墓葬为坐北朝南竖穴土坑墓,整体平面格局近似于春秋时期的“刀币”形,该墓出土了一组精美绝伦的石刻雕像,共9件。 考古人员初步...
江西西汉海昏侯墓将于12月15日左右开启主棺,届时有望发现能证实墓主人身份的印章。考古专家此前已确定墓主人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而在从墓园到主墓的发掘过程中,多项证据已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主墓西侧的大型车马陪葬坑中,考古人员找到了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这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
在2014年考古发掘基础上,考古工作者今年对吉林宝马城遗址进行深入发掘,发现了能够证明该遗址为金代皇家祭祀长白山神庙的新证据,进一步印证了此前的推断。 宝马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主峰以北约50公里处。此前的发掘结果表明,宝马城的始建年代和主体使用年代均为金代。记者在宝马城遗址看到,遗址内建筑中轴线南向正对天池瀑布豁口,天气晴好时,肉眼便可眺望长白山主峰。据介绍,这与《金史》、《...
被吴湖帆定为吴氏四宝之一的北宋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 上海博物馆年末大展“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12月9日下午开幕。展览展出相关古书画文物97组(113件),其中有24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占整个展览比重的四分之一。展品时代跨度自唐宋及清千余年,可窥吴氏鉴藏规模之一斑。展品来源不仅包括吴湖帆家藏名迹,而且扩延至经其鉴赏的藏友秘籍,因而能更好地反映当时海上藏家的群体面貌。展品全部来自上海博物馆。 ...
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13日在上海开幕,2013—2015年10项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11项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当日揭晓。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入选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勋爵获“世界考古论坛·上海”首枚终身成就奖。 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创建于2013年,每两年召开一次,定期评选和发布世界范围内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围绕选定研究主题开展主题演讲、公众讲座及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15日透露,继发现唐宰相韩休夫妇合葬墓之后,考古人员又在西安市长安区同一区域附近发现一座北周时期墓葬,墓主为茹茹骠骑大将军乞伏孝达和吐谷浑晖华公主。 据介绍,这座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双室土洞墓,平面呈“中”字形,坐北向南。墓道呈斜坡状,东西两壁从开口至坡底微外扩,形成口小底大状。过洞4个,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平顶洞式,局部有坍塌。 墓葬前室平面近方形,顶为弧度略小...
考古发现最早国都,夏朝终于发现古代实物。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考古发现最早国都,12月12日,早在1978年就已经展开的山西陶寺遗址发掘工作,出版了第一部发掘报告。来自全国考古界的百名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确认陶寺遗址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王国都城。而相关领...
陶寺遗址观象台(资料照片) 陶寺遗址出土的土鼓(资料照片) 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扁壶,其上为朱砂书写的“文”字(资料照片)。 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局等联合主办的“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暨《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和学者认为,陶寺遗址与文献记载的尧都有相当高的契合度,陶寺遗址及陶寺文化,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制度文明,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