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人员在清理出土器物 出土的器物上镌刻着清晰的铭文 盗墓贼挖掘的洞穴 徐家岭已发掘了11座楚墓葬 古墓全图 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库区的徐家岭,发掘出一座战国时期楚国古墓。前天,记者赶到发掘现场,看到墓穴里有50余件青铜器及墓主人和两具殉葬人骨,其中一件青铜器竟然刻有铭文。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赫玉建说:“墓葬主人是贵族。”但意外的是,...
169项文物保护项目日前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共同审查,被确定为南水北调工程第二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其中河南省共有43项。 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昨天告诉记者,在河南省的43项保护项目中,位于卫辉市唐庄镇大司马村北的大司马墓地,历史价值极高。 在去年的第一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中,河南省就有11项榜上有名,其中,鹤壁刘庄遗址、荥阳薛村遗址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在今后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我省既是水源地又是受水区,是渠道最长、移民最多、占地最多、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新增淹没面积302.5平方公里。其中我省境内新增淹没面积为143.9平方公里,规划搬迁移民15.5万多人。南水北调工程全长1277公里,在我省境内的总干渠731公里,流经8个省辖市,21个县(市),工程永久占地18.1万亩,临时占地17.4万亩,拆迁房屋208万平方米,拆...
日前,《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专家听证暂行办法》出台,这标志着河南省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专家听证制度正式建立。据悉,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行专家听证制度在河南尚属首创。 河南省有关领导指出,河南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又是受水区,战线最长、投资最大、用水最多,因此河南省的决策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效益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建立专家听证制度意在结合河南实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