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于缺少必要的保护,城墙上产生多处这样的豁口。墙体裸露风雨中,遭受风蚀和水浸。一到雨季,城墙土顺流而下。 开封古城墙是开封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与南京古城墙和西安古城墙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对象。 开封最早的城墙是战国时期修建的大梁城。后经历代改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河决张家湾,一场大水,围城达8个月,原有城墙被水严重浸蚀。水退后,重新筑城,就是现今开封城墙的面貌。 如今,古老的城墙已...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荥阳关帝庙墓地首次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遗址,遗址内居住区、手工业区、祭祀区和墓葬区一应俱全,这是我国首次发掘的大面积商代晚期功能齐全的小型聚落遗址,对探讨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考古工作正加紧进行。 12月14日,考古人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荥阳关帝庙墓地考古发掘现场工作 12月14日,...
经过近一年半的考古发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荥阳关帝庙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揭露,在1.8万平方米发掘区内,首次发现了集居住区、手工业区、祭祀区和墓葬区于一体的商代晚期小型聚落遗址。12月11日,记者在遗址发掘现场采访时,省考古所所长、我省著名考古专家孙新民表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大面积商代晚期功能齐全的小型聚落遗址,对探讨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其学术价值较大,该遗址已被中...
记者今天从河南省文物局了解到,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及窖穴、房基、陶窑、水井等大量文化遗存,对研究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这次考古共发掘灰坑600多座、墓葬60多座、灰沟2条、房址15座、水井9眼、陶窑6座、灶坑2座、祭祀坑7个。在祭祀坑内,发现有完整的或经过大...
记者从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部门获悉,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在配合基建的过程中,清理发现了12座西周时期的方坑竖穴墓,出土海贝等文物40余件。 据介绍,考古专家发掘清理的12座墓葬,均东西构置,呈长方形口小底大的袋状,葬具多为一椁一棺或单棺。墓主仰身直肢,男性头向朝东,女性朝西。 此次发掘共出土陶器32件,铜器5件,海贝三包22枚。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鬲(尊)、簋、罐或鬲、罐;铜器有爵、觯、小刀、镞等...
秋冬季是文物案件的高发期,一方面天气干燥易燃物增多,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另一方面气候寒冷,值班、巡逻人员履行职责易出现空档,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从往年情况看,多数火灾、盗窃案件均发生在这一时期,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为切实保护好国家文物免遭损失,洛阳市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 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秋冬季文物安全工作 11月2日,洛阳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秋冬季文物安全安全工...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水北调安阳段施工现场发现一处战国晚期大型墓葬群和一处西汉早期墓葬群。考古专家称,这一发现将以往考古中存在的“西汉断代”现象衔接起来,为当地的西汉早期考古提供了实物资料。 11月23日下午,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发掘几座古墓。其中一个墓葬刚刚发掘完毕,发掘出10多件文物,其中有两座青铜壶较为珍贵。据现场考古专家说,从目前发掘的情况看,这些墓...
河南省灵宝市文管所文物管理人员日前在该市豫灵镇山底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块清代禁山碑。 据介绍,该碑为半圆额、长方体,额上部雕刻二龙献瑞。碑体已残,高1.64米、宽0.67米、厚0.1米,为清代道光十一年的记事碑。碑文记述了阌乡县的地理位置、地貌、历代相承辖区等,并详细记述了当时的自然生态及当地官吏肆意猎取山禽野果之事。 该碑反映了清代中晚期,阌乡县地方官吏和差役巧立名目勒索百姓,不但增加了...
日前,三门峡市博物馆文物库房改(扩)建工程和义马市鸿庆寺石窟保护工程被国家发改委审查通过,列入了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其中市博物馆文物库房建设项目获批资金500万元,义马洪庆寺石窟环境保护工程获批资金800万元。这两个项目的建设,将不仅改善市文物保护水平,强有力的推动了三门峡市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将对提升三门峡市形象和品位,促进三门峡市文物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
河南省灵宝市阳店乡日前发现一座仰韶文化早期大型二次葬合葬墓,这对仰韶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据河南省三门峡市文化部门介绍,今年上半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灵宝市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在对灵宝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晓坞遗址进行复查时,意外发现一座仰韶文化早期、大型二次葬合葬墓。参加文物普查的文物考古人员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文物专家也到现场参加抢...
中新社郑州记者二十七日从河南省文物部门获悉,目前正在该省各地进行的国内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动不断有新的发现,最近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灵宝市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在对灵宝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晓坞遗址复查时,意外发现一座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型二次葬合葬墓,在近四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人骨架三十八具。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这座大型二次葬合葬墓,位于遗址南部晓坞村中一道路上,骨骼裸露于地表,已遭严重破坏。...
近日,在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的故乡——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发现两块明清时期筑寨碑铭。据文物专家称,此碑铭对研究司马懿及其故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研究中原地区明清筑寨自卫提供了历史印证资料。 据新发现的明崇祯十年(1638年)碑文记载:“县治西三十里,旧有古城,原司马懿之故址也,遗迹微存,孰过而问之,于崇祯元年……修筑名曰安乐寨。”...
近日,焦作市民韩文聪在修葺老家旧居时,从一个破旧的木匣中意外发现了许多字据、账单之类的东西,其中多数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契。经过整理,地契分为6个时期,共24份。迄今年份最远的为乾隆年间,最近的为民国四年。24份地契中,年份为清朝的居多,记录了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宣统、民国共6个时期的土地交易情况24份地契,横跨157个年头。从乾隆年间至民国初期,恰如一段保存完好的土地交易档案。其中一份早期地契...
记者昨日从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获悉,屡次有重大考古发现的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安阳固岸墓地考古发掘工作又有重要发现,该墓地在发掘一座东魏洞室墓时发现了一座完整的围屏石榻,展现了北朝时期独特的葬俗。 安阳固岸墓地是我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项目,因墓地面积大、墓葬分布密集,出土文物数量多、价值重要而被列为南水北调工程第一批和第二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 考古人员介绍说,围屏石榻发现于一座...
这个十一黄金周,河南的收藏市场将展开一番新的较量。 9月22日,有中国现代收藏巨头之称的中华德铭集团高调进入郑州。“德铭藏品”在郑州的第一家连锁店在北京华联正式开业的同时,其百货大楼店、中环花园店、金鑫珠宝城店也开始试营业,其丹尼斯商厦店、百盛店也在筹划中,将于9月底开业。 目前“德铭藏品”连锁店遍布国内50个主要城市,数量达到80余家。除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