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位于福州鼓楼区观风亭西侧的公正古城墙已于4月9日结束考古发掘。省市文物专家对现有墙体部分进行现场踏勘后,认为这段城墙与于山脚下的城墙属同时代,为福州明代的东城墙,是福州仅存的两段城墙之一,建议进行整体保护。 记者在公正古城墙发掘现场看到,在古城墙露出真面目之前,周围还是密集的居民区。考古队员在城墙中部东西两侧开挖两个深约4米的探方。从东面探方,可清楚看到石砌的基础,长...
记者今日从兰州市文物局获悉,日前甘肃雷坛河建筑工地发现一处墓葬,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为明代中期的墓葬。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 据悉,当时在雷坛河建筑工地上,一名正在挖桩基坑的工人突然发现坑中出现了大量青砖,挖了一米以后,土层中出现了一块面积很大的青石板,他试着沿青石板的边沿清除黄土,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挖掘,一个高约一点五米、宽约一点六米的门楼显现了出来,门楼的门框、门轴都是石质的,门楼顶部用青...
3月28日下午,孙家台一处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上,一位正在打井桩的农民工一锹挖出了一座古墓。兰州市文物局和兰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经过勘查和研究,制定出了一套针对古墓的整体发掘方案。昨日上午9时许,古墓发掘工作正式展开,经过10多个小时的连续发掘,目前已确定该古墓为明墓,墓主疑为1名成年女性,墓中尚未发现有价值的文物。 发掘方案三步走 昨日上午9时,兰州市文物局的几位考古人员和兰州市博物馆馆长叶...
3月26日记者从开封市文物管理部门获悉,杞县文物普查队近日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石椁木棺墓葬。 该墓葬位于杞县五里河镇,内为木棺,外包石椁,石椁石材厚约0.1米。普查人员在墓葬现场发现一块墓志铭石碑,碑额文字为篆书,为“明故太学生西埜先生墓志铭”;正文为小楷书,记载墓主人的生前事迹。 这是开封市首次发现石椁木棺墓葬,对于研究开封地方史、明代墓葬葬具及埋葬制度等有着重要的文物...
近日,抚州市城区一工地发现一座明代墓葬,现场出土了2件明代龙泉瓷器。抚州市博物馆获悉后,立即要求施工方停止作业,对现场进行保护,并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对墓葬进行清理,发掘出墓主人墓志铭一块。此墓对于研究当地墓葬民俗有一定的价值。
古墓挖掘现场 出土的明代浙江龙泉青釉碗 墓碑上的文字验证此为明朝古 昨日上午,3座明代古墓陆续现身抚州市临川大道“临桂花苑”建筑工地,经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挖掘清点,该古墓群共出土3件有价值的明代文物。 昨日上午8时,记者赶到工地现场,只见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墓口研究墓地的砖石。 正在保护古墓现场的青云派出所副所长王良向记者介绍说,19日晚上11时许...
明代嘉靖时期,景德镇地区的制瓷业从永宣时期的鼎盛走向了平凡。民间窑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明代早期官窑与官窑之间的明显差距已不断地缩小。一些民窑瓷器与官窑瓷器在胎釉、纹饰青花呈色等方面差异越来越小,有的仅为款识之差。 这件明代嘉靖青花绘“福寿康宁”纹大罐,口沿已缺,颈至底足高39厘米,胎质细白,内外满釉,釉层肥亮青,罐外壁釉下用青花绘满纹饰,肩部绘钱纹锦地如意开光,开光内绘...
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不同年代的不同青花钴料都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绘画的各种题材。青花瓷器的绘画用传统的毛笔,以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来完成画图。这样,线条的精细变化,运笔的疾缓交替,点染的轻重区别和渲染的浓淡有致,使单一的青料构成的画面,或淡雅平和,或浓艳雄浑,将器型、纹饰与笔法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青花瓷特有的韵味。明代早期,民窑烧造的青花瓷,与官窑瓷器相比,色泽偏灰色,纹饰多为...
明代玉器品种,主要有玉礼器、陈设品和日用器皿(如文房用品等)。佩玉习俗仍很盛行,因而各种头饰、佩件不但制造量大,还出现了新的品种。如云形饰件与璜、珩、花叶组拿来玉串饰,装饰衣帽的花形玉片。晚期又流行借鉴书画形式的方形玉佩(又称玉牌子、玉别子)等。 明代玉器在工艺上大体可分两种类型。陈设品、实用器皿及一部分佩饰的造型厚重、稳定,器壁较厚,装饰手法也比较单纯、雕琢纹饰粗率,阴线纹“入刀...
今年在各场拍卖中,一共有19件瓷器的成交价格超过1000万元的关口,64件瓷器的成交价格在300万元以上,证明今年上半年瓷器的高端市场行情依然比较稳定。 不少重器、孤品现身拍场,使得瓷器拍卖市场稳中有升,不断酝酿新的市场行情。从上半年的拍卖情况来看,预期今年下半年瓷器市场会有更佳的走势。 拍出高价者,不是重器,就是孤品 澳门中信拍卖公司推出的明永乐《青花海浪缠枝浑莲双凤朝阳双系大扁壶》...
记者昨日在南京窑岗村原南京锅厂老厂房的拆除工地上,意外发现了大量带有各种形状的琉璃构件。这批构件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从制作工艺和图案精美程度来看,都属于十分罕见。经采访得知,这里是明代朱元璋所建的御窑窑址。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老厂房已被夷为平地,在砖石瓦砾中,一块块黄黄绿绿的琉璃构件随处可见。记者随意捡起一块绿色琉璃瓦片,发现上面竟然有一只五指龙爪,在另外一片琉璃瓦片上,又有一条清晰的龙身。除了...
新发现的文庙泮池 今天,记者在济南府学文庙大修工程的工地上了解到,日前,在文庙戟门与屏门之间,施工人员在新发掘的一段清代甬道下面,又发掘出了一处半月状的明代泮池。 据济南市考古所有关人士介绍,根据附近出土的一座石碑上的碑文判断,这处泮池最晚修建于明代,要早于屏门南侧的泮池。由于泮池一般属于文庙建筑群中最外部的建筑,所以这处泮池的发现,为研究济南府学文庙规模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记者查...
明代木结构古建筑由于受到人为,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宁波市大市范围内,明代建筑也已保存不多。近日,随着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普查人员相继在宁海县前童村、东钱湖旅游渡假区的高钱村,新发现了两处建筑特色明显的明代木结构古建筑。 宁海县前童村新发现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为一处三合院民居。该民居整体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梁架、柱础、门窗都反映出明代的建筑特色,经市文保专家认定,确定其为一处明代...
近日,安徽省安庆市在开始实施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于该市杨桥镇官屏村白鹿山发现明代方大镇及其夫人姚氏墓葬两座。方大镇碑文由其子婿通奉大夫广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张秉文题写,由其子方孔炤及其孙方以智、方其义于崇祯四年立碑。姚氏碑文由其侄翰林院庶吉士姚文然题写,除了其子孙姓名官职外还有曾孙中德、中通、中履、中泰的名字。墓茔前有石香炉、祭台及条石墓圹等建筑构件。墓围保存较好,墓室已经被盗。 方大镇,字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