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出土的墓志铭 昨天,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老城区西街村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明代大型墓葬。目前,该所已配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这座大型明代古墓为长方形单室砖石墓,墓葬体积较大,构造严谨,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壁龛、通气孔组成。墓室长4.7米,宽4.3米,全部用精致的大青砖砌筑而成,有石墓门两扇。墓门高1.7米、宽0.7米。墓向面南,墓道长...
地处竹城公路旁的城步茅坪镇大雁头工区,仍保留着一批古建筑。近日,该县文化局、文物局有关专业人士考证称这建筑群建于明代。 大雁头古建筑群由村口的杨氏宗祠和十多座房屋组成。这些房屋都沿着卧牛山依次而建,成梯级分布。每一级并排列有几座房屋,而每座房屋四面围成一个小院落,只能从槽门进出。房屋的主体部分是木制结构,外墙用青砖砌成。每座槽门的设计大同小异,其翘檐头上彩绘有猴头等图案,主屋前照壁上画有松竹梅兰...
记者昨天从市文物局获悉,考古人员在高陵县灰堆坡村发掘清理了一座明代墓。该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夫妇合葬墓,出土的石材雕刻精美,墓志内容丰富,为研究西安地区明代的丧葬习俗与物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与高陵县文化馆联合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墓坐北朝南,全墓由墓道、庭院和两个并列石室组成。墓道为长方形竖穴状;庭院为平面略呈长方形,两侧有砖砌院墙,条砖铺地。庭院中有仿木结构的石材...
▲墓室位置紧靠新建筑 五个墓葬一字排开,其中墓主人的墓室(有人蹲处)里,棺木外表都还完整,墓主人的发髻发簪也还保存着 墓室里棺材后的一块木板上,“明显考后园魏公柩”几个字清晰可见 墓主人的墓室保存完好,连尸骨都看得清清楚楚 福州工业路一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一座五人合葬的明代古墓,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昨日,考古人员清理出了墓主人的尸骨,初步估计五人关系为父...
报亲之说与“蜘蛛结网”救孕妇故事有关 南安一废墟中有三段断碑,上面有“报亲寺”等字样。昨日,记者接到热线后赶往现场。 九日山风景区文物管理所胡家其所长表示,说起报亲寺,在霞美镇金山村倒是有一座,因在金溪之滨,又称金鸡报亲寺。他初步判断,该断碑为明代物,并建议送往该寺珍藏。 来到报亲寺,迎面见大门上一副对联“将军一去大地何人说报亲,高...
昨日,在西安南郊发现一明代古墓,令文物部门人员感到欣喜的是,该古墓保存十分完好,墓门建设得十分精美。 该古墓位于西安南郊八里村附近的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地铁施工工地,据施工工人介绍,上午他们在施工时挖出了一盒墓志,分为志盖和志石两块。墓志的出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发现墓志的地方立即停了工,等待文物部门的到来。记者在现场发现,墓志完好无损,记载墓主的墓志铭也清晰可见,而位于地下两米左右则呈现了一墓门的...
湖南省考古又传好消息,湘潭挖出一处近6米深的地窖,该地窖位于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正福街社区建筑工地。昨日,记者从湘潭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此处原是明吉王三世与徐妃府的辕门,发现的地窖可能是古代储藏室。 据工地施工的谭师傅介绍,8月25日上午8时30分许,他在工地上挖地基时,发现有一处地方土壤较松,当时他并没有在意,继续往下挖。几锄头下去,一个拳头大小的洞露了出来,越往里面挖,洞口越大。在挖到近6米...
位于吉首市峒河办事处桐木潭村七组,近日发现一处古城堡遗址。 该城堡坐落在该村后山的峨梨坳上,当地世居的住民习称为“城里”。该村现仍居住村民70多户,多姓石姓向,陈姓多是从外地移来的。走进“城里”遗址,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城墙毁损严重,杂草丛生,乱石满地,从废墟上还可以看见有不少青花瓷碎片夹在沙石之中。但北门保护良好,约有三丈长的墙体还清晰可观。该城...
一团伙深夜盗窃石景山区的明代太监古墓,挖走珠宝文物。4月23日,他们再次盗墓时被警方抓获。昨天,该团伙4名嫌疑人被石景山检察院批捕。 李某是北京人,今年45岁,一直没有正当职业。今年4月初的一天,李某在石景山区法海寺后山遛弯时听说,这里是涌泉寺遗址,可能有古墓。他便找来朋友刘某商量盗墓。刘某是“盯槽”的,专门在建筑工地挖地基和刨坑时,收购刚挖出来的古董。 当晚8点多,李...
历时半个月,首都师范大学与故宫博物院专家组对位于永登县的鲁土司衙门及所属的妙因寺、感恩寺、东大寺、显教寺等旧址的考察取得重大发现。数量大、保存完整、有确切年代记录的一件件文物,展示了明清两代藏传佛教东进与汉文化西传的交融,为明代汉藏文化交流的研究提供了佐证。尤其是旧址遗留的大量坛城图案和绘于明代的壁画以及拱间壁画,扩充了国内研究藏传佛教结构的范围。 联合考察队由首都师范大学与故宫博物院的汉藏佛教...
8月10日,明朝隆庆皇帝颁给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李春芳之子李茂年的圣旨,惊现兴化市合陈镇一李姓人家。圣旨距今440年,品相完好。 李某说,圣旨为他们家祖传,“文革”期间险些被毁。 该幅圣旨,长约1.5米,宽0.3米,共378个字,自右向左用正楷在黄绢上写成,字体清秀隽永。 泰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王为刚说,圣旨是明朝隆庆二年(即1568年)四月初八,明朝第十二...
甜白瓷多为明代宫廷祭品,永乐年间制品最上,宣德、成化、弘治及嘉靖、万历虽均有烧制,皆略逊一筹。由于永乐甜白瓷的声誉极高,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时亦有仿制品。宣德(公元1426 1435年)一朝仅10年,总的来说宣德瓷的品种、质量和数量,都是可观的。传世的宣德白瓷器数量仅次于青花,其中甜白釉的制作占有重要的地位。 笔者早年从乡下收得一箩筐明代青花瓷杂碎件,其中就掺有一只“明宣德甜白瓷暗刻花卉纹...
墓穴内壁上雕刻的庙宇图案栩栩如生 李文彬 摄 建筑工地的下方,竟有两组墓室,其中一组雕刻精美,距今已经400多年,却连枕头都保存完好……近日,大足县城出土了一群古墓,据推测,可能是明代当地大富商的家族墓。 挖掘机碰到石块溅火星 1日晚上9时20分,工地上一片繁忙,正在平基的挖掘机手突然听到“嘭”一声响,挖斗处碰出一阵火星,“土层下有...
专家已确定石碑是叶向高墓的文物 “我发现一只年代非常久远的石狮子,可能是明代三朝首辅叶向高墓道上的石兽!”昨日读者陈先生向本报报料说,石狮发现的地点距离叶向高墓道很近,现在是一家农户门前的摆设。 叶向高是明朝有名的宰辅,一生经历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五朝,曾担任万历、泰昌、天启三朝首辅。 记者立即与陈先生赶往发现地点:闽侯青口镇东台村。陈先生带记者来到一个叫尤...
图为宁德支提山华严寺稀世珍品“紫衣”。(徐钊 摄) 图为宁德支提山华严寺旧貌全景图。(徐钊 摄) 紫衣,以明代宫廷专用的『缂丝』(又称『刻丝』),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织成锦段,其形态各异的团龙、五爪龙、如意云、八吉祥各种花卉等图形,拼缀而成。工艺精湛,光耀夺目,令人叹为观止。明·万历二十一年,御赐给大迁国师,原有四件,现存一件。近日于支提山华严寺再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