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钟楼台基遗址。(记者郭学军摄) 钟楼台面上的碑座。 位于大明湖南部的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是2007年济南市公布的第三批文保单位之一,是济南城市历史的重要见证。随着大明湖周边区域的拆迁,这个遗址慢慢显露出来。为更好地对它进行保护,考古人员从10月7日起对它进行了一番清理,结果令人欣喜不已。 “通过清理和查找资料,我们确认这个遗址是明代建筑,而目前济南遗存的明代建筑很少,这个建...
三合土石棺 石棺发现土层 10月15日,几名工人在上思县思阳镇广元村一处土坡工地挖土时,发现了两副用三合土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石棺”。昨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两名副研究员会同当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再次进入现场勘察,经初步推断为明代中期墓葬,距今400多年。之前广西曾发现过真正意义上的石棺,但像这样用三合土包裹的“石棺”还是首次发现,具有较高的历...
近日,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专家发现一艘明代商船残骸,并探测出多个水下文化遗存,绘制出了一幅水下“藏宝图”,证实这很可能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地。这几天,水下考古专家们忙着用几条渔船,在三门湾口海域搭建起一个海上平台,为即将从北京赶来的国家考古队队员挖掘水下文化遗存、打捞海底“宝藏”做最后准备,大规模打捞挖掘工作即将展开。 ...
明代仿古铜器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要超过宋元两朝,其设立的“御用监”机构以专门仿古,仿制的古铜器形式都按照宋代的铜器图录,主要是“宣和博古图”。明代仿青铜镜主要是仿汉代规矩镜,和仿唐代的“海兽葡萄纹镜”。明代仿铸青铜器的特点是器件多分段铸造,然后再焊接而成,就是组装而成的。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稳定,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王朝,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推动着对外交流、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医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君主专制的加强:朱元璋建立全国统一政权后,鉴于元朝灭亡的教训,竭力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制。重视争取团结忠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了造就它所需要的人才,1370年,采用刘基建议,设科举,以八股文取士,考试内容宗《四书》、...
9月28日,华安县文物普查队在丰山镇龙径村发现一对至今保存完整的明代佛塔。 佛塔坐落在九龙江北溪畔,东塔坐东北朝西南,西塔坐北朝南。两塔距离23.8米,底部周长为5.22米,底部、中部结构均为六边形。塔高均为4.4米,为青花石花岗岩经幢式七级结构,塔顶部三面均有浮雕佛像各一樽,神态各异,大小不一。腰部有石鼓、莲花座,有浮雕双狮戏球等图案和花纹。 明代东西佛塔 文物专业人士初步断定,该塔...
重庆永川凌阁堂发现的罕见明代彩绘壁画墓的壁画构件近日完成切割,并“搬”进室内进行保护,抢救性修复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获悉,重庆永川凌阁堂发现的罕见明代彩绘壁画墓于今年4至5月完成了田野发掘工作,出土的壁画构件经切割后近日“搬”进了室内。但由于环境变化,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发生改变,质地脆弱的壁画遭到霉菌病害。为此,该所与西北...
工人正在焊接打包架 保存完好的窑室后壁 年初曾经报道过,在南京中华门外长虹路窑岗村30号,原南京锅炉厂老厂房的拆迁工地上,意外地发现了大量琉璃构件和精美龙形图案的琉璃瓦当。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出土的龙形瓦当推测,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一处专门烧制明皇宫、明孝陵和明代大报恩寺建筑构件的明代皇家御窑窑址。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经过半年多的考古挖掘,发现了多座古窑,决定将其中的两座大型完整古窑搬迁至朝天宫南...
通常把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称之为明中期。在经历了前三朝的波动之后,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到了成化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特别是成化时期其胎釉的质量均超越了永宣,成为历代之最。弘治时间不长,在瓷业上多继承而少发展,与成化相仿,因而,在瓷器鉴定上有“成弘不分”之说。至正德,无论用料或制作均较前两朝略粗放一些。细分如下: 在制胎方面,成化瓷特别讲究,其胎骨非常坚实又洁白细腻,修胎规整,...
天启官窑是明代官窑的尾声,天启一朝,仅存 7年,明末的农民大起义即爆发于天启末年,官窑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至崇帧时官窑停产,故天启官窑传世品极少。官窑青花传世精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明天启年制”款青花花鸟薄胎玲珑小杯,署天启元年孟夏月造款的青花花卉纹觚等。 根据传世不多的官窑青花瓷分析,其时代特点是大件产品渐少,小件产品增多大件产品规整度略差,小件产品则很精细,颇有万历...
弘冶朝的官窑青花瓷器无论从胎釉、造型,还是青花颜色,都非常接近成化,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说。弘治官窑瓷胎子细润、坚密;有的釉面光亮闪青,有亮青釉的说法,有的釉面很白润,用如脂似玉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青花颜色闪灰浅谈,纹饰纤细,图案稀疏;还有一类器物青花颜色稍浓艳,纹饰细密。常见纹饰有海水龙纹(以浅淡青花绘海水,深沉青花绘行龙,立体感极强)、火云龙纹、荷莲龙纹、龙穿花、四季花果、海马异兽、松鹤、缠枝牡丹...
九龙园区华岩镇半山村的一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一座明代三室家族石室墓葬,里面藏有17枚朱元璋时期的钱币,被墓主家属用来垫棺底。九龙坡区文管所昨日介绍,考古人员目前正在对墓内的铜镜、谷仓罐等随葬品进行清理,这些葬品对研究明代的墓葬习俗有较大价值。据专家推断,该墓主生前应该家境殷实,可能是一名地主。
西安临潼区渭河古河道日前发现一艘古沉船。据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调查后认为,这艘古沉船应为明代或更晚期的木质运煤船。 发现这艘古船的地点在临潼区西泉镇宣孔村北,是沙场的工人在挖沙时发现的。最初挖出了许多木棍和四棱锥形铁钉,接下来又发现不少煤炭和瓦片。经文物部门考古人员现场调查,初步断定这些木棍和钉子应该为一艘古沉船构件。根据木架散落的位置,考古人员初步推断,古船大约有20米长,船的开口处约有3米宽。 ...
明代瓷器的款识特征 明代瓷器的款识形式一般以书写为主,极少有刻印的。前人总结的明代瓷器款识规律是: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永乐瓷器的款识为“永乐年制”。这是陶瓷史上第一次烧制的帝王年号款,“永乐年制”四字为篆书,四字双竖行,印、刻写或书写于器里心。青花器为用青花书写;白釉器、青白釉器多为印款;红釉、青釉器多...
北京匡时2006秋季拍卖会日前落幕,3天6个专场共拍出成交总额2.42亿。此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明朝中央政府赐赠藏传佛教高僧的一尊铜鎏金文殊菩萨像,经过激烈争夺,以924万元成交;而疑似经郑和下西洋带到西亚的明代青花烛台,则以726万元的价格成交。 此次匡时秋季拍卖会中,古代佛教文物专场和中国古瓷玉工艺品场是重头戏,海内外买家纷至沓来,宽敞的拍卖大厅座无虚席。佛教文物专场共成交589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