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江西 余金宝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后汉时期(即公元一至二世纪)道教才得以真正产生。后来在三至四世纪也就是魏晋时期,由于印度佛教的传入,道教开始与佛教相互融合。唐宋为道教的兴盛时期,主要是因为得到上层阶级的扶持以及道教理论日渐成熟。金代,道教曾一度被统治者视为非法的邪教。至元代,晚清罗浮山道者陈铭珪认为“道教之兴,以元为盛……道教至元而极盛,亦至元而多岐”(严一萍《道教研...
图一 传统抽象图案 吉祥动物类 说起仙作的雕花艺术的确了得,成品形态细腻逼真、栩栩如生,十分赏心悦目。这不仅体现出雕刻艺匠的深厚技艺功底,同时展示了多种多样的雕花题材。品味内涵,触摸纹理,身体和心灵能感受到自然的召唤,不愧为一次感官之旅。 核心提示: 雕花题材的选用与当时人们的身份地...
明景泰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头铺首长颈盘口瓶 清掐丝珐琅 蝙蝠纹金元宝形杯托 清掐丝珐琅 双鱼形瓶 中国的珐琅器工艺于元代由西亚引进,是典型的舶来品。在明初,它似乎仍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格古要论》的作者曹昭甚至认为它只适合做妇人的闺阁用品。然而,经过明宣德、景泰两朝的努力,珐琅器工艺突飞猛进,从...
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多喜爱龙,以至出现叶公的典故。虽然龙是一个并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但中国先民往往将一些解释不了的事情归功于龙的神威。屈原在《天问》中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龙用尾巴在前面扫出一条通道,给大禹指引疏导水患的方向。在中国...
图1 1630—1640年代早期伊万里染付椿蝶纹皿 图2 1620—1640年吹墨兔东屋纹皿 图3 明嘉靖青花兔纹盘 江苏 殷福林 青花瓷发端于中国唐代,元代成熟后大量外销,引起世界轰动。日本贵族和武士仰慕之余,责令六古窑中唯一能生产釉陶的濑户窑仿制。但由于尚未掌握中国的制瓷...
宋代吉州窑的纹饰不仅组织形式多样,而且题材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这样讲,同时代其他窑口的纹饰在吉州窑中几乎都可以找到,而一些吉州窑的纹饰却为其他窑口所不见。常见的纹饰有荷莲、菊花、卷草、梅花、牡丹、蝶、喜鹊、人物、水、几何形、柳叶斗、竹、兰、石榴、灵芝、吉祥文字等。 凤纹,在吉州窑中较多地作为装饰题材,多表现凤为鸡首长尾,锦翎展翅,多以凤穿花的形式出现。另有团凤纹饰,采用双凤对首的团花形式,...
正德瓷器纹饰特征 1、龙纹出现在各种器物上,是明代最普遍的。 ①正德穿花龙纹,其花卉纤细工整,装饰得最茂盛丰满,花大叶小,叶瓣呈锯齿形,花朵先勾勒出轮廓,再涂淡淡的青料,这是正德独有的风格。 ②龙爪与成弘有较大区别,一般成三角小旗状,戏称为“三旗爪龙”。 ③翼龙的翅膀如蝙蝠,鳞为网格状,有弘治遗风,身躯更短。(应龙) ④龙头像鳄鱼头,身躯较长,显得...
嘉靖瓷器纹饰特征 1、正面龙此时出现,最大特点是宽距龙爪。 2、长颈凤,是与成化的主要区别。 3、以羊为题的“三羊开泰图”首次出现。 4、鱼藻纹使用普遍,鱼体肥大。 5、正德时有的缨络纹,此时大量使用。 6、充满了道教色彩的题材:如八仙、八卦、八宝、如意、云鹤、老子讲经等。 7、婴戏图小孩后脑勺开始变大,穿深色长袍,头上画三撮小...
万历瓷器纹饰特征 1、最突出的是镂孔透雕与塑雕。 2、最有特色的是青花淡描、铁线描和勾筋淡水点染的绘画技法。 3、最常用的是开光图案。 4、涂色草率,往往超出轮廓线。 5、大头麒麟、大头狮、大头人物。 万历工艺特点 1、早期用回青料,呈色蓝中泛紫;中期用回青加石青,呈色蓝中泛灰,发色渐浅;34年后用浙江料,呈色蓝色灰暗,有晕散;...
天启瓷器纹饰特征 1、道教色彩画面明显减少,较多出现了扇面纹、皮球花纹等日本风格。 2、文人画和版刻家合作的各种画谱,对纹饰影响巨大。 3、寓意人物图较为常见,市俗人物图(如渔翁、樵夫、牧童)最具特色。 4、山石的外沿以内凹弧线勾成,俗称“花瓣边”。 5、轮廓线内信笔渲染为天启特征。 6、马纹中排列细密的鬃毛呈平行线,是其特征。 ...
1、正面龙形,已变得披头散发,老态龙钟。 2、崇祯后期始至顺治末,配合画面的题字,多见用隶体书写。 3、括号云纹,画意生动,左右飘浮。 4、子母蕉增肥,顶端成弧线,与天启偏尖瘦有别。芭蕉树较为写实常见。 5、兰花叶片细长而尖,有花朵,构图疏朗,绘画得余意,均一笔点划而成。 6、指纹般水浪。 7、青花点日。 8、条状柳丝。 ...
民国时期(1911—1949),是中国瓷业处于萧条衰落的黑暗时期。客观讲在这20多年里,也生产出不少精品瓷器。在这些精品瓷器中有传承,有融汇,也有创新,给古老的制瓷业注入了新的曙光和希望。 造型:民国瓷器在造型上沿袭前朝,多为生活用品如盘、碗、把杯、鼻烟壶、帽筒、掸瓶、冬瓜罐等。陶瓷品种单调,器型丧失了过去浑厚朴素的风格,显得笨拙。制作工艺也相当粗糙,如笔筒口沿处修胎不圆润,摸上去有尖硬...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中国历代王朝创建伊始,帝王都雄心勃勃地为一统天下、国富民强而励精图治,以期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强盛愿景。这种景象也成为衡量国家是否政通人和、国力强大、德被四方、有圣明之君的标准,更成为太平盛世的吉兆!我国历代王朝在国力鼎盛之时期,外夷藩邦前来朝拜的景象络绎不绝,史书记载颇多。如成语“万国来朝”,出于《隋书·音乐志》:“每岁...
卫山脚下出土的波浪纹饰古陶片 慈溪观海卫镇的卫山脚下现正在造农民公寓。昨天,当地文保人士莫先生给本报新闻热线87777777来电称,在施工翻出的土壤中,村民孟师傅发现了200多片古陶片。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不少古陶片上有波浪的纹饰。市文保所专家认为,波浪纹饰代表了先民对生活环境的认识,他们生活在海边,美丽的海浪就成了他们在陶罐上创作的素材,这应属于早期的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符号。 大量出土陶片刻着...
北京 贾文熙 2.目前了解国内外有彩饰的部分商周青铜器 (1)商晚期青铜爵,南阳十里庙出土,出土时腹部纹饰满填泥状物红漆。(2)商晚期青铜鼎六件,信阳罗山天湖墓地出土,纹饰填黑漆,色彩格外醒目。(3)商晚期青铜卣,信阳罗山天湖墓地出土,纹饰填黑漆。(4)周晚期青铜鬲西,平顶山应国墓地95#墓同时出土4件。鬲的沿口平宽,上有一道铭文,铭文字口深,刻道上下垂直规整,外腹壁的纹道同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