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对于许多热爱传统文化、宗教艺术的人来说,被誉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的敦煌莫高窟是不可错过的艺术宝库。从5月1日起,全球网友只需在电脑前点击鼠标,登陆“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就能观赏到从北魏到元代的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并进行全景漫游,与敦煌来一次“零距离”接触。 平台实现“敦煌零距离” 据了解,“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建设工作于2015年8月正式启动,经过需求分析、概要...
美国当地时间7日上午,“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在洛杉矶盖蒂中心启幕。来自中国敦煌、英国和法国的“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古老佛教艺术”,加之多为首次亮相美国的一批珍品,吸引当地大批民众赶早排队等候参观。 由敦煌研究院、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和敦煌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此次展览,将在未来近4个月的展期内,探索石窟遗址从公元4世纪开凿、14世纪废弃到20世纪重生的历史,并向公众提供包括石窟遗...
5月8日,是“母亲节”。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敦煌研究院当日披露一批莫高窟壁画中涉及感恩母亲节的生动故事,再现了中国古代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辛劳情景。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壁画故事内容涉及“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虽死勿忘奉父母,躬亲至爱永如絮”,“若得好食奉于母,若得恶食自食之”等,通过父母恩重经变、报父母恩重经变和睒子...
“期待了很久,今天第一次点进网站,背景音乐响起的瞬间,热泪盈眶,希望‘数字敦煌’越来越好。”内地网友“流觞一曲梦千年”感慨,在他看来,这是近年国内文物数字化、互联网共享以来,最令人激动和振奋的成果了。 5月1日,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文化发现”的敦煌石窟,正式开启全球共享模式:持续多年的项目“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这意味着全球民众通过互联网,可尽情畅游石窟。 据敦煌研究院对“...
前贤有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倡导写文章必须在扎扎实实的资料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术研究依靠的资料可分为两类:老资料、新资料。老资料固然不可忽视,新资料的意义更加重大。就佛教研究而言,当前尤其需要提倡挖掘新资料、研究新问题。 佛教研需在大藏经基础上有所开拓 在佛教研究领域,所谓“老资料”,主要指传统的大藏经。百年来,大藏经在佛教研究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内容摘要:《高僧传·道安传》中“学不师安,义不中难”一语,表明论义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有过重要影响。敦煌遗书中新辨识出的论义文,帮助我们解决了以往论义研究存世资料有限的困难。本文以敦煌遗书中论义文的释读为基础,结合目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论义的记载,从论义与论端、论义程序、论义失误、举行论义的时间和论义文五个方面,率先对汉地佛教论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关键词:论义;论端;立义;论义文;敦煌遗...
【摘要】本文尝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点云,实现在计算机辅助制图下完成佛龛展开示意图的方法。 此方法借鉴并融合手工测绘时对佛龛曲面的展开结构、画法几何曲面展开法以及坐标控制法等,是考古绘图在龛壁曲面展开实践方法上的一个新尝试。 本文同时探讨了手工展开龛曲面的可能性,并进行了两种方法之间的比较。 【关键词】 三维扫描 圆拱形佛龛 画法几何 曲面展开 【来源】《敦煌研究》2016(1)
敦煌石窟是敦煌社会的必然产物,敦煌石窟在敦煌一直是社会化的佛教活动场所,敦煌石窟记录了敦煌及中国社会的千年历史面貌,敦煌石窟历史上对敦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过一定的作用,敦煌石窟是她的创造者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本文即从如上几个方面探讨敦煌石窟与敦煌社会的关系和敦煌石窟佛教的社会化问题。 一 敦煌的地域范围,即是指汉代敦煌郡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石窟称之为敦煌石窟。敦煌自汉代开发以来...
“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巡展”20日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举行,展出的50余幅(件)敦煌石窟艺术经典作品、整体复制洞窟及藏经洞出土文献,近距离再现了敦煌壁画艺术的辉煌。 此次巡展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及武汉大学等单位主办。 记者看到,展出的《舞乐图》《反弹琵琶舞乐图》《沙弥守戒自杀》《鹿王本生故事》《得眼林因缘故事画》《各族王子听法图》《夜半逾城》《五台山图...
不久前,在北京大学和智慧树联合举办的讲座上,敦煌研究院第四任院长王旭东坦陈了自己如何从一个工科男转变成一名敦煌艺术保护学者的心路历程。他说:“当我24年前来到敦煌时,对敦煌一无所知。现在,我所有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人关注敦煌艺术,让我们后世的人也有机会感受到人类文化的瑰宝,通过敦煌艺术和古人交流。”以下为讲座内容精编。 最初在我眼中,那些泥塑只是土 我出生在甘肃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 童年时,...
图为莫高窟第57窟《菩萨-初唐》。敦煌研究院供图摄 图为莫高窟第39窟《飞天-盛唐》。敦煌研究院供图摄 女菩萨、飞天、乐舞伎、天女、开窟造像的女施主……3月8日,敦煌研究院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以“大唐女神范儿”为主题披露了莫高窟中关于女性题材的经典壁画,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的莫高窟,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现有洞...
敦煌研究院26日披露,“敦煌石窟: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首批展品于26日抵达美国海关。此次展览将于今年5至9月在美国洛杉矶盖蒂艺术中心展出,这是古老而精美的敦煌艺术首次在美国的集中展出。 首批抵达美国的3个代表性洞窟分别是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莫高窟第275窟、西魏时期的莫高窟第285窟和始建于盛唐时期的莫高窟第320窟。3个洞窟是敦煌莫高窟艺术价值极高的原大复制品,将与后续展品共同呈现敦煌艺术的精...
美国收藏的3000余张拍摄于上世纪40年代的敦煌石窟旧照,或将年内出版。专家介绍,这批照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超过了探险家伯希和、奥登堡等人拍摄的敦煌旧照。 据介绍,这批照片由记者出身的罗寄梅于1943年拍摄,后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收购。194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石窟进行保管和研究。罗寄梅受聘为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携夫人到敦煌,承担起对敦煌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洞窟进行拍...
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莫高窟赴美展首批展品5日从天津港启航,预计在3月上旬抵达美国。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首批展品为3个复制洞窟的窟体构件。在到达美国之后,工作人员将对其组装搭建。待包括临本在内的第二批展品空运美国后,将临本粘贴于复制洞窟,并进行润色等调整。 2016年5月至9月,“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将在美国洛杉矶盖蒂艺术中心展出,这将是敦煌艺术首次在...
老子道德经义疏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出自周朝史官老子之手,“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经典。老子在春秋时代被认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宗教教主,《道德经》被认为是部哲学著作而非宗教经典,然而在道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老子和《道德经》逐渐被奉为宗教教主和宗教经典。 众所周知,唐李渊、李世民父子取得天下之后,为抬高自己社会地位,尊老子为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