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象牙笏板 近日历史剧《芈月传》热播,剧中礼仪用具的设计是为一大看点。其中一集讲到芈月初登秦国太后之位就退却五国联军,但以秦右相甘茂为首的旧贵族势力为保住权势,强逼芈月退居内宫还政秦王。此场景中群臣都手执一笏板,观此道具的颜色等特征,仿的应是象牙雕中具有礼仪性质的朝笏。在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于海口市博物馆中也曾发现两件象牙朝笏,此外还普查到雅士乘槎和 立莲罗汉两件牙雕作品。 千年传...
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太原蒙山开化寺佛阁遗址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称蒙山大佛及佛阁是中国北朝时期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大佛高度是世界第二大佛,雕造年代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蒙山开化寺位于太原西南20公里的蒙山,始建于551年(北齐天保二年),与龙山童子寺同时为北齐文宣帝所创建。开化寺分前(下寺)、后(上寺)两院,后院在开化沟内蒙山之阳的山崖旁,建筑高大宏伟,依山势镌刻...
继去年获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湖北省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再出重大考古发现!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消息,郭家庙三个不同地点发掘清理出墓葬88座、车马坑一座,出土各类质地文物一千一百余件。 郭家庙墓地隶属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坐落在汉水支流滚河北岸。2008年被批准为第五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所在位置是随枣走廊的入口处,为古代南北文化的碰撞之地。墓地中心位置为东经11...
2015 年12 月底,略阳文史学者马爱平,康怀军在当地村民闫永宏的带领下于略阳金家河寒峰村三台岩清沟发现清朝嘉庆六年古墓一所,其碑保存完整,雕琢精良,字体端庄大气。经查,乃为清乾隆朝康公维新(字配命)老先生墓所。而且亲笔题写铭文的就是清朝嘉庆三年进士,吏部候铨,儒学训导杨曰恭先生。尤其令人惊奇的是,碑文中记载了一段略阳本地史料从未记录的信息:“(康维新)祖籍武功状元对山之苗裔也”。碑文中“武功状...
很多的事情都是很凑巧的,有一位村民叫做曲大河,是叩官镇的村民,在近日的时候,原本平凡的日子去被打破了,曲大河家里面的祖坟所在的地方靠近开发区的位置,所以经过了政府部门的规划,曲大河家的祖坟要动迁。于是曲大河就在施工队的帮助下动迁祖坟,在曲大河的祖坟中,埋葬的是曲大河母亲的爷爷,到了现在已经有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在动迁的时候,很多的施工人员都在现场,根据曲大河本人表示,在动工的时候,因为是机...
1708年,一艘满载金银的西班牙大帆船在哥伦比亚附近海域沉没。这艘名叫“圣荷西”号的大船在此后的300百年间引发了前仆后继的搜寻,并被称为世界遗失的十大宝藏之一。 近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宣布,哥伦比亚在外海发现了“圣荷西”号,并决定对宝藏进行打捞。该船被历史学家和寻宝者称作全世界沉船中的“圣杯”,其装载的财宝价值约2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约130亿元)。 然而,这笔宝藏究竟应该归属谁?哥伦比...
图为现场挖掘的建筑遗迹 图为小芝镇南丰村遗址 小芝镇是位于临海东部的美丽乡镇,2014年,有考古爱好者在当地发现古人类遗迹,初步追溯到8500年前,比河姆渡遗址还要早了1500年。 新闻的热度散去,考古发掘工作并未停歇。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临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小芝峙山头遗址及周边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工作,并发布了《临海市峙山头遗址考古勘探试掘报告》,再一次确定了遗址的年代、面...
预计今年结束船内考古发掘工作羊城晚报讯记者黄宙辉、郑迅,实习生吴大海,通讯员张晓斌摄影报道:著名的南宋沉船“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9日,记者从该项目方获悉,经过两年的保护发掘工作,截至2016年1月5日,“南海I号”沉船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不乏珍品。专家预计,船内考古发掘工作将于2016年基本结束。 “南海Ⅰ号”发现于1987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尺寸最大的宋代沉船。其...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9日对外披露,该所近期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发现一处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 消息指,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内蒙古夏家店遗址下层而得名。考古人员将本次新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命名为乃林皋遗址。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介绍说,此次在乃林皋遗址发掘面积约为550平方米,发现15座房址,分别为地面式和半地穴式,平...
在中华文化里,讲述东周战国时韩凭与息氏夫妇美好爱情的“连理枝、比翼鸟”传说一直流传。如今,这个传说得到了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姜生教授的证实。 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姜生教授根据收集的出土汉墓画像资料,通过比较研究,证实了韩凭夫妇之间爱情故事的真实性。他认为该故事在汉代已经广泛流传,且深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推崇,可视为汉代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段故事也被认为是“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
据悉,大英博物馆将于 2016 年 5 月举行有关两座古埃及迷失之城及其考古学家在地中海海底最新古物发现的大型展览《沉没城市:古埃及迷失世界》。图为在埃及阿布基尔湾 (Aboukir Bay) 发现的托尼斯·伊拉克利翁石碑。这一完整石碑(1.9 米)上刻有 Saϊs 法令,受古埃及第三十王朝法老内克塔内布一世(Nectanebos I,公元前 378 年至公元前 362 年)委托建造,几乎与珍藏在...
杭州植物园里的桃源岭上,2015年底挖出了一座古墓。墓是南宋时期留下的,年代不算久远。墓里葬的是一个男人和他的两任妻子。一样样出土文物看过去,就像是在翻看南宋一户普通人家的家族史。 杭州市考古所考古一室的考古队员李坤,负责桃源岭宋墓的挖掘。他说,这个墓一穴三室,虽然每个墓室的大小一样,但中间那个墓室,要比旁边两个凸出去一块,显得更高一些。因为中间墓室葬的是男人,一家之主,以前“男尊女卑”根深蒂固...
考古工作者时隔20余年重启湖北石家河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去年11月底至12月该遗址出土了240余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专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琢玉技艺最高水平,并且改写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专家表示,石家河遗址是石家河文化据以命名的遗址,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从历年发掘的成绩来看,石家河遗址不排除有面积较大的外部城或者高等级的建筑遗迹存在,如果加以发掘将会有更大惊喜。 ...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6日对外透露,该所考古人员日前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发现一处唐代巨姓望族家族墓群,考证为陈行斌为代表的颍川陈氏家族墓群。该墓群为研究颍川陈氏和河东薛氏的流布,唐代胜州榆林县的历史沿革和周边区域民族构成及葬俗葬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了解,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群7座唐代砖室墓进行了发掘,出土遗物38件组,包括陶壶、陶碗、铁剪、铜钱、骨簪、墓志、蚌壳及漆器残片等。 此次发掘的墓...
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人”,造就了内蒙古早期青铜文化夏家店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夏家店人”在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乃林皋村1.5万平方米范围内生活着。 继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二道井子聚落遗址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7日发布消息称,在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乃林皋村发现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并命名为乃林皋遗址。这座遗址的发掘将为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整体面貌,尤其是聚落布局以及房屋建筑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