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普洱地区各少数民族对小孩取名字的习俗各有不同。 哈尼族的孩子出世第三天,必须取名。部分哈尼族实行父子连名制,给孩子取名忌讳与祖辈、父母兄长相同。三天内如有外人进家门,就请来者取名,并拜为干爹,如果孩子出生时脐带绕脖者,男的取名“挎德”、“挎龙”,女的取名为“实折”、“实跃”等。 彝族的孩子出生后由第...
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并没有影响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新疆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季莲和她的同事们繁忙的工作安排。这不,她刚刚参加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非遗”活动,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参加哈萨克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 李季莲说:“现在新疆各地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越来...
蒙古族牧民唱起悠扬的长调、达斡尔族妇女剪着可爱的哈尼卡(玩具纸偶)、鄂伦春族老人缝制厚重的狍子皮、还有身着本民族服饰的56个民族姑娘跳起欢快的舞蹈19日,作为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 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主要展示了30个民族的传蒙古族牧民唱起悠扬的长调、达斡尔族妇女剪着可爱的哈尼卡(玩具纸偶)、鄂伦春族老人缝制厚重的狍子皮、还有身...
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参观了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及亚洲雕塑艺术主题公园、乌兰木伦景观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储波,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巴特尔,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席任亚平,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鄂尔多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梓,市委副书记、市长云光中陪同。 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厅,...
据韩联社报道,印度尼西亚一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将韩文采用为正式文字,并开始实施教育,韩文世界化计划终于开花结果。 报道援引韩国训民正音学会和相关学界等的表态6日称,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省布顿岛(Buton)巴务巴务(Bau Bau)市最近将韩文确定为标记该地区土著语——吉阿吉阿(音)语的正式文字。 据称,巴务巴务市7月21日向吉阿吉阿族聚集区——索拉奥利奥(音)地区的40多名小学生分发用韩语印的...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15时,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与网友在线交流。 [网友 花溪幽谷]我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十分感兴趣。请问:有哪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多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丹珠昂奔]这个题目也...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楚天学者、湖北民族学院教授何星亮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应首先处理好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 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我国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保护民族文化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何...
2009年6月23日晚八点,“锦衣华韵---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展”在塞尔维亚旧时古都克鲁舍瓦茨市的人民博物馆隆重开幕,这也是该展相继在贝尔格莱德市、贝切伊市等五地成功展出后第六次亮相。中国驻塞尔维亚使馆文化参赞刘永宏、克鲁舍瓦茨市人民博物馆馆长拉杜洛维奇、克鲁舍瓦茨市政府要员、以及当地媒体记者和观众约150人出席开幕活动。 刘参赞在开幕致辞中说,中塞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
中国人大网讯 2009年6月21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接受中国人大网的采访。 中国人大网: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周和平: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内涵丰富...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喜庆之年 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为体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展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6月12日至14日,文化部在北京天桥剧场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6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会前会见了会议代表,他强调,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新局面。 李长春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他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
本网讯,2009年6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 铁力瓦尔地、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等领导同志观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全体演员。 演出结束后,司马义• 铁力瓦尔地等领导亲切接见全体演员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与78岁的民间艺人尼玛 与全体演员合影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周玮)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为展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成果及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独特魅力,6月12日至14日,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在北京天桥剧场亮相。 本次演出涉及全国10个省区市的蒙古族、回族、藏族等13个少数民族,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25周年之际,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已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文化部等有关部委在部署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时,强调要关注边疆省区少数民族的项目,以及尚无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0个少数民族(东乡、布朗、普米、德昂、鄂温克、珞巴等民族)。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名录公布,上述10个少数民族均有项目入选...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更有着“壮乡歌海”、“铜鼓之乡”的美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成为我区的重要议题。6月1日,记者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汇报会上了解到,自《条例》于2006年实施以来,我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广西已列入第一、第二批自治区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