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5日拍摄的落马桥窑遗址出土的元青花瓷器残片。当日,一批景德镇落马桥窑遗址出土的瓷片被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整理对合出来。随着这批修复件的面世,落马桥窑遗址向专家学者抛出了一系列的疑问,等待着人们解读这些秘密。
被发掘清理的古墓葬 出土文物发掘时在墓室中的位置 近日,县文物部门接群众举报,网岭镇北坪村燕子窝村民李某挖房屋地基时,破坏一座墓葬,县文物部门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 据查,被破坏的是一座砖室墓,破坏较为严重,部分随葬品已被破坏裸露墓室外。县文物部门随即组织考古专业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陶瓮、釉陶罐、铜指环、铁刀、陶釜、五铢钱等,共计12件文物,同时发现少量“元和二年一月日”...
昨天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盛世殷商的辉煌文明-殷墟出土文物珍宝展”,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惊艳亮相,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有兴趣的您不妨前去领略什么叫“一言九鼎”。 “啊,好大的鼎!”“咦,这个鼎怎么是扁的”……昨天上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展出40件(组)殷墟文物,华美浑厚的青铜器,精雕细琢的玉器,古老神秘的甲骨文,这些精美的文物不仅完美地展现了殷墟文化的精华,也反映了...
6月14日,西安大明宫遗址博物馆,观众欣赏殷墟文物“卜甲”。 当日,由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合举办的“盛世殷商的辉煌文明——殷墟出土文物珍宝展”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共展出青铜器、玉器、甲骨等殷墟文物40件(组),让西安市民了解辉煌和神秘并存的殷墟文明。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舍利。 2014年6月14日,“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展出,展出包括佛牙、舍利、跪捧真身菩萨像等29件珍贵佛教文物。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供奉佛牙的金塔。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跪捧真身菩萨像文物。
6月12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对古墓墓室进行发掘清理。近日,两座古墓在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南一建筑工地被发现,考古工作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两座古墓中,一座为明代天启五年骠骑将军辽东副总兵祁公墓,另一座为大明万历三十年九月神枢营右副将署都督佥事宣府山西副总兵祁允楼墓。出土有墓志、绸带銙、陶器、瓷器、铜器、丝织品等文物30余件。两座古墓的发现,对研究蔚县明代晚期兵备制度以及北方社会、军事、文化等领域有重要研...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供奉佛牙的金塔。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14日,“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展出,展出包括佛牙、舍利、跪捧真身菩萨像等29件珍贵佛教文物。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跪捧真身菩萨像文物。 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舍利。
文物展现场 6月14日,在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携手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出了“盛世殷商的辉煌文明——殷墟出土文物珍宝展”为广大西安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殷墟文物的机会。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期间共展出殷墟文物40件(组),华美浑厚的青铜器,精雕细琢的玉器,古老神秘的甲骨文.... 这些精美的文物不仅完美的展现了殷墟文化的精华,也反映了殷商社会统...
福山区青龙山挖出的西汉早期墓葬,墓穴长3.3米、宽1.5米。 陶罐制作精美 山东烟台福山区青龙山文化公园是福山区倾力打造的区域性市民文化休闲中心。正在施工中的王懿荣广场位于青龙山文化公园南侧,新文化广场施工中,“抠”出汉代墓葬:在5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16件陶壶、陶罐、陶盘、铜镜、铜钱、铜带扣、古剑等文物,其中2000年前的“熏香炉”亮相。 施工:不到一平米挖出3个陶罐 10日早8点半...
一段岁月,或长或短;一个故事,或精彩或平凡;往事云烟,幻化虚无。站在历史的海岸,目送潮退水落,纸面上的形容让我们看尽繁华与沧桑,但终究是文字的承载、隐喻的暗示,惆怅之余,历史尘埃掩埋的实物因考古而发现,一目了然了一个时代的某一风貌,世人看到了本来的真实。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基本建设的推进,沉眠于嘉兴地下几百年的明代古墓也逐一被揭开,如丰南村明墓、二毛明墓、南山脚明墓、乐家...
近日,在鹰潭市龙虎山景区大上清宫二期工程施工现场,挖出清代大上清宫的古遗址,出土了不少十分精致的残垣碎瓦,很多都是清代官窑制作的琉璃瓦。 精致的琉璃瓦 雕刻纹路清晰的柱石。 鹰潭市政协副主席、嗣汉天师府负责人张金涛介绍说,大上清宫二期工程是按清代的建筑基础设计修复的,目前挖出的古遗址应该属于清代的建筑基础。当时,大上清宫有一位名叫娄近垣的高道,经常给雍正皇帝看病,博得器重,朝廷遂派员...
一只“招财猫”竟然出现在了1600多年前的北魏窟龛群中。文物专家表示,这处罕见的窟龛雕像群中,佛像、动物等形象极为生动,虽经千余年风雨侵蚀,但韵味犹存,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这处窟龛雕像群位于岐山县蔡家坡镇的一座石山上,共有大小5个窟龛,窟内雕刻的人像肉髻高,造型修长,秀骨清瘦、裹衣缚带。昨日,宝鸡市文物旅游局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龙剑辉说,初步断定,这处窟龛雕像群为16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所建...
世界最古老的拨弦乐器——“竖箜篌”于1996年出土于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距今约2700年,以“最古老的拨弦乐器”的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 这两件乐器木质为本地产胡杨木,其均由三部分组成:音箱、颈、弦杆,在发音部位绷盖兽皮,由木楔固定,23孔,底部有圆型孔洞。其中一件全长61.6厘米,另一件全长87.6厘米。 据悉,“竖箜篌”在全疆仅发现三件,一件在吐鲁番,两件在且末。箜篌在公元前2...
近日,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田螺山最早文化层底部,出土了一件完整的独木舟模型器。独木舟模型器用整段圆木刻意雕凿而成,全长35厘米,舟身宽近10厘米,高度也在10厘米左右。尖头、“V”字形底,中段挖凿出长约25厘米的椭圆形船舱体,深约6厘米;尾端为近方形。模型器具有比较成熟的船体形态,显然已脱离了独木舟原始的形态。 独木舟在浙江省的跨湖桥遗址和茅山遗址中已有出土,这次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模型器,...
殷商时期,在商王朝统治的中原地区周边,还有虎踞一方的“方国”。不少方国遗址或墓地中,也出土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商时期玉器,其中出土玉器数量最多、造型纹饰最别具一格的,首推位于成都平原的古蜀王国。1986年发掘的广汉三星堆一号和二号祭祀坑,以及2001年发掘的成都金沙遗址,分别出土玉器600余件与2000余件,是古蜀文化玉器最集中的两次收获。 与中原地区商代玉器大多出于墓葬的埋藏方式不同,古蜀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