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透露,为配合交通建设,考古人员在该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南发掘清理古墓葬56座。其中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49座,属于秦咸阳都城时期平民墓葬。出土遗物260余件,包括保存完整的铜剑,及铜壶中保留的近乳白色透明液体。 考古人员在一座秦人墓葬中发掘出土了保存完整的铜剑一柄,通长60厘米。属于传统的“周式”长剑,一体连铸,束腰及八面体的剑身有很强的杀伤力。 陕西省考古研...
为了满足公众多元文化需求,让文物活起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区文物局今天在牛推官南遗址举行了公众考古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文物法律法规学习、看考古知识展览、参观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勘探体验、考古发掘体验、现场考古资料整理体验及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近年成果展等。相公街道办事处组织相公中学师生及当地群众参与了活动。 在公众考古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公众零距离接触考古发掘现场,并初步了解考古发掘基本原理、步骤...
3月15日,从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传来消息,在近期对黄帝故里景区故里西路的施工过程中发现两处墓葬,经过考古工作人员抢救性发掘,出土春秋时期、东汉早期文物共计29件。 据了解,本次出土的文物分属两处,春秋灰坑内出土文物共计8件,分别为板瓦、环底罐、陶水管;在另一处东汉早期墓葬内,出土陶器、陶罐等12件、新莽时期“大泉五十”钱币8枚、汉镜1件。 ...
资料图 图片来源:中新网 记者15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缘、岷江支流斜江河中游的成都市大邑县三岔镇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一批保存十分完好的人骨,这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的最早的人骨资料。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山古城遗址现场负责人刘祥宇认为,人骨的发现具有重要考古意义。通过碳、氮同位素,锶同位素和DNA研究可确定个体是否来自外地。 为详细了解成都平原西南腹地...
为配合周南高速公路建设,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杨单庄村发现一处排列密集的汉墓群,出土“三老”铜印章等珍贵文物,为研究汉代乡里社会提供了难得一见的实物材料。 考古队执行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院朱树政介绍,编号M89墓葬中出土一枚铜印章,为双面印,两面各篆刻有小篆字体。据复旦大学郭永秉教授释读,小篆字样为“隐阳三老”“宋黶”。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三老”是国家官吏序列中...
展览时间:2018-02-09 - 2018-05-03 展览城市:四川 - 成都 展览机构:金沙遗址博物馆 展览地址: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市区的金沙遗址路2号 参展人员:庞贝 展览介绍 庞贝,一座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沿岸的古城,因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的喷发而遭到毁灭,却又因此保存了许多在罗马没能留下的遗迹,比如大量的壁画、刚进烤炉的面包等。 POMP...
部分遗址航拍图 斧形鼎 1996年,郫都古城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郫都古城已成为当时古蜀人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昨日,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去年6月至10月,该院联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对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00余平方米。据考古工作人员推测,该遗址面积达300万平方米,是郫都古城的十倍。 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遗址现场主要负责人...
记者昨日从邯郸市临漳县文物旅游部门获悉,当地村民春节期间整修土地时,意外发现两尊无首佛造像。经有关专家初步推断,佛造像为金代文物。 据介绍,出土佛造像地方属于一处佛寺基址,位于临漳县张村集乡花佛堂村,两尊佛造像均为白石材质,大小、形状基本相同,身高一米左右,目前没有发现佛首,佛身写有“大定二年”的铭文。 据了解,历史上与邺城有关的“大定”年号有两个,一是北周时期,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年...
记者6日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战国至汉聚落遗址(简称指路村遗址,下同)出土了一块双耳罐残片,上刻有“X子乡”字样,为四川地区目前所发现年代最早的记录乡一级基层聚落的考古实物材料。 据了解,指路村遗址距离宝墩文化时期的郫县古城北城墙100米左右,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于2017年6月15日至10月8日期间对该遗址进行了初步发掘,历...
出土古玉的色沁除了大坑人工浇灌的水银沁和土中自然水银沁使玉器表面形成黑漆古外、还有土斑、石灰沁、地火沁、血沁(不一定红色)、铜锈沁等多种颜色。在生坑时玉肌理的色沁很难看出,经过盘玩先看到玉表面的色沁。一旦盘熟,把玉对着强光才能看到看清此玉肌理受什么色沁,受几种色沁,所以看色沁对出土古玉断理只能看出土古玉表面的色沁,如土斑、黑漆古、石灰沁和地火沁等。本篇主要谈如何看黑漆古、石灰沁断代的一般规律。 ...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的鞍子山积石冢考古项目完成。此项工作历时3年,发掘总面积约为2700平方米,共清理墓室133座,整个墓地出土陶器156件、玉器82件、石器470件、骨器30件。其中,出土的大量龙山文化陶器为有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该积石冢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后牧村鞍子山山系西侧山脊上。山脊呈南...
近日,“月隐天城——杭州市朝晖路窖藏出土元代瓷器展”在杭州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了1987年窖藏出土的54件瓷器文物,包括“元·青白釉刻花海水龙纹坛”、“元·影青釉里红高足杯”和“元·青花瓷塑海鳌山子笔架”等“大网红”均在其中,这也是窖藏自1987年发现以来首次集中亮相,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8日。
在吐峪沟石窟寺的第8次发掘中,考古工作者们有了重要的新发现:初唐高僧玄奘法师翻译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的佛经写本残片。出土时,文物保存较好,体量较大,有20多厘米宽, 18厘米高,卷首赫然写着“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玄奘一生译经74部,总1338卷(目前学界也有说法是75部,总1335卷),译经数量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又称“空经”,总共600卷。不过这次出土的《大般...
“丹书石券”,网络图片 三国时候的“房产证”什么样?——南昌一古墓出土的“丹书石券”告诉你 三国时候的“房产证”什么样?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一座东吴时期墓葬中发现三国买地券,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房产证”。 据考古项目负责人杨军介绍,南昌一工地去年7月发现古墓群,在已发掘的11座墓葬中,除东汉时期少见的六棺合葬墓之外,还发现了迄今考古发现的三国时期唯一石质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