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瑞士资讯2月25日援引法新社报道,伊拉克政府当日宣布,在首都巴格达南部的巴比伦省的波尔西帕(Borsippa)考古遗址内,竟因一场倾盆大雨而出土了75件古老文物。 巴比伦省的考古人员弗雷侯赛因(Hussein Fleih)表示,这批出土文物中的部分赤陶器、钱币和金属器物可追溯到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至公元224年)时期。 报道称,在伊拉克,因降雨出土古文物并不罕见,当地仍...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6日报道,近期,研究人员在距今3.4万年的俄罗斯松希尔墓葬内发现了两具被头对头放置的残疾男孩遗体,墓内还有珠宝、狐狸牙齿和象牙珠等陪葬品,比附近出土的成年人墓葬更加奢华。学者认为这反映旧石器时期残疾人的生活境遇。 两个男孩的骸骨在俄罗斯弗拉基米尔附近的松希尔遗址内被发现。他们3.4万年前被下葬时分别是10岁和12岁。两具躯体被头对头地放置在狭长的墓穴内,伴有1万多粒象...
在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最新一次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150多件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其中包括唐玄奘奉诏翻译的佛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在新发现的一座塔庙窟淤泥层中发现的,出土时,有20多厘米宽、18厘米高,保存较好,体量较大。虽然文物上明确写有“玄奘奉诏译”,但是否由玄奘亲笔书写尚需进一步考证。
佛经残片出土时状况。照片由吐鲁番文物局提供 当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揭开层层泥土后,一件残破的纸质文物展现眼前。详细辨认,上面的字迹规正流畅,再细看,内容好像是佛经。 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吐鲁番学研究院共同开展的吐峪沟石窟寺第8次发掘中,这件珍贵文物的出现,让所有在场的人员兴奋不已。自2011年开始的这项考古发掘,每年成果不断,佛经、壁画、佛寺建筑布局...
当地时间2018年2月8日,以色列凯撒利亚国家公园,考古人员在当地出土了一幅罕见的、罗马时期彩色马赛克画,有1800年历史。
记者昨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距今近9000年的6处水井遗迹在西平县谢老庄遗址内被考古人员发现并得到认定,成为迄今中国乃至东亚最早的水井,并把我国有水井的历史提早了2000多年。 该院副院长魏兴涛说,该考古成果是他们进行《贾湖及周边相关遗址》课题研究过程中在谢老庄遗址内试掘时意外发现的。当时,考古人员发现了6处与一般窖穴有着明显差异的深坑。经专家综合研判,这些深坑应是古人投入很大劳力挖...
2月8日,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在考古发掘主要成果发布会上介绍,象南中心古墓群共发掘清理墓葬11座,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器、漆木器以及采集样本等各类遗物400余件套。其中出土的太平百钱,在南昌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此次发现的墓葬,说明在汉晋时期象南中心一带属于郊外,为考古学家研究汉晋时期南昌城的发展与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记者许南平
记者10日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考古人员在沈阳新民市境内发现北崴青铜时代遗址,出土了迄今为止东北地区年代最早的青铜短剑。 据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5月开始对北崴青铜时代遗址展开考古发掘。该遗址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已发现了2座青铜时代房址、38个灰坑、2个竖穴土坑墓及5处瓮棺墓,出土了大量夹砂陶片和甗、鼎、瓮、石斧、石镞等器具。考古人员在房址外侧发现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7日透露,考古人员对唐元陵的神道石刻及下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清理,新出土鸵鸟等石刻27件,并发现两座大型建筑基址。 元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北部的檀山之阳,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代宗李豫的陵墓。元陵依山为陵,陵园主体略呈长方形,下宫位于陵园南门门址西南。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有前介绍,元陵神道及四门石刻的种类和配置与乾陵相同。石刻原地面保存不多,此次发掘新出...
美国《科学现场》网站于1月29日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挪威一个考古团队近期发现了一枚800多年前的国际象棋棋子,这是北欧地区发现的非常古老的国际象棋棋子之一。 该考古团队成员来自挪威文化遗产研究所,团队负责人拉尔斯·豪格斯滕(Lars Haugesten)介绍,这枚棋子的设计风格与阿拉伯地区的棋子风格相似。豪格斯滕说,有观点认为,国际象棋在7世纪出现于阿拉伯帝国,摩尔人在10世纪将国际象棋...
近日,由四川大学和贵州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工作组,在铜仁市万山区开展为期一周的考古调查时,发掘出了大量青花瓷残片等。 据悉,此次考古调查,主要是梳理万山与周边地区(锦江流域)的历史联系,厘清朱砂水银的历史运输路线,收集矿场内外的相关历史文物。经过连日勘探,工作组在遗产区地表和地下发掘出土了大量青花瓷残片、陶片、瓦片。其中有元末明初的青釉和黄釉,明永乐、成化、宣德年间的青花瓷等。
2018年2月6日,宁波文物考古研究部门今天宣布,经过持续2年多的考古发掘,并结合历史文献与方志记载,确定今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城山南侧为秦汉时期至隋代的古鄞县县治所在。 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立项课题“宁波地区古代城址考古工作计划”,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等科研机构,对今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一带展开了跨越4个年头、持续2年多的野外...
2017年新疆考古工作成果丰硕,共实施9项主动性考古项目,26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项目,累计发掘遗址面积7410平方米,墓葬927座,出土文物近4500件(组)。其中,吉木乃通天洞遗址考古发现被列入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 在5日召开的2017年度新疆考古新发现报告会上,来自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多位专家学者针对各...
茗山上一座挖掘好的汉代墓葬 茗山挖掘现场,考古队员挖出几个陶罐。 “经过一个多月的初步勘探,我们估计两座山上至少有80多个古墓穴,规模非常大,所以我们建议要进行挖掘保护。” 施领队说,正式挖掘是去年11月 18日开始,到昨天为止,考古队已经挖掘出 100 个墓穴,数量大大超过预期。墓葬年代以两汉时期为主,也有两晋及一些明清墓葬,出土文物 900 多件,其中包括部分青铜器。 ...
中国社会科学报综合外媒报道 多国考古学家共同研究推定,在以色列海法市附近发现的一块化石,是目前非洲大陆以外出土的关于智人历史的最早凭证,改写了人类进化和迁移时间。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官方网站1月26日发文表示,过去一段时间,考古学家认为,在以色列的斯胡尔和卡夫扎两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化石,是在非洲大陆以外发现的第一批现代人类的化石,有9万—12万年的历史。但在以色列海法市附近卡梅尔山上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