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菊花博览园工地出土“明器”。 陈 枭 摄 发掘现场。 陈 枭 摄 菊花博览园工地出土“明器”。陈 枭 摄 勘探现场。陈 枭 摄 5月6日至15日,临湘市文管所获悉该市境内桃林菊花博览园即将开工建设。于是,立马派员前往该博览园工程项目部摸排情况,经调查了解,发现该项目位于桃林镇畈上村,占地1300亩,基本为水田和旱地,涵盖畈一、畈二、畈三、畈四四个...
北宋陶质匣钵与精品青瓷 秦汉以来,很多皇家指定的重要的手工制作会要求工匠留下记号,以便追责。从晚唐到北宋早期一直为皇室烧制瓷器的上林湖越窑窑址,其器物上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标记?那些窑工知道自己烧制的是秘色瓷吗? 近日,正在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考古现场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建明博士告诉了记者一个惊人的答案:“我们在一件瓷质匣钵上发现了‘罗湖师秘色椀’六个字,‘秘色椀’三个字与法门寺地宫...
近日,楚雄元谋江边遗址发现呈长条状的土坑墓,宽度50——60厘米,长度4米,有的长达6.1米。据考古人员称,这种大长宽比的墓葬在云南还是第一次发现。 江边遗址位于元谋县江边乡龙街村委会江边村金沙江二级阶地上,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 1974年文物部门曾在遗址南部试掘,出土有斧、锛、凿、镞等石器和罐、碗、钵等陶器,另外还发现有大量陶片、红烧土、草拌泥及螺...
继2016年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获得全国十大发现后,2017年文物部门又对该窑址进行了发掘。其中在一件瓷质匣钵上发现了“罗湖师秘色木宛”六个字, “秘色木宛”三个字与法门寺地宫衣物帐上的文字完全相同。这不仅是在窑址上首次发现 “秘色”字样,同样也再次证明瓷质匣钵就是烧造秘色瓷的重要窑具,秘色瓷这个概念不仅存在于当时的文人以及包括宫廷在内的上层阶层中,作为窑工,亦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是秘色瓷器。 ...
日前,在泗县经济开发区曹苗村,一只满身龙鳞的精美石雕被当地文物部门从地下发掘。据介绍,这是一只“镇水神兽”,初步判断名为“趴蝮”,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或为明清时期所雕刻。在这个石刻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当地崔老先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默默保护着这个文物,历经祖孙四代半个世纪,终于让它重见天日。 数百年前“神兽”重见天日 曹苗村村民自古沿河而居,古称“十里长庄”,这一...
隋唐长安城东市,西近太极宫,东北紧临兴庆宫,周边多为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宅邸,是唐长安城的重要商业中心。记者昨日获悉,东市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收获,共计勘探10.71万平方米,实际发掘2900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单位173处,出土各类遗物约1500件,对了解研究隋唐时期东市的形制布局和商业、手工业的内容有着重要学术价值。 经考古队初步勘探显示,东市遗址占地约1平方公里,东北与兴庆宫公园相望,...
今日,记者从太原市考古所了解到,在山西大学东山新校区内发现三座墓葬,其中一座为多室砖墓,两座为单室墓。初步判定这三座墓葬为西晋时期墓葬,均已被盗,仅出土少量随葬品。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老峰村西南,三座墓葬位于校区东南角。多室砖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东西两侧耳室组成。主室平面形状为方形,东西长285厘米、南北长276厘米,墓室残高290厘米。墓顶已被破坏,推测为穹窿顶。墓室...
日前,利民镇在古城拆迁改造工地挖出一块元代石碑。图为发掘现场。 碑文字体潇洒飘逸,刚劲有力。 碑额“重修宣圣庙记”六个字清晰可见。 5月3日,虞城县利民镇在古城拆迁改造工地挖出一块石碑,碑文清晰可见,字体飘逸、苍劲。经文物部门初步认定,该石碑为元代碑刻。现已被利民镇政府保存。目前正待有关专家进一步考证。该石碑的出土对研究古纶城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出土的青铜剑。图/记者杨旭 5月8日上午11时,益阳市赫山区枇杷树山墓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人员蔡正君正蹲在一座墓坑里,用刷子清理头厢内随葬陶器上的泥土。除了随葬的陶器,这座墓里还发掘出一把青铜剑,这样的青铜剑在整个枇杷树山墓群里仅发现两把。当天,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了考古工地开放日活动,并展示了部分已经修复的文物。 这个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东路原益阳市轴承厂内的墓群,在去年12月...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远景 “罗湖师秘色木宛”匣钵 有关于上林湖,最近的几次“刷屏”时间都停留在2017年。 2017年2月25日,在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研究的重大成果:上林湖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也是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全国的窑业中心。后司岙窑址作为上林湖越窑遗址中最核心的窑址,是晚唐五代时期...
近期,我市文物考古管理所考古人员在周口经济开发区发现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考古人员在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现保存较好文物20余件,其中,出土8件西汉青釉瓷,较为罕见。 考古现场发现青釉瓷器 “我们这里发现一座古墓,你们过来看看吧……”日前,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后,立即赶到古墓发现地点查看,并上报国家文物局进行抢救性发掘。 考古人员在现场看到,古墓的一...
基本信息: 编著:华强 罗群 周璞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年3月 印次:1 ISBN:9787501047628 内容简介: 明代纺织工艺是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发展的高峰,而常州王洛家族墓所出纺织品又是迄今出土明代纺织品的重要代表。本书对王洛家族墓的形制、随葬品及墓主身份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考证,研究...
宁乡狮北墓群出土的鸡首盉 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从宁乡狮北墓群出土金属文物已经完成保护修复工作。 宁乡狮北墓群位于宁乡大屯营镇狮北村。该墓群位于湘江支流靳江河上游的一个山间盆地中,距长沙市区约30公里。该墓群发现于2015年5月,经上报湖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后,2016年4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正式发掘,共发掘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晚期的墓葬47座,获取了一批珍贵的考古资料和文物。由...
考古发掘现场 考古发掘现场 发掘出的菩萨头冠 近日,大同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古城东北隅大有仓街附近的施工工地上发现一处遗址,出土有罗汉头像、菩萨头冠等塑像残块以及大量北魏时期的筒瓦、板瓦等。根据这些出土文物,初步研判为北魏寺庙遗址。 5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看到工地上5米长、5米宽的探方有20多个,最深的近2米,考古工作者正在...
西晋末年,伴随着八王之乱后,短暂统一的中国迎来了“五胡乱华”时期。在众多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建都于成都的成汉政权是第一个。然而,这个只有43年历史的政权因史料稀少,一直十分神秘。5月7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公布金堂县近30座成汉墓葬发掘成果,造型独特的镇墓俑、青铜镜、印章等器物,掀开了这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冰山一角。 据介绍,这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大规模成汉墓葬。 近30座崖墓属于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