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衮衣绣裳——旅顺博物馆藏清代精品服饰展”15日开幕。展品包括官服、常服、衣用配饰等,其中官服有龙蟒袍服、铠甲、文武之补、顶戴花翎、官服衣料;常服包括常服、衣料、荷包香囊,其中青纱衮龙袍、红纱镶边女式袍等位首次展出。 旅顺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了满、汉民族融合互补、丰繁竞采的服饰制度;清代服饰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继“胡...
阿勒泰地区举办以“血脉相连。民族情”为主题的图片展巡展活动,切实做好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长治久安的认识,丰富“新疆三史”教育的学习形式。 7月17日至7月18日“新疆三史”“新疆古代民族服饰”图片展览活动在布尔津县举办,这次图片展在布尔津受到各族干部群众的欢迎,通过文物这一不可替代的资源进行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了解新疆、热爱新疆...
古代人穿什么衣服,人们大多只能在电视、电影上看过。近日,中国海盐博物馆与泰州市博物馆联合推出了“衣冠明道——泰州明墓出土服饰展”,在海盐博物馆北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 本次共展出30多件明代服饰,从泰州地区明代古墓中出土,精选展出的有背心、长衫、披风、鞋帽、手帕和簪子等,种类丰富、制作精致、款式多样,为广大市民生动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泰州官吏、命妇、士人、百姓的生活画卷。 其中,...
根据所处时期不同,清代人口语上的称谓也有变化,还涉及满语和汉语交替的问题。大体来说,入关前,后金宫廷和旗人基本都使用满语、满文。入关后,宫廷第一语言是满语,清初汉族大臣很多也都熟悉满语,如著名汉臣张廷玉,其满语就说得很流利。而到了雍乾之后,汉语才逐渐成为第一语言。 语言称谓不靠谱的四个细节 细节一:皇阿玛 清宫戏中,无论清初还是晚清,皇子、公主们都管皇帝叫“皇阿玛”,这个情况也需讨论。康熙时...
6月25日上午,经过几天的布展工作,一场名为“衣冠明道”的明代服饰文物展览在市博物馆二楼临时展馆内开展。据了解,本次展览是由江苏省文物局主办,泰州市博物馆承办的一次全省巡回系列展览,宿迁是巡回展览的首站。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中,泰州博物馆带来了40余件明代服饰文物实物,包括补服、长衫、帽、裙、裤、凤头鞋、背心、披风等,全面展示400多年前明代士庶衣冠风貌。据市博物馆负责人刘红升介绍,本...
千百年来,从藏北草原到“西藏江南”,从“天边阿里”到藏中腹地,不同的自然生态和民风民俗,在雪域高原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服饰,14日市民和游客可以在拉萨大饱眼福,一室尽揽全藏服饰文化。 当日是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此间首次举办“西藏服饰文化展”。策展方介绍,此举为了展现西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九年来非遗普查保护工作中服饰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这是首...
中国风格的时尚是什么?22日,东华大学内的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里,观众们在“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中寻找答案。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东华大学教授卞向阳说,在中国近代以来的衣着时尚中,海派服饰最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追溯海派时尚的历史变迁,不仅可以了解和记忆我们着装的演变过程,而且可为未来中国服饰时尚的发展描画一条参照线索。 在时尚展中,一条时尚隧道串起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服...
4000年前的衣服啥样?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举办“锦绣天成服饰展” 一整条鱼皮做成的衣服,鱼鳞十分清晰。 一整条鱼皮做成的衣服是什么样子?一整块树皮做成的衣服又是什么模样?如果你好奇,可走进省民族博物馆,一睹它们的真容。3月25日起,“锦绣天成――黎族树皮服饰与赫哲族鱼皮服饰展”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举行。 2006年,具有4000年以上历史的黎族树皮制作技艺和赫哲族鱼...
据《劳动报》报道,今年4月22日,对上海的文学爱好者来说是一个痛心的日子,继赵长天先生之后,以书写上海风情著称的著名女作家程乃珊女士,在上海华山医院病逝,享年67岁。28日,程乃珊女士人生告别会及安葬仪式在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举行。程乃珊女士的丈夫严尔纯以及亲朋好友共同纪念这位海派作家,送别上海的女儿。 据介绍,程乃珊的新居坐落于福寿园依溪而建的枕霞园,典雅的黑色石碑上影雕着乃珊支颌浅笑的...
2013年10月12日,易拍全球将于在线竞拍平台推出“芳华再现—梅艳芳服饰及珍品拍卖”专场,参与拍卖的物品主要为梅艳芳的个人物品。这其中包括见证其事业成就的相簿、海报、个人奖项、金及白金唱片;也有其生前使用或收藏的家具、摆件;更有私人衣物、首饰、手包等。此次拍卖会将在香港举行,由香港拍得高拍卖(国际)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易拍全球对本次拍卖会全程在线视频直播,并提供...
9月10日,由上海嘉定博物馆和广西柳州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五彩羽衣——广西柳州博物馆民族服饰、银饰品展”在嘉定博物馆新馆展出,展出时间为期1个月。此次展览共展出壮族、侗族、苗族和瑶族4个少数民族的100余件服饰、饰品,其中包括民族传统服饰、银饰品、手工艺品、民俗图片等。 在展厅看到,整个展厅被划分成4个区域,分别展出了4个民族独特的服饰和饰品,让...
京剧的服饰以明代为基准,同时还吸收了宋、元、清代服饰的一些特点,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样式。其最大的特征是不分季节和朝代,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哪朝哪代都用这一整套固定的服饰。不过在具体穿戴时非常严格,有“宁穿破,不穿错”的说法,即必须按照人物的身份地位,进行穿戴。 京剧的服装也称“行头”,给人以豪华绚烂之感,精美的刺绣、夸张的图案、鲜明的...
清代满族服饰展之八旗甲胄冼敏 摄满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而吉林省是满族的发祥地,吉林省博物院收藏有丰富的满族文物。现在南宁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这些满族文物。即日起至9月19日,“旗装雅韵——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满族服饰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广大市民可以近距离感受清代满族人衣着服饰文化。 7月30日,记者在展区看到清代满族的旗袍、马褂、旗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