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
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牧区的皮袍、夹袍,官吏、贵族的锦袍及僧侣在宗教节日活动中的服装具有这种特点。
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藏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服饰也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服装即要有很强的防寒作用,又要有散热的方便,使臂膀伸缩自如,并适应露宿的生活,当成卧具,并随身可以携带生活用品。
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统肥袍行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品。腰带和靴子又是附着饰品的主要穿戴。各种样式的“罗松”(镶有珠宝的腰佩)系在腰带上垂在臀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尾饰。各种精美的“止穷”(类似匕首)也都系在腰带上。
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藏族服装的色彩特点表现为对比强烈,如红与绿、白与黑、黄与紫,并运用复色,金银线搭配使服饰色调明快而又和谐。
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西藏服饰艺术除服装鞋帽外,首饰同样以丰富的种类,各具特色地为传统的服饰文化增添着耀眼的光彩。
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一般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点缀”,而在藏文化中,尤其对女性而言,用“浑身披挂”四字更为贴切。各类首饰与其挂件遍布全身。头上佩的簪子、发卡、骨环、玉磐、发珠饰链及各类耳环等;胸前戴的项琏、珠饰、托架(远古金属圣物)、嘎乌等各类护身饰件;腰上系的图纹腰带、金属腰带、悬挂的火镰、腰包、奶勾、藏刀、海贝、小铃等一大批精美饰件;手上戴的各类戒指手镯;背后披挂的氆氇五彩饰带,以及各类金银珠宝。
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西藏传统首饰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藏民族的思想观念、社会形态,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传统的游牧生活,更需要将全家,甚至几代人所积累的财产转化为珠宝首饰满身披挂,而四处搬迁去寻找水草丰盛之地,既安全又方便。所以藏民族所穿戴披挂的不仅是服装饰件,而且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显示的不仅是美,而且象征着豪华与富有。
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人们从服饰和佩饰上,可以看出官阶的大小,三四品可穿黄色缎袍,上有云、龙、山、水花纹;小四品着紫红缎袍,五品着紫色或棕色缎袍;七品只能穿紫红呢袍。三品发髻装饰宝石,四品发髻装饰璁玉,五品发髻只能扎红绳。四品以上脚穿红云绣靴,五品以下穿蓝云绣靴。
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