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党员干部参观家风主题文物展 “传家训、树家风”文物展展厅 公元281年,晋武帝司马炎南巡来到当时的秣陵县,发出了“江外无事,宁静于此”的感叹,由此拉开了江宁近两千年的历史画卷。那么你知道吗?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江宁有多少千百年来受到优秀家风熏染的世家大族?又曾留下多少为百姓千古传诵的清官廉吏事迹呢? 10月18日,一场以“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以一件件历史...
“沐氏金牌”上记载了沐英对后代的教诲。 昨天,一场以“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文物展览在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举行。南京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次展览充分挖掘南京尤其是江宁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取传统家训文化中‘德’‘廉’‘善’等精神内涵,以古鉴今,引导党员干部领略历史先贤们的勤廉事迹和风采。”通过传统文物展开展勤廉教育,这在全省范围内尚属首次。展览持续半年时间,自即日起对社会开...
“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这段文字出自国家一级文物“沐氏金牌”,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墓葬中唯一一件来自显赫家族的家传遗训金牌。昨天,这块金牌连同其他30件(套)文物共同在江宁区博物馆展出,拉开了以“传家训、树家风”为主题、以历史文物为展现方式的传统历史文化展览序幕。 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传统文化文物展着眼于充分挖掘南京尤其是江宁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提...
菊花是代表秋天的物候,是不可缺少的节物。在传统文化中,菊花早已从单纯的自然景物,延伸到造园、栽植、吟咏、寄喻、描绘和装饰之用,并以文学和艺术等各种形式记录其美感。从战国时代《礼记 月令》篇中提及“季秋之月,鞠有黄花”,到陶渊明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寄托自身情操,再到《红楼梦》中12首菊花诗“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更是将菊花的形态暗喻个人生存状态。 即日起至11月27日在故...
观众在参观展出的文物精品。梁文栋摄 昨日,海路扬帆·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暨广州南越王墓出土文物展在阳江市博物馆一层展厅展出。展览共展出48幅图片和61件文物复制品,展期持续至明年2月15日。 据悉,本次展览分为两部分,图片展品主要介绍了广州2000多年来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展示了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修筑蕃禺城,从广州建城之始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到清代的海上贸易进程,并展示了...
数百件国宝级文物成为主角,安静地将故事娓娓道来,在细微中透出伟大;英烈墙上的姓名如同一盏盏明灯,照耀着艰难的历史,也照亮中国的未来。国庆节期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在国博、军博分别举办,十几万人走进展厅,聆听革命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坚定强国信念。(据10月8日新华社) 所谓长征文物,顾名思义是与长征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纪念物等。无可否认,80...
日前,“驼铃古道 锦绣丝路——甘肃省博物馆藏丝绸之路文物展”在舟山博物馆展出。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经营,使地处枢纽地带的甘肃在汉唐时期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和窗口,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宝藏。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50件(组),其中一级文物4件,如“镂空凤鸟纹金冠”、“鎏金错银舍利铜棺”等珍贵文物。 本次展览持续到2017年1月5日。
在中秘两国建交45周年之际,由中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国驻秘鲁大使馆及秘鲁文化部主办的“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秘鲁行”大型文物展7日在秘鲁考古、人类学和历史博物馆开幕。 中国驻秘鲁大使贾桂德在开幕式上致辞说,“华夏瑰宝秘鲁行”这一宏大艺术展的举行,再次诠释了“万里尚为邻”的精神内涵。这背后是中秘两国政府部门、艺术机构长达一年的共同努力,不仅打造出“中拉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里最浓墨重彩的...
2016年10月7日,市民在展厅参观展览。国庆长假期间,”一带一路暨丝绸之路”大唐盛世精品文物展在南通市圆融广场太乙美术馆展出,唐三彩、银胎鎏金盘等48件珍贵文物向人们展示了盛唐时代的辉煌与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展览将延续三个月。
长征从这里出发——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历史图片文物展,日前在位于福州南后街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启幕。此次展览展出珍贵图片74个展板、近300幅图片,珍贵实物11件。 主办方表示,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长征所凝练出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八闽儿女永远珍视的精神财富。 福建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杨卫...
“十一”黄金周期间,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别具特色的“馆藏精品文物展”首次亮相,向游客展示了百年葡萄酒文化的人文魅力。 在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精品馆展示大厅,32名经过历史文化等方面前期培训的青少年正式上岗为游客进行讲解。今年刚上小学的孙瑞雪是年纪最小的讲解员,别看年纪小,但她讲解起来,举手投足间颇有专业讲解员的风范。孙瑞雪告诉记者,今后,她将利用课余时间为游客们做免费讲解。 据...
沈阳故宫博物院乾隆文物精品展28日开幕,展出90件乾隆时期宫廷御用文物。 乾隆是清入关后第四代皇帝。他承继父祖业绩,励精图治,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府库充盈,文化艺术繁荣的“康乾盛世”。 记者当日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文治武功”展示御用武备、文房四宝和御制书画等;“金玉锦绣”展示帝后服饰、清宫钟表、宫中陈设品等;“内府宝藏”展示清宫内府收藏的商周青铜礼器、历代珍瓷、古...
日前,首次以镇江营遗址文化为主题的展览《燕人始祖·九重圣地——北京镇江营遗址文物展》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展示了在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镇江营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直至商周时期的代表性文物117件(组)。 2016年是镇江营遗址发掘30周年。展览通过图文并茂、文物展示和场景再现,介绍并展示了镇江营遗址的发现发掘、先民生产生活状况、居住方式、制作使用的器物以及文化发展脉络等。此展览将...
9月23日,首次以镇江营遗址文化为主题的展览《燕人始祖•九重圣地—北京镇江营遗址文物展》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展示了在房山区大石窝镇镇江营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直至商周时期的代表性文物117件(组)。展期为9月23日——12月31日,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临时展厅展出。 2016年是镇江营遗址发掘30周年,为更好地展示镇江营遗址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镇江营遗址的重视和保护力度,...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9月22日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汇聚了大量的国博馆藏一级文物精品,其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印制的《赣、皖、浙、闽四省交界图》、朱德手书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石鲁绘《一个老红军和他的藏族妻子》等109件文物为首次对外展出。 毛泽东在陕北接受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周恩来长征时用过的望远镜、朱德为宣传民族政策签署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