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北省文物工作者近期在位于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窑遗址内,发掘出1件残损的元代青花瓷盖碗和4片青花瓷残片。专家称,这是河北省境内首次发掘出土青花瓷器物,而且其烧制窑口保存相对较好,为研究元代青花瓷器提供重要线索。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济桥23日对记者说,为配合工程建设,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隆化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考古队,于2010年4月份至10月份分三期对隆化窑遗址相关区域进...
自从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了上亿元的价格后, 元青花瓷器更加受到欢迎,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受热捧的宠儿。为什么元青花瓷器这么珍贵?它真的有那么值钱吗?我们应该怎样收藏元青花呢?青花瓷是釉下彩绘瓷,是世界上最著名和瓷器史上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元朝时期,米纳依彩绘陶器使用含钴的氧化物绘制烧成釉下蓝彩的技术,传到了我国内地,为景德镇制瓷艺人掌握,烧出了纯深蓝色的霁蓝釉和闻名世界的精美的白釉下蓝花的青花瓷器...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为典范,同时还包括“延祐型”和一些形、纹简陋,销售层次较低的青花瓷。为提高“目鉴”科学性,在前辈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结合公私藏品,就元青花鉴定,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大花大叶,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亦相类,纹饰内露白。 2、缠枝莲叶,...
从12日开始,昆明市拓东路岔街1号昆明状元楼古玩城二楼,将举办云南元明青花瓷器民间藏品展,来自全省不同地方的74件不同年代的各式稀少珍贵青花瓷,将会让昆明市民零距离地大饱眼福。 此次展出的青花瓷为元代、明代、清代等不同时期的藏品,多为云南烧制。整个展览将持续到4月20日,活动期间,云南省文物总店还将会在昆明状元楼古玩城二楼同时举办书画旧藏精品保真展销会。来自海内外的名家作品《洞在清溪何处边》、《...
一、官民窑的关系及康熙青花的分期 青花,中国陶瓷王国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它不仅与玲珑、色釉、粉彩一道并称景德镇“四大名瓷”,而且还享有“国瓷”美誉。明清时期官民窑皆大量生产。 官窑生产不惜成本,价值在于精。而民窑则变化多,纹饰生动活泼,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产品粗细兼有,产量很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大批外销。官窑是在民窑基础上的提炼和...
清乾隆青花锦纹壮罐 说明: 通高28,口径16,足径11厘米 直口短颈,溜肩,筒形腹,圈足。足内白釉无款识。盖圆顶,宝珠形纽。这类罐俗称“壮罐”。盖面、腹部均绘锦纹花卉,颈、肩及近底处分别绘江芽海水纹、缠纹莲和朵花纹。此罐是仿照明宣德青花锦纹壮罐式样烧造,工艺水平高超,图案仿制得非常相像,是乾隆时期仿明代宣德青花的代表作品。 青花瓷器是我国古陶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优...
(一)青花装饰的色彩效果 青花瓷是以一种单纯的青色彩料,描绘于白瓷素坯上,再上透明白釉,经高温烧成。所绘青料,溶合于釉质中,在洁白光润的瓷面,透出鲜丽的青色花绘。只见青白相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瓷器表面明净光洁,不怕食品酸碱腐蚀,便于清洗,能永葆美丽的特点。这是青花瓷器作为日用器皿的独特的长处。然而,青花色彩的本身,也有它的特殊作用。对各种色彩,都往往有各民族的爱好与时代特色,并结合实用要求...
1、擅长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崇祯以前虽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装饰,但题材大多局限于八仙、仕女、婴戏、高士等,而崇祯青花瓷器的人物故事题材较前更为广泛,所见题材有十八罗汉、苏武牧羊、水淹七军、仙人乘槎、刘海戏金蟾、对弈图、兄弟联芳、仕女伎乐、庭院仕女婴戏、梦境图、加冠进爵图、进戟图、钟馗出猎图、东方朔偷桃、浴象图、携琴访友图、月宫图等。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除了题材丰富以...
(接上期) 四、青花瓷器的装饰 康熙青花不仅造型优美,而且花纹描画有着独特地表现才能和创造精神,装饰与造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装饰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反映当时思想与生活习俗的图案大量出现,绘瓷匠人水平上决不低于官窑画师,突破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
(接上期) 三、青花瓷器的造型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形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富有创意,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采取概括、夸张、抽象手法进行创作,千姿百态,仿古创新,式样繁多,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佛前供器、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
清代康熙朝历时61年(1662-1722年),这时期经济兴旺,工商业发达,国家强盛,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对制瓷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废除了明代的“匠籍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工匠们恢复了较多的自由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生产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即将一定数量的宫廷御制品放入民窑最好的窑位中搭烧,促进了民...
元代以后青花瓷器一直是瓷器烧造的主流,清康熙朝在继承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瓷器的烧造以千变万化的造型与精湛的工艺水平开一代未有之奇。青花更是以不同的浓淡色调渲染出多种层次,赢得了中外学者的赞赏,在整个清代是最具代表性的。《陶雅》云:“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清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 清初一切沿袭明朝旧制。景德镇御器厂...
从传世的清代中晚期青花瓷来看,其共同点是: 1、瓷质缺乏坚硬感。 2、釉面逐渐亮白,常见“浪荡釉”。 3、小件日常生活用瓷多,大件陈设瓷、创新器物少。 4、纹饰除了继续采用传统的龙、凤、缠枝莲外,寓意吉祥喜庆的图案大量出现,多取于动、植物的谐音,艺术格调不高,对于一些植物花卉的描画,看不到深浅浓淡、层次变化,显得过于简单草率。 在清代中晚期青花瓷器中,嘉庆、...
嘉庆时期青花瓷器总体而言是继承的多,创新的少,无论是品种数量都不可能与前朝相媲美,嘉庆初年御窑下的烧制不过是乾隆制瓷的延续,有“乾嘉”之说。到了晚期,就每况愈下。 由嘉庆晚期开始,瓷器在制作方面日益变粗,仅器物的造型就显得比雍正、乾隆瓷器笨拙一些。品种也有些变化,属于盘、碗类品物较多,瓶罐类大件器物相对减少,常见青花品种有:花觚、常瓶、天球瓶、穿带瓶、锥把瓶、灯笼瓶、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