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荆州望山桥楚国大中型古墓考古发掘有了进一步发现,出土文物23件,主要为漆木竹器,器形有酒具盒、剑盒、扁壶、卮、盘、盾、车辕、马纛、竹笥等,还有莲蓬等植物遗存。 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说,望山桥一号楚墓主人身份地位显赫,文物考古价值巨大,今后有望成为荆州楚文化旅游重要节点。 2013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是我省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是以楚故都纪南城...
13日,望山桥楚墓主棺露出真面目,让考古专家惊喜的是,主墓并未被盗。 据介绍,该座楚墓为二椁三棺结构,外棺(第一重棺)、内棺(第三重棺)均为方棺,第二重为弧棺,三棺合为主棺。 13日,考古人员在主棺的第二重棺木上发现了一层覆盖着的丝绵被,经过两千多年,丝绵被已成炭黑状。在丝绵被的一角,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了一个黄色的玉片人俑。考古人员将丝绵被小心翼翼地从棺木上揭下来,包好后,缓缓吊上地面。另一队...
目前,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考古发掘进入尾声,一批出土文物被送到文保部门抢救修复。该墓地出土的珍贵麻织品,距今约2700至2800年,却未碳化。更令人惊叹的是,昨日经文保专家检测发现,其精细程度相当高。 在一号墓的棺木外,考古人员几天前发现了两块巴掌大小的麻织品残片,本次考古发掘的领队方勤介绍称,丝麻织品不易保存,在以往考古发掘中出现的早期丝麻织品,大多碳化或仅存痕迹,郭家庙墓地发现的麻织品清...
纺织机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由于纺织工具大多为木质,极易腐烂,在历年的考古中,鲜有完整纺织机具出土。上世纪80年代,我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出土的纺织机具构件,这是迄今青藏高原出土的唯一的纺织机构件。 高志伟是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一本考古报告中读到有关上世纪80年代都兰古墓葬中曾出土纺织机构件的文字,她对这段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以此为线索,展...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甘肃肃北县,初步确定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矿遗存。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办公室主任陈国科介绍,其中的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中,首次发现作为拣选玉料作坊的半地穴房址、玉矿周围的防御型建筑,以及地面式石围墙作坊。出土的大量玉器废料、玉料石皮等遗物,展示了当时的玉矿布局结构及生产与组织情况。这是目前唯一由采矿区、选料作坊区及防御型设施区等组成的与玉矿开采相关的聚落。...
6日傍晚,枣阳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发现了古老乐器建鼓,距今约2700至2800年,为我国目前所见最早建鼓。 建鼓是我国出现最早的鼓种之一,敲击时音量洪大,传播甚远。当日,考古队员在一号墓发现多个建鼓残片及穿孔,另发现一根长约3.36米的立柱,其尺寸较大,可知鼓身庞大,且该漆木立柱保存非常完好,十分难得。 据介绍,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大批著名乐器,其中有一面建鼓,而此次出土...
2014年底出土的海口“秀英炮台”石质门匾。“秀英炮台”门匾发现之地,考古研究者纷纷指认为炮台大门原址。再折上“秀英炮台”门匾发现,炮台南面,确在巷道堵住正上方,现状为房地产小区新修的马路。 2014年12月31日,海口清代“秀英炮台”石门匾重见天日,此时恰距离秀英炮台景区关停7年之后正式开放整一年。 “秀英炮台”门匾发现之地,考古研究者纷纷指认为炮台大门原址。在通过史料推理和对当...
88岁高龄的许鸿荣在海口博爱北路生活了一辈子,他记忆中的老街是“有卖文具纸料账簿乐器的‘善利隆’,有经营图书的‘会文书局’,还有药铺‘广德堂’,店铺是五花八门。”最近,这些老字号又重新出现在海口市民生活中。 9日,历时半年的海口骑楼老街博爱北、水巷口街景街廓整治工程与骑楼集散广场建设完工举办开街仪式,百年老街再现世人。 海口骑楼老街是中国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区,...
西晋文物 记者昨悉,鄂州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对鄂钢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后,于近日出土了56件深埋地下约2000年的西晋珍贵文物。其中,23件金银器,2件青铜弩机属十分罕见,而金器中的斧形金钗、戟形金钗在我省六朝考古中属首次发现。 鄂钢桥墓葬规模大,形制结构独特,出土遗物有特色,与已发掘的孙将军墓级别相当。该墓墓圹形制规整平面呈“中”字形,由墓道、甬道、横前堂、过道及后室组成,土圹残长1...
2015年1月5日,湖北省考古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在枣阳市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发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群,其中一号墓为早期曾侯墓。经抢救性发掘,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瑟和编钟架等大型乐舞遗存,填补了西周至战国早期500年间大型乐舞发展史空白,进一步证明曾国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正统代表。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郭家庙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总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分为郭家庙墓区和曹门湾墓...
记者昨悉,鄂州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对鄂钢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后,于近日出土了56件深埋地下约2000年的西晋珍贵文物。其中,23件金银器,2件青铜弩机属十分罕见,而金器中的斧形金钗、戟形金钗在我省六朝考古中属首次发现。 鄂钢桥墓葬规模大,形制结构独特,出土遗物有特色,与已发掘的孙将军墓级别相当。该墓墓圹形制规整平面呈“中”字形,由墓道、甬道、横前堂、过道及后室组成,土圹残长11.6米,宽6米,...
据悉,鄂州市博物馆考古队近日对鄂钢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后,出土了56件西晋文物。 鄂钢桥墓葬是鄂钢材料公司在二车间改造工程施工取土中发现,为一座六朝时期的多室券顶砖墓。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鄂州市博物馆考古队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据悉,鄂钢桥墓葬规模大,形制结构独特,出土遗物有特色。该墓形制规整平面呈“中”字形,由墓道、甬道、横前堂、过道及后室组成。该墓横前堂虽遭破坏,仍出土陶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