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位贵族女子可能服“仙丹”去世 六朝博物馆展出城北东晋墓中出土的丹药、墓志,浓缩了一“大龄剩女”的悲喜人生 服食丹药,即有毒的硫化汞,是“六朝”一个鲜明的时代特点。当时人们误认为此举有强身健体,甚至修炼成仙的功效。东汉以后,这股“不正之风”刮得很猛,整个中国的精英阶层——士大夫阶层,几乎集体“服毒”。在六朝博物馆,展出了南京象山一座东晋墓中出土的丹药,同时出土的墓志显示,丹药的主人...
1月22日,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寨峁梁遗址发掘成果。寨峁梁遗址位于榆林市榆阳区安崖镇房崖村,距离我国史前最大古城神木石峁古城遗址正南约20公里处。2014年7至11月清理的遗迹有房址66座、圆坑10座、方坑3座,出土遗物较多,包括陶、石、骨等标本200余件。现场考古人员认为,该发现相当于龙山文化中晚期的聚落,其时代、建筑形制和器物类型等特征跟石峁古城具有明显关联。
23日,河北省霸州市任水村600多年前的古墓群进入发掘收尾工作。据介绍,本次考古共出土十余件元代随葬器物,现场发掘出土的一块墓碑记载了这个墓群的年代。 23日上午,考古工作还在紧张进行。霸州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康健介绍,此次发现六座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陶罐、瓷碗,铜镜等十多件随葬品,墓碑镌刻“大元故承务郎河间县尹黄公之墓”。 任水村位于霸州市经济开发区,去年110千伏线路工程在这施工...
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日前,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人员获得一批植物遗存,其中包括大籽蒿等可食用的野菜籽标本。 据了解,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赤峰学院的考古人员在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一间房内,发现了大籽蒿植物种子,总数为815363粒,在《救荒本草》《野菜博录》等古代文献中都对大籽蒿植物的采集、食用方式进行了详细表述。 考...
六朝瓷珍——三国吴朱然墓出土青瓷精品赏鉴 朱然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雨山乡(现雨山区),是中国三国时期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朱然的陵墓。1984 年发掘。为双室砖墓,全长8.7米。墓砖上模印“富且贵,至万世”等篆书吉语及钱文。朱然是东吴名将,曾与潘璋擒杀关羽,又随陆逊打败刘备,死于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墓是迄今发掘的吴墓中等级最高的一座,对研究东吴的埋葬制度甚有价值。 朱然墓...
中国玉称为软玉,属角闪石石类,但角闪石石类大家族中还有透闪石、直闪石、蓝闪石、阳起石等,它们本身也有软硬之别,而这些角闪石石类大家族中的玉器又不同地入土于中国较潮湿而地势又较低的南方和出土于地势高而又干燥的北方。它们又入土于不同质量的墓穴,有的墓穴几百年上千年不倒塌,有的墓穴几年或几十年已墓毁墙倒,所以玉器在土中受侵蚀的程度不同,有的出土之玉看上去很生、年纪很老而实际上年纪不算太老。据以上所述我在...
一片荒草萋萋的小山谷里,盘桓着几道残垣断壁。而就在这座废墟里,却神奇地一连出土了三块清代古碑和一尊沉重的生铁“胡人像”。近日,经北京有关文物专家和韶关市收藏家协会专家的鉴定,最终确定从翁源县官渡镇镇仔村发现的这尊形貌逼真的“胡人像”是珍贵的明代生铁罗汉铸像。 而三块古碑完整地记录了翁源县内善信在清代三朝先后三次捐款修缮古寺的经过。 专门研究翁源历史的当地文史专家刘广先告诉记者:“一...
南越王墓出土玉器代表汉代玉器艺术高峰 尚留七大疑问待解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的满棺的玉器,是迄今发现的西汉同时代玉质最美、工艺最精、器形最齐全、功能最神秘的玉器之一。需要解决的是,南越王墓出土30年来,囿于研究立项不成、研究经费短缺,加上研究人才匮乏,至今对南越王墓玉器以及与随葬品相关研究仍然存在7大待解之谜。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的满棺的玉器,是迄今发现的西汉同时代玉质最...
衡阳县井头镇云水村村民肖柏子1月19日在挖沙时,惊喜地发现了3件青铜器物。肖柏子主动将文物上交给衡阳县文物部门,经专家鉴定,3件青铜器物属于战国时期文物。 据了解,肖柏子在自家房屋后山挖沙时,无意中挖出一把古剑,随后相继挖出一件青铜戈和一件青铜小匕。 “刚开始以为只是普通的烂铜烂铁,准备捡回家卖破烂。”肖柏子告诉记者。回家后,他对这3件青铜器进行认真观察,判断可能是文物,应该上交给县文物部...
1月21日上午,正在进行道路改造的中山东路挖掘出两块石碑。两块碑上没有任何汉字,全是字母,并有“1878”、“1901”等疑似表示年份的数字。目前,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已经把挖掘出来的石碑妥善安置,待碑文翻译出来后,再作进一步研究。 发现石碑的位置在原市公安局门前的马路边,听说挖出古物,不少老街坊们都围聚过来观看。昨天上午11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在一个新开挖的坑洞口旁,半截石碑在地...
笔者从廊坊霸州市文物管理所获悉,工作人员在霸州任水村发掘出6处墓葬,一座石碑及随葬陶器十余件、铜镜一面、铜钱发簪数枚,从石碑中考证该墓葬为元朝所建,距今700多年历史。 1月22日,笔者来到任水村墓葬现场,古墓的发掘区域已经用围挡挡住,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正在用专业工具进行后期的挖掘工作。霸州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康健向笔者介绍:“去年9月22日廊坊市供电局工作人员在此处搭建电线塔基座,作业到地...
图为古墓发掘现场 图为古墓发掘现场 笔者从廊坊霸州市文物管理所获悉,工作人员在霸州任水村发掘出6处墓葬,一座石碑及随葬陶器十余件、铜镜一面、铜钱发簪数枚,从石碑中考证该墓葬为元朝所建,距今700多年历史。 1月22日,笔者来到任水村墓葬现场,古墓的发掘区域已经用围挡挡住,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正在用专业工具进行后期的挖掘工作。霸州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康健向笔者介绍:“去年9月22日廊坊...
日前,“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在良渚博物院向公众开放。光亮如新的漆器、奇幻瑰丽的帛画、华丽轻柔的丝绸……120件珍贵文物,还原2000年前墓主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和儿子一家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生活。据良渚博物馆展览教育部主任罗晓群和湖南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介绍,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既有颜如玉的养生方,也有注重优生优育的古代胎教,备受关注。 帛书中含驻颜秘方 每日服酒...
2015年1月21日讯,2014年9月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焦作市文物工作队等多家考古机构已抢救性发掘100余座墓葬,出土了陶器、青铜器、铁器、古钱币、铜镜等300多件文物。据悉,整个考古发现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丧葬习俗、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马王堆汉墓——长沙国贵族生活特展”在良渚博物院向公众开放。光亮如新的漆器、奇幻瑰丽的帛画、华丽轻柔的丝绸……120件珍贵文物,还原2000年前墓主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和儿子一家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生活。据良渚博物馆展览教育部主任罗晓群和湖南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介绍,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既有颜如玉的养生方,也有注重优生优育的古代胎教,备受关注。 帛书中含驻颜秘方 每日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