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穿衣有一套非常复杂规范的礼仪。 改革开放前,人民普遍贫困,在温饱得不到解决之前,穿着上也就没那么多讲究,再加上当时的政治气候所局限,因此,举国上下,男女老幼几乎是一水的蓝、黑、灰、黄的单色调,式样也就是中山装、列宁装和军便装。虽然服饰单调,但对公共场合下的服饰穿着还是有一定限制的;还记得那时的影剧院、百货商场等大型公共场合门前都有针...
作为西方传统饮品的葡萄酒,现在逐渐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社交主角,我们该如何欣赏和享用它,而不会在餐桌上出糗,成了都市人的必修课。 葡萄酒社交礼仪一点通 这样拿杯子 啤酒杯和纸杯不能装葡萄酒,要不然这会跟用纸杯饮上好的咖啡一样无趣了。葡萄酒要用高脚杯来配。 装中国烈性白酒的小杯就太小了,还不够喝一口的呢! 拿杯子时,采用拿白兰地的姿势,也会泄露你的外行身份,因为,手的温度不同于酒温,手温会影...
礼仪就是尊重,礼仪就是规矩。9月6日上午,西安博物院教育推广部李文环为该博物院一线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接待礼仪课,讲授有关礼仪方面的知识。这次讲座旨在进一步提高该博物院一线人员的礼仪水平,使得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工作人员应有的气质和风度。讲座从礼仪的基本含义讲起,从仪表修饰、着装、语言、肢体动作等方面阐述了讲解接待中的礼仪要求。讲座中,李文环用语生动幽默,并大量使用体态语和生活中的事例,使枯燥的讲座变...
在商务宴请或庆典酒席中,越来越流行选用葡萄酒佐餐。不但避免了把酒言欢时过量饮用高度白酒对身体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饮用适量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功效,更重要的是还能彰显主人不凡的品位和见识。在这样的社交宴会场合下,掌握一些实用葡萄酒礼仪,不仅能让你表现得风度翩翩,得体大方;同时也可以保证在宴会上给宾客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对商务或政务人士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持杯 喝葡萄酒通常选用无色透明的高...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田家宾)近日结束的宝鸡西周贵族墓考古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的铜禁成了关注热点。 背景 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经考古人员对村民6月22日在修建房屋开挖地基时无意间发现的一座西周早期贵族墓葬现场清理,截至目前,已出土包括酒器、车马器、兵器等各类青铜器20多件。 该墓葬长4.3米,宽3.6米,距离地表深2.4米,两椁一棺形制,墓主头南脚北,仅留部分骨骼。令考古人...
从西周时代开始,我国就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它成了那个礼制社会的重要礼法之一。西周饮酒礼仪可以概括为4个字:时、序、效、令。时,指严格掌握饮酒的时间,只能在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或喜庆典礼的场合下进饮,违时视为违礼。序,指在饮酒时,遵循先天、地、鬼、神,后长、幼、尊、卑的顺序,违序也视为违礼。效,指在饮时不可发狂,适量而止,三爵即止,过量亦视为违礼。令,指在酒筵上要服从酒官意志,不能随心...
千龙网北京5月13日报道(记者 晨晨)“一些中国收藏家开口便问,这个多少钱?国外卖家反问:您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是哪个年代的,有什么故事?对于一问三不知的中国收藏家,国外古董商认为他们根本不配拥有真正的文物。”文物鉴定专家、作家程庸认为,收藏是学习、鉴赏、传承文化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投资。 一口吴侬软语的程庸看上去文弱儒雅,和沉醉于故纸堆中的学者不同,程庸是个真正的行者,十年里周游欧洲十国,拜访...
婚礼,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但对其的认识古今大不一。古人以为,结婚是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义务,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
家里来了客人,要洗刷茶具,给客人现沏新茶,倒旧茶给客人喝是极不礼貌的。讲究“茶要半酒要满”。茶水不能倒满杯,七成则可,否则也是对客人不尊重。而且倒茶水时,壶嘴儿不能冲着客人。 旧时,大户人家留客人用饭,一般是到饭庄去叫饭,时间不长,伙计即用车送到。由于保温做得好,饭菜还是热的。来了贵客,则要到饭庄里吃。旧时宴请官长,或团体聚餐,或初交见面,不需到大饭庄,以整桌之席饷之(若...
玉礼器之一,一种琢雕成虎形的玉器,古时用于礼西方,位于六种瑞玉之末。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和传世的虎形玉器,有圆雕、浮雕和平面线刻的虎纹,多作为佩饰之用。 玉琥用途 据文献记载,琥是以白虎的身份来礼西方;以虎符的身份来发兵。但从目前出土发掘情况来看,尚未见到琥的实物。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圆雕和浮雕玉琥各4件,都有孔,称为虎形玉佩,属于装饰品类,并不作为发兵或祷旱之用,也不是仪礼中使用的瑞玉。...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这说明玉璋的形状和玉圭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玉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通常分为体和柄两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 种类及用途 其种类据《周礼》记载有: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5种。从出土器物上刻画的纹饰来看,玉璋除被古人用作礼器外,还有许多其它用途。目前被学者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赤璋,用于礼南方之神朱雀;第二类大璋、中璋...
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在古代玉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石铲和石斧,因此现在的古学界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许多玉铲及方首长条形玉器都定名为圭。而大家通常所指的标准的尖首形圭始见于商代,盛行于春秋战国。据《周礼》记载圭有多种形制、多种用途,但战国以后圭就在社会上渐渐消失了。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点缀朝廷的威仪时曾制造过,遗...
在古代,璧是一种重要玉器,用于礼天。中央有穿孔,为扁平状圆形。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其使用年代之长、品种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用玉选料极精,制作工艺极细,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丰富,不仅使用范围很广,数量也属历代之冠。 玉璧用途 玉璧的用途,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及后人推测,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河、祭星等;二为礼器,用作...
2012春夏纽约时装周已经落幕,在本次时装周上,记者看到许多亮眼的小礼服,设计师融以唯美的英伦风、简约的美式格调,体现了各国设计师不同的文化风尚。透过时装周,我们不难发现,礼服永远都在时装界占有一席之地。而礼服中往往会体现各个设计师自身国家的文化底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的时装伸展台上,诸多设计师将中国元素融入了服装设计中,再一次将中国文化推向了世界。 日前,中英礼仪服饰文化研讨会在英国诺森比亚...
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外部常刻神兽或几何纹饰。其内圆外方的形状与古人“天圆地方”的天地相通哲学思想相吻合,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 玉琮的用途 玉琮在古代,主要被统治阶级作为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而这种祭祀仪式在清代仍然存在。西周时期的著作《周礼·考工记》记载,琮作为礼器用时,它的大小规格应与其主人地位相匹配。这一点,考古学家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