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朝这几位皇帝都与西洋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从欣赏推广到改编,为西洋音乐进入中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清朝康熙年间,有两位耶稣传教士,一位叫费迪南德·维比斯特,另一位叫托马斯·佩雷拉,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当时的紫禁城,除带来一些书籍之外,还带来了许多西洋乐器。康熙十分喜欢那些长长短短、或大或小的西洋乐器,每到夜晚,宫廷乐队除演奏一些清新婉转的民乐,另外还要为康熙演奏一些西洋音乐。 据史料记...
“七眼透龙碑”碑身断为两截。摄影 张扬 一方石块、两条盘龙、七眼石孔、几朵卷云……近日,一度失踪多年的清朝光绪皇帝亲笔御赐的“旌表马母杨太夫人节孝”碑经泉眼镇政府多方寻找,终于在马家坟屯边(雾开河南段路西15米处)挖出。这一历史文物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和附近居民的关注。目前,镇里已经将文物转移至镇政府院内设专人看管。 “七眼透龙碑”失而复得 村主任功不可没 13日,记者从莲花山度假区了解到,从...
[内容摘要]随着葡萄牙与中国建立起贸易关系后,瓷器和丝绸、香料一起,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推动了欧洲各国的瓷器收藏热,掀起了一场延续至19世纪中期的“中国风”。据统计: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到康熙三十四年间(1602—1695年),贩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达二千万件,主要包括明清时期的青花、五彩及广彩瓷器。 1670年,凡尔赛宫花园里,法王路易十四与情妇蒙特斯潘夫人正耳鬓厮磨,金屋藏娇大抵是东...
清制檀木笔筒 英国媒体报道,近期,英国赫特福德郡一对夫妻意外发现长期用来挡门的木筒,竟是来自中国乾隆年间的古董,用整块紫檀木雕刻而成,市场保守估值3万英镑。为了买一辆新车,这对夫妇决定通过拍卖行将木筒拍卖。最终一位中国买家出价18万英镑成交。 这个木筒高24厘米,产于公元18到19世纪清朝乾隆年间,用一整块紫檀木雕刻而成,应是用来放置毛笔的笔筒。笔筒外面雕有百子图,雕工十分精细,皇室家庭专用。 ...
此花瓶属乾隆皇帝之物,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掠,后辗转到安德里亚手里,她声称花瓶“受了诅咒”。 安德里亚(左二)将花瓶拍卖得到238万元,却被前婆婆伊夫林(中)追讨至变卖家当。 乾隆年间笔筒雕有中国传统的“百子图”,雕功堪称一绝,却被当门楔40年。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北威尔士一个平民家庭的地下室里,有一个镀金的清朝铜制古董花瓶;在房主安德里亚·卡兰德眼中,那就是破花瓶一个。...
这门铁铸大炮筒就被放在西村水厂路的路边。 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摄 2月初被西村街坊发现摆在路边,市文物处称已着手处理 前天,荔湾区西村水厂路5号附近的街坊报料称,今年2月初建化粪池期间意外发现了一门铁铸的大炮,但一直摆放在路边没有人理会。昨日,记者从市考古所获悉,曾收到该文物的报料,由于施工工地并无考古挖掘,仅看过报料图片,从图片上可粗略判断该炮台为晚清炮台。广州市文物处接受采访时称,按属地管...
这门铁铸大炮筒就被放在西村水厂路的路边。 2月初被西村街坊发现摆在路边,市文物处称已着手处理 前天,荔湾区西村水厂路5号附近的街坊报料称,今年2月初建化粪池期间意外发现了一门铁铸的大炮,但一直摆放在路边没有人理会。昨日,记者从市考古所获悉,曾收到该文物的报料,由于施工工地并无考古挖掘,仅看过报料图片,从图片上可粗略判断该炮台为晚清炮台。广州市文物处接受采访时称,按属地管辖原则,已通知荔湾区文广...
清朝的报纸啥样子?它和现在的报纸有啥区别?昨日,首次公开展览其所收藏的160余份报纸与画册的安康老人杨建安说,这些清朝报纸也有“来函照登”等群众呼声。 昨日,安康市群艺馆首次免费为公众开办个人收藏展览,62岁的杨建安成为安康市首个开办收藏展览的市民。据杨建安介绍,1996年,他因偶然机会得到几张上世纪60年代的报纸,随即产生了收藏报纸和画册的念头。几十年来他辗转陕西、江西、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收...
香港将在12日拍卖一本名为《使琉球记》的古籍,载有清朝嘉庆时期官员出海途经钓鱼岛,证明钓鱼岛早已是中国领土一部份。 8日,负责拍卖的普艺拍卖有限公司介绍书籍背景。该公司书画部负责人庄志岗说,早前从一位研究清朝历史的老收藏家手上,征得一组共二十八种1877年至1889年上海申报馆印的“大清纪事线装书”。 他表示,这套书籍当时以类近期刊形式分开发行,是这位收藏家年轻时四处收集得来,过程颇为艰难,亦...
梁园区水池铺乡吴楼村惊现一座古墓 梁园区水池铺乡吴楼村惊现一座古墓 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乡吴楼村惊现一座古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称,该古墓是清朝的一位将军的墓地,距今已经有400余年,古墓曾遭破坏,墓内已经没有贵重物品,但对研究当时该级别官员的一些丧葬习俗等有着很大价值。 3月24日,记者在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乡吴楼村的考古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古墓内残存的石碑、墓顶石块等物...
唐朝的大学,在唐玄宗时增加了一所广文馆,不过唐之大学一般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此六学皆隶国子监。其为唐政府主管的教育机关,驻长安城的务本坊。 国子监制度并非固有,也并非不变。它在唐高祖时为国子学,隶太常寺。至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国子学从太常寺独立出来,为国子监。唐高宗时,先改国子监为司成馆,后又恢复为国子监。至唐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再改国子监为成均...
自隋至清,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近人在审视这项制度时,多指责它对贫家子弟的排斥,揶揄八股时文耗士子精力于浮文,讥讽登科仕进之人不识兵刑钱谷为何事。对于从这套制度中艰难竞奔、脱颖而出的状元,往往持鄙夷的态度,认为他们有虚名而无实学。笔者考察了清代百余名廷试首冠之士,透过对他们家世、学历、政绩、才识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这项在世界上都曾很有影响的取士选官制度有一些更具体的认识。 家世出...
1902年2月1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光绪帝下旨准许满汉通婚。 “满汉不通婚”是指“旗民不结亲” 满族人建立清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推行八旗制度。旗人与非旗人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别。满洲人都编入八旗;以后又将归顺的蒙古骑兵也编入八旗,称为蒙古八旗;同时又将部分最早归附努尔哈赤的汉军也编入八旗。此外,八旗还包括部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锡伯族。于是以北方各少数民族和部分汉族旗人为...
在中国古代,由于实行农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民国后实行西方的公历纪年,才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笔者在南宁市一家古玩旧书店曾购得一本清朝小学课本。这是一本光绪年间由当时的商务印书馆编印发行的初等小学堂课本《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课课文标题是“元旦”(即指农历大年初一)。 课文如下:“元旦,兄携弟赴叔父家贺年。闻乐声,弟悦甚。叔父曰:‘汝喜之乎?吾任汝弄之。...
青花囍字盖罐,推测可能是陪嫁品。(图自中国台湾《中国时报》) 清末版画门神,以“囍”字为背景纹样,有趋吉避凶之意。(图自台湾《中国时报》) 据中国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现正举办“有囍!囍字文化生活展”,展出150组件与囍相关的文物,让观众认识“囍”的故事,也渲染农历年节将至的喜气。 “有囍”展的展品中有20余组史博馆典藏清末民初文物,包含饰品、洞房、版画、银锭等,上头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