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关于宋钧瓷的几项鉴定指标: 1、宋钧瓷全部施加褐色护胎釉,只是时段不同施釉方法不同。元代钧瓷因为技术发展,已认识到很厚的钧釉没有必要再施护胎釉,因此缺少这道工序,应该说这是元钧工艺的进步。 2、宋钧瓷不应仅仅是官钧瓷,因为官钧瓷是北宋晚期在早期钧瓷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唐代鲁山窑的拓釉花瓷,就不会有宋钧瓷,更不会有宋官钧。因此鉴定早期钧瓷,应以早期钧瓷标本为比对,不应像...
清明上河园里有一家店铺,名字叫得气派:大宋官窑。似乎里面展示的都是北宋皇家的窑瓷。门脸上一副对联是:青琼紫玉鳝红奇,丽质纹衣麟釉俏。真个就将大宋钧瓷的特点说个明了。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位居“五大名瓷”之首。其名贵在于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更主要的是,釉色是自然形成,而非人工描绘。海棠红、梅子青、茄皮紫、天云蓝等色彩大气而夸张,令人想象无穷。宋徽宗时钧瓷是御用珍品...
钧窑乳钉兽耳高足洗 洗,原本只是古代文人、雅士琴棋书画之余洗笔用的器皿。由于其用途广泛,被制作成各种形式不一的款式,有些当作一般的洗笔之用,有些造型古朴、别致,釉色亮丽、柔和的器物,被宫廷作为装饰的陈设品而得名。 三足洗,取形于青铜器鼎之三足,在器物的形制方面,它既有青铜鼎之烙印,又有本朝的特证,同时又带有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情趣。宋代瓷器,所具有的仿古意韵,在三足洗中,得到充分展示。...
宋代五大名窑的钧窑,有别于宋、金、元时期民间烧制的钧窑,特指钧官窑,俗称官钧。 宋代钧窑在河南禹州烧制,禹州古称钧台,明代设钧州,故后人名之为钧窑。晚明收藏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道:“均州窑色如胭脂者为上,青若葱翠、紫若黑 色者次之,杂色者不贵”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谈到钧窑的特征时说:“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系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高6.5厘米,口径22.2厘米,底径13.5厘米。葵花瓣口,折沿,浅腹,腹呈六瓣葵花式,三个如意云头形底足。胎呈灰褐色,器里施天青色釉,釉面上含有“蚯蚓走泥纹”。器外壁为玫瑰紫色乳浊釉,釉汁肥厚,色彩绚丽。外底抹有酱色护胎釉,并刻有“六”字铭款。钧窑中的宫廷用瓷,一般都刻有一到十的数目字,这种数目字是表示器物大小的标志...
2015年5月9日,日坛书院一行人,在董事长杨宇翔,执行董事魏颖带领下,随日坛书院项目总监周迦南老师,一起参加了北京宋庄伍佰艺美术馆开幕暨赵玉华、李墨川母子联展。虽然细雨蒙蒙,挡不住嘉宾和观众的热情。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清华美院高研班导师、 凤凰岭美朮馆名誉馆长著名山水画家张培武先生,荣宝斋画院综合办主任著名画家樊怡女士,军事战略研究院原部长姚有志将军,军旅作家张丽女士,著名画家、诗人...
5月9日,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对于中国宋庄来说无疑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尽管书画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以来、似乎很难走出自己封闭性的圈子。当然也不乏部分地区书画行业的昌荣,但真正做到全民艺术还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高墙。随着互联网近些年的突飞猛进,我们渐渐的从以往的传统式互联走到今天的移动互联。这正是伍佰艺的老本行,也正是伍佰艺对互联网的精通、对艺术行业的锲而不舍,成就了今天得伍佰艺...
对于文物,尤其是珍贵的文物,人们向来是只能隔着玻璃远观,而今可以亲自触摸的机会来了。深圳第十一届文博会开幕当天,龙岗宋瓷博物馆就推出“万人观众体验触摸文物”活动,邀请陶瓷收藏家及公众前来体验触摸文物,感受千年文化历史痕迹。 据了解,宋代陶瓷博物馆于2014年11月15日正式开馆,是目前广东省非国有陶瓷博物馆、展馆面积最大,展线最长,馆藏品数量最多,品质最高,品种最齐全的一间博物馆。他以中国...
黑釉瓷器的生产很悠久,现知最早的黑釉器是镇江东汉元光十三年出土的黑釉小罐。江浙地区东晋南朝墓多出土黑瓷,唐代北方诸窑也多兼烧黑瓷,入宋以后,黑釉瓷器大量烧造。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当时的饮茶风尚谈起。宋代流行“斗茶”。当时的茶叶是半发酵的膏饼,饮前先将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碗里,再沏以初沸的开水,水面沸起一层白色的沫。蔡襄《茶录》里谈到建安斗茶,他说斗茶先斗色,建安人对当地所产的一种半发酵的白茶评价很高...
吉州窑是宋代江南著名民间瓷窑之一,其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又称“永和窑。”因从隋唐至宋,今吉安古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历史悠久,始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衰于元末,从开建距今已1200年。目前遗存的24个窑包遗址保存完好。 吉州窑是享誉中外的综合性的窑场,也是全国古代黑釉瓷的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工艺考究。其黑釉、木叶纹、剪纸贴花、彩绘等品种在宋元陶瓷中独树一帜。许多国家把...
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专烧宫廷用瓷,产量很少,故传品也极少。 我国于1986年年底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官汝窑的遗址,次年又进行局部发掘,从而揭开了官汝窑的神秘面纱。原来宝丰县宋时属汝州。应该说,汝州地区的窑瓷包括临汝县和宝丰县等都可统称为“汝窑”。汝窑系接受宫廷下达的任务而烧造,故产品十分精美,可统称为“官汝窑”。 官汝窑为北宋宫廷烧造,年代很短,约在宋徽宗赵佶在...
钧窰为北宋的五大名窰:汝、官、哥、钧、定之一。窰址在现在的河南省禹县。钧窰烧造瓷器的时间为:创烧於唐代,鼎盛於北宋,发展於金、元,前後历经三朝,长达700多年的时间。 钧窰是一种乳浊釉瓷,属北方的青釉瓷器,它与其他青瓷最大的不同是:原始青瓷是以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青釉,绿釉瓷。而钧窰是以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天蓝,窰变红、紫釉瓷。因此,钧窰烧出了两大类钧瓷:一种是以红色为主色...
南宋龙泉窑可分为前期和中晚期两个阶段。前期,正是南宋政局动乱期。宋高宗赵构自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权后,到定都临安(杭州)前后的10多年时间内,女真族仍没有停止他们野蛮的掠夺战争。随着金兵铁骑的长驱直入,南宋政府选择了唯一出路-逃亡。于是从河南商丘至建康(南京)、扬州、杭州、绍兴、宁波,直至入海至温州、台州,最后返越州(绍兴)、杭州。一路颠沛流离,风云难测。朝廷如此,民间的动荡更甚,...
翻开各种介绍杭州的文字,大多都会加上一句“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咏叹早已听过,可对于这段古都的历史总还觉得不够真切。史学界有句话,历史的密码往往隐藏于某些碎片里。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偏安了138年的南宋王朝则把自己的兴衰写在了一地的碎瓷片上。 我是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看到这些碎片的。作为中国第一座建在古窑址上的陶瓷专题博物馆,这里不仅可以看到被尘土掩埋了800多年的瓷片...
宋代瓷器上的诗词赏析 宋代瓷器上的诗词赏析 宋代瓷器上的诗词赏析 宋代诗词一直是我国文学艺术的顶峰,尽管从史料中流传下来许多,但宋代瓷器上的诗词一直被人们忽略,很多都以无名氏出现。从流传下来陶瓷上的诗词品读,很多不乏经典之作。最难得的是,它们随着古代陶瓷流传千百年而原汁原味的保存到现在,我想那一定是当时唱传非常流行和称道的诗词,否则不会轻易书写到陶瓷器用上供人们欣赏。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