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博物馆发展的举措。众所周知,博物馆既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同时也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休闲场所,与民众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条例》一经出台,立即引发各界热议。5月21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做客《文化名人访》,他指出,这个条例的出台很清楚地展现了国家要鼓励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意图。 ...
明月楼门口的宋濂像 芙蓉峰前旧时月,夜夜长照溪上流。藏于深闺无数个年头后,18日,始建于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的名楼——浙江金华明月楼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明月楼原位于赤松门(即梅花门)东北城墙,历经600多年,于清代初年迁移现址明月路西侧。现存建筑为光绪年间金华知县曹砺成重建,为重檐歇山顶式,石柱上留有清代著名书法家吴廷康的手写石刻题记,具有较高的书法...
天津科技工作者罗宝琪承担的“大宋水运浑象仪科学复原”项目顺利完成,复原仪器稳定可靠,运转良好。这是我国首次成功再现宋代大型天文仪科学原理。这个项目近日通过由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清华大学等专家组成的验收鉴定委员会验收。 项目验收会专家认为,这个模型设备以古代文献记载为依据,用实验考古的方式再现宋代水运浑象仪的科学原理,稳定可靠,运转良好。 北宋元祐七年,天文学家苏颂成...
钧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名窑瓷器之一,在北宋时期和汝瓷、官瓷、哥瓷、定瓷并称为五大名瓷,是当时宫廷御用的瓷器之一。故古人有“家财万贯,不如有钧瓷一件”之说法。现在,一件品相相对好一些的元代钧瓷碗盘,比如带红斑的元代钧窑碗盘能卖到数万元,而且市场上的价格仍在一路攀升。 我们在收藏钧瓷时一定要对各时代的钧瓷有所了解,这样在市场上大家才能去伪存真,收藏到真正的钧瓷藏品。 宋代钧瓷一般色泽沉...
宋代钧窑创烧于北宋初期,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地处今河南省禹县境内,城北门里的钧台附近。钧台窑也称八卦洞窑。据考古发掘显示,此地共发现147处窑址,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规模相当大。窑址内堆积的碎片有2米多厚。早期烧造的瓷器种类比较乱,除自有的瓷器外还仿烧汝瓷、白地黑花的磁州窑瓷以及影青瓷等。从这点上看,当时钧窑还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基本上是以仿烧其它窑口瓷的民间用瓷。 到了中期,仿造其...
钧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名窑瓷器之一,在北宋时期和汝瓷、官瓷、哥瓷、定瓷并称为五大名瓷,是当时宫廷御用的瓷器之一。故古人有“家财万贯,不如有钧瓷一件”之说法。钧瓷起源于唐代,当时在河南境内的鲁山段店和郏县黄道等地所烧造的花釉窑变瓷应是最早的钧瓷,所以直到现在当地人们一般还习惯把这种花釉窑变瓷称为唐钧。 钧瓷烧造起源于唐代,但北宋时期才是钧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在河南禹县,工匠们烧出了天青、天...
笔者收藏有一件北宋钧窑鼓钉洗残件,有伸开的手掌那么大(17×12厘米),从云头状器足到洗口都保存完好。它出自北京南城的王族大花园遗址,皇家及其后代收藏宋代瓷器,损毁后被遗弃是完全有可能的。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家喻户晓,说明宋代钧瓷的极高知名度并久盛不衰。1974-1975年河南省博物馆对河南禹县八卦洞及钧台窑址的发掘,证实八卦洞窑是为北宋徽宗烧制御用瓷器的瓷窑。此外,河北、陕西部分...
钧窑为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它在唐代的颜色釉基础上发展而来。唐代窑址设在下白峪,以烧制黑釉、茶叶末釉和褐黄釉为主,胎体相对厚重,器物内壁满釉,外壁只施半釉,器形多为碗、钵、罐。至北宋时期,由于宋徽宗对于钧窑瓷器的推崇,在禹州设置官窑,烧制宫廷用瓷,并诰封“神钧宝瓷”,钧窑自此勃兴。其地域上以河南禹县为中心,窑址几乎遍布北方重要产瓷区,包括临近的临汝、宝丰,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
宋代钧窰(即均窰)吸引古瓷受好者及收藏家,主要乃在于其独特釉色、以及不规则地自然流淌成的釉痕,自上而下,逶迤伸延,长点相间,或渲染如霞彩,或如蚯蚓游走泥间,或呈蝌蚪、芝麻斑点……,变化莫测;是由于产生「窰变」而成。 所谓「窰变」,乃指宋钧釉器烧造时,因为窰温高低程度不同,加上还原焰强弱之自然变化,形成不同釉色与釉纹(痕)。宋钧多属通体上釉,用支钉烧制;其较厚色釉于烧成初期或乾燥过程中,表面...
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钧瓷著称于世。民间历来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钧瓷创烧于唐,兴盛于北宋晚期,“黄金时代”大约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即公元1101年—公元1125年),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它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钧瓷的特点。钧瓷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其区别于其他青瓷的一大特点。钧瓷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具体可呈现月白、...
宋代钧瓷花盘。该盆高16.5cm,口径22cm,板沿、葵花口、浅腹、圈足。盘外施玫瑰红釉,盆内施青灰釉,釉面布满玫瑰红彩斑,此乃以久负盛名的钧窑窑变工艺烧制而成,价值不菲。
该盘造型规整,胎体密实厚重,口沿直立,浅平底斜收,圈足,足墙后直平削、通体施天青色乳着状钧釉,釉质非常肥润,口沿釉薄处呈黄褐色线一周。足部修足规范,足墙施褐色护胎釉,足心施釉。该瓷盘从造型、釉质、胎质及烧造工艺等方面来鉴别,皆符合宋钧窑的产品特征。现藏于商丘博物馆,为国家二级文物。 钧窑为宋代著名瓷窑,以河南禹县为中心,窑址遍及县内各地。到目前已发现100多处窑址,为宋代北方地区比较发达的...
曾是“官方奢侈品” 从夏代铜镜出现之后长达4000多年的时间里,铜镜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西安博物院藏品保管部伏海翔部长告诉记者,此次展览的铜镜由西安博物院典藏的4000多面铜镜中精选而出,贯穿铜镜发展史。 据介绍,铜镜产生早期,因为造价较高和制造限制,只有皇宫贵族才可以使用,直到唐宋时期,铜镜才开始平民化。而这,也从一个有趣的细节能看出来,“在唐宋之前,基本没有带手柄的镜子,因为照...
钧窑“小宋自造”香炉 此香炉通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 直口、球腹,下附三兽足。口沿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立耳,立耳下方又有兽形桥耳与腹相连。颈部堆塑雕刻三只麒麟,在正面两麒麟间有一方形题记,阴刻“己酉年九月小宋自造香炉一个”。腹部贴塑兽首衔环铺首,似模仿青铜器。施釉较厚,流釉自然,浓淡不一,颇有水流凝滞之感。 从造型、胎釉特征来看,该香炉属元代钧窑系产品。元代钧瓷窑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