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代汝官窑的发掘从1977年在清凉寺发掘的天青釉汝瓷片开始,专家们就不曾停下对汝瓷的发掘进程。 1986年10月,宝丰县清凉寺村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了2个完整的笔洗,经专家鉴定,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汝窑一模一样。当时这件文物出现在研究会会场时,使热切寻找汝瓷的人们喜出望外。上海博物馆随即派遣两名陶瓷专业人员到清凉寺窑址调查,采集到46件瓷片和3件窑具,随后,他们向全世界宣布,发现了汝窑址。 ...
影青,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瓶。宋影青瓜棱瓶手工拉坯成型,撇口,直径,溜肩,腹部以下渐收,足呈花瓣式外撇,整体造型端庄秀丽,瓶腹部凸凹的孤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胎质细腻、造型插秀、体薄透光,釉色如水似玉,色泽水丽,宛如温润的白玉,古朴素雅,给人玲珑剔透之感。凝望此瓶,恍如立身于“郁郁乎文哉”的两宋盛世。 前世 御用精品濒临失传 中国陶瓷尤其是封建...
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代,经历宋金至元代。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 以小白峪历史最早, 唐代已烧黑釉带斑点器物,时称“花瓷”,对宋代紫红斑点装饰有直接影响。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美如晚霞。北宋后期,专为宫廷烧制供养植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器物...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江南一带由于其富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已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有明州(今宁波)、越州(今绍兴)、温州、婺州(今金华)、处州(今丽水)等地,这些市镇,历史悠久,瓷业甚为发达,既是瓷器生产中心,又是瓷器消费市场和销售集散地。越...
每个人小时候都玩过吹泡泡,用洗洁精混上水,用铁丝拧个小环,放嘴前一吹,一个个透明的小泡泡就这样欢快地飞上了天。阳光一照,折射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好看极了! 而这个“六一”,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就将带着孩子们一起玩一玩不一样的泡泡游戏,过一个有趣的儿童节。 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所有材料都需要通过游戏获得,孩子都要和家长一起配合,闯关又寻宝。 游戏找寻的宝贝,叫“泡泡三法宝”,每...
记者昨日从温州市文保所获悉,市区华盖山南侧发现一段宋代古城墙遗址。据悉,这是我市首次在山上发现府城遗址,对于温州城建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该段残墙为府城外侧包砖墙体(原城墙结构为两面包砖,当中填土),位于华盖山南坡广望亭东南,呈西北-东南走向,墙面在东北侧。残长14.8米,南段损毁严重,墙面无存,南端消失;中段有明显的向外倾圮迹象;北段保存相对较好,砖墙厚0.7-0.8米,残深1.8米。因...
该段残墙为府城外侧包砖墙体(原城墙结构为两面包砖,当中填土),位于华盖山南坡广望亭东南,呈西北-东南走向,墙面在东北侧。残长14.8米,南段损毁严重,墙面无存,南端消失;中段有明显的向外倾圮迹象;北段保存相对较好,砖墙厚0.7-0.8米,残深1.8米。因北面有公园游步道和运动广场,故未继续向北勘探。 墙体用青砖砌成,底部挖有基槽,底砖外凸,上部墙体以青砖三顺一丁错缝平砌而成,且逐层向上内收...
《货郎图》 货郎就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贩卖商品的小贩。身为70后的我,童年的记忆中深深地印下了走村串户的货郎担的身影。他们多半是中年汉子,走到村口,放下货担,手摇拨浪鼓。村中的男女老少,听到鼓声后一齐围上来。虽然仅是一副货担,但商品往往非常丰富,有妇女用的雪花膏、木梳、镜子、针头线脑;有日常生活所需的火柴、卫生球、剪子;有小孩用的铅笔、作业本、橡皮擦等学习用具,以及糖果等零食。货郎不仅卖东...
美术观察 2014 第3期 【摘 要】前言宋代是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不仅出现了定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五大名窑,还出现了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建阳窑等地方名窑,各大名窑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在我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它们在造型上或简洁大方或生动有趣,装饰上或古朴典雅或沉稳洗练,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朴素雅致的审美风格。朴素美是我国文学、诗歌、音乐、绘画以及...
大众文艺,2013年,第9期 【摘要】 钧瓷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经典,是为实际生活中需要而"造物"的产品,又是按着审美规律寻求"造型"的艺术创造。其器型的造型艺术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日前,考古专家认定,今年4月在九龙坡区走马古镇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清理出的一座古代窑址,确认属于南宋时期的涂山窑遗址。这对进一步探究重庆涂山窑的地域分布、窑炉形制、产品特征等具有重大意义。 4月12日,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接走马镇报告称,该镇慈云村金银山公墓施工现场发现大量瓷器残片,可能为一处古遗址。九龙坡区文管所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踏勘后,初步判定为一处宋代瓷窑遗址。4月14日,市文物局委派...
文物并不一定都需要在博物馆中隔着玻璃观看,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就藏着集宋、明、清故事于一体的全国重点文物。离主城不远的永川则有一处古墓,壁画上的女孩有对高飞的翅膀。昨(26)天,2015年“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的网络媒体暨微博达人“重庆考古发现”公众考古活动启动了。本网记者将在考古专家的带领下,和微博达人一起探访重庆城曾经的故事。 研究院内的厕所都堆满文物碎片 昨日下午1点,记...
北宋以前的龙泉窑产品,无论烧造工艺、器型、釉色都是越窑瓷的翻版,因此,只能归类到越窑范畴,是龙泉生产的越窑器。而到了北宋的中晚期,尽管生产工艺、胎釉、纹饰等方面仍没有超出越窑的藩篱,但在产品创新方面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成就。当时除了烧造一般的日用器皿盘、碗、盒、罐、执壶、盏托等外,梅瓶、多管瓶、盘口壶等独具特色。 这一时期的器物,胎料采用当地含硅和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因此坯体显得较为厚重,给...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 第9期 【摘要】钧瓷为宋代五大名瓷"钧、汝、官、哥、定"之首,始于唐代花瓷,于北钧宋徽宗年间达到顶峰,在颍昌府阳翟县(今禹州)城西北隅设置官窑,烧造宫廷御用瓷器,实现了钧窑业的第一个辉煌。从钧瓷的发端唐花瓷到钧官窑的创立,钧窑工艺的演变及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在钧瓷生产过程中,多次深入禹州境内苌庄、方山、神垕、磨街及登封市曲河、郑庄,鲁山县段店,郏县黄道、...
真正的宋钧官窑瓷器世上所存无几,中国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仅存十几件,被视为无价之宝。 宋代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禹州(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城内的八卦官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钧瓷分两次烧成,先进行素烧,出窑后施釉,然后再进行烧制。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辉映,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