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22日召开的西藏“梵文贝叶经”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启动“梵文贝叶经”保护与研究工程,将对“梵文贝叶经”进行为期两年的全面普查工作,保护好现有的“贝叶经”,并将影印的资料交给国内梵文贝叶经专家进行全面研究。 “梵文贝叶经”是古印度佛教徒用铁笔写在“贝多罗&...
考古专家24日呼吁,中国众多中小石窟正因保护意识、资金和技术的欠缺面临严重的自然力和人为的破坏,保护“贯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石窟文化遗存刻不容缓。 24日闭幕的“全国阿尔寨石窟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日本静冈大学人文学部副教授杨海英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北方许多石窟的佛像、彩塑和壁画上都有严重的“涂鸦痕迹̶...
昨天,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组织10名全国专家,在实地踏看了鸿山遗址及其同土文物后,对《鸿山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进行了严密的专家论证。 在23日汇报会的基础上,昨天陈同滨教授陈述的《鸿山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已作了部分细节修改。就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的搬迁问题,陈同滨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搬迁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全部建筑物与构筑物,包括居民约1098户、企事业单位约18家。方案二:搬迁保护...
当年徽商休憩、品茶的一座茶楼“翠屏居”如今堆满了杂物,国外的商人却相中了这依然古色古香的民居,准备将其整体搬迁到国外。虽然在各方的关注下,当地政府最终根据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对搬迁实行了紧急叫停。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岁月风霜的侵蚀中,谁能保证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不会以其他方式再次上演?“翠屏居”留下后能否获得真正有效的保护? 提...
“城墙垮塌是抢修加固工程必经之步” 此段城墙究竟是自然“坍塌”,还是施工导致的问题?针对媒体报道和市民疑问,城墙“坍塌”次日下午,西安市城墙景区管委会专门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各方媒体意外获悉:“南门至文昌门段的城墙垮塌是抢修加固工程必经的一步,在施工人员控制范围之内。” 据称,上世纪80年代初,西...
在二手房市场“深藏不露”的南京民国别墅,交易开始抬头。8月9日,南京实得房地产中介一口气推出3套民国公馆房源,开价最低888万元,最高3000万元! 近几年,南京已成交民国别墅、公寓三四十套,其中老公馆十几套。拥有70多年历史的民国别墅,“老来俏”了,但天价交易中,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民国别墅最高卖5万元/平米 标价3000万元的民国别墅,就是...
10年前走遍皖南古村落的黄山画院院长俞宏理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皖南古民居目前“已经有1/5不在世上了!不是坍塌就是拆了、卖了”。皖南古民居亟待保护! 以古徽州为核心地区的皖南,现在拥有的古村落50余座,拥有徽派古建筑5000处以上,其中仅黄山市就有4700多幢包括许多明代建筑。就中国现存古村落来说,皖南古村落保存最多、分布最密集,也最具整体保护价值。 黄山市古建保护...
我国对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保护还是空白。这是在此间举行的东黑沟遗址专家论证会上,国内考古学家们的共识。 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王建新带领考古队在巴里坤一带已工作了四年多时间。在论证会上,他介绍了在该县发现的兰州弯子遗址群(聚落遗址)和东黑沟遗址遭破坏的状况。兰州弯子遗址中的祭祀高台有4个,其中一个因修建水库遭破坏;东黑沟遗址中部高台已发现两处盗洞。中高台东部的居住基址因当地牧民将石块搬走和洪水冲刷...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龙门孙氏研究会孙文轩,在路过龙门古镇的陈箴堂南侧一农户后门时,发现这户人家用来洗衣的石头上面竟有些模糊的字迹。仔细一看,原来这块做了几年洗衣石的石头,是元代遗迹《莲花庵碑记》石碑! 据载,莲花庵位于龙门山西麓南庄岭之上的南庄寺旁,建造年代约在元末明初,建后香火旺盛,后属永安寺管辖。传说朱元璋起兵后,曾来此处依山择地为营。后来莲花庵倒塌,有部分遗迹留存在原址上。民国时当地村民...
贵州省建设厅厅长李光荣近日坦言,贵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尚存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资金严重不足、执行保护规划不严、保护方式不当等五大问题。 贵州省近日授牌确定了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在授牌仪式后,李光荣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各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由建设局、文化局负责,但建设系统未设立专门的机构,各职能部门配合不协调,难以妥善解决保护工作中出现的矛盾。 李光荣说,名城保护需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配...
咱们关中地区是陶质文物密集之所在,那么几千年来到底有多少此类文物被挖了出来,又有多少被保存到现在呢?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根据最近结束的“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基地在秦俑馆)”科研活动,得知关中地区共有彩绘类陶质文物16402件,其中彩绘陶类15696件,占96%。所有彩绘文物中,战国以前1047件,战国至两汉6334件,魏晋至唐宋8152件,元明清953件...
文物保护项目共计278处,全面完成了156米水位线以下的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 长江三峡三期移民工程终验专家组文物保护验收组9月1日在重庆宣布,三峡三期移民工程阶段文物保护任务全面完成,能够满足三峡工程156米蓄水的要求。 据文物保护验收组介绍,此次文物验收范围为三峡工程坝前156米水位接20年一遇回水线以下的地下文物及地面文物的抢救工作,文物保护项目共计278处,包括地下文物168处,地面文物1...
“对武当山遇真宫采取的搬迁、抬升和围堰三种保护方案设计已经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现在已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查。”湖北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今天在此间“文物保护世纪行——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宣传大行动”座谈会上表示。 沈海宁说,在原地抬升、筑堤围堰、保护搬迁三种方案中,由于遇真宫的面积太大,全面原地抬升从技术、资金角度都很难做到。而武当山下又没有足够大的地方...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期穿黄工程开工以来,为保护文物同时又不影响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同时进行,这是南水北调文物保护记者考察团今天在河南薛村看到的新的合作形式。 薛村遗址位于河南荥阳市,遗址地处邙山南麓,北距黄河约零点八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将从遗址中部穿过。遗址现存面积为五十万平方米,干渠占压面积二十万平方米,计划发掘面积两万平方米。 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吴尚之介绍...
今天,“文物保护世纪行——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宣传大行动”考察团与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 会上,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介绍,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河南是所经线路最长、涉及面积最大、文物点最多的省份。河南省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已确认各类文物点170处,总干渠涉及文物点160处,共计330处。丹江口库区文物是研究楚文化起源、楚都丹阳地望、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